金珊珊
中學生處于特殊的時期,他們的思想和心理都是比較復雜的,對他們進行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必要的。如今,我們對于中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更該給予他們一定的人文關懷。因為中學生的心理是比較脆弱的,是需要愛護和保護的,只有將人文關懷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才能更好地,更全面地開啟中學生的成長之路。根據教學實踐經歷,闡述了對中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也論述了當今很多中學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存在的一些問題。對此,提出了在對中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要融入人文關懷的建議,說明一定的人文關懷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人生觀一、中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特點
中學生是處在青春期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他們在身體和心理方面都有很多的變化,下面筆者就敘述一下中學生在這個時期身體的主要變化和心理的主要特點。
1.身體的主要變化
(1)外形的變化。男生進入身高生長加速期的平均年齡是13、14歲左右,然后速度逐漸下降。女生的這一過程要先于男生近2年,大多數女生從11歲左右開始進入身高生長加速期,14歲左右達到高峰。需要說明的是,個體與個體之間在身高增長的速度和時間上都存在很大的差異,任何人過早地給自己的身高下結論都是不科學的。
(2)第二性征的出現。男性表現為喉結突出、嗓音變粗、生長胡須、腋毛、陰毛、陰莖睪丸變粗變大等。女性表現為嗓音變細、乳房隆起、脂肪增多、生長腋毛、陰毛等。
(3)體內機能的增強。肺活量增大、肌肉增強和大腦的發育成熟。
2.心理特點
首先,在心理上希望能盡快進入成人世界,希望盡快擺脫童年時的一切,尋找到一種全新的行為準則,扮演一個全新的社會角色,獲得一種全新的社會評價,重新體會人生的意義。其次,由于性的成熟,中學生對異性產生了好奇和興趣,萌發了與性相聯系的一些新的情緒、情感體驗,滋生了對性的渴求但又不能公開表達這種愿望和情緒。所以,常常體會到一種強烈的沖擊和壓抑。
二、對中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在中國的教育體系里,在中學,思想政治課程是一門必修課,而且國家相關的教育部門及地方的教育系統也都非常重視中學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那么為什么我們的社會及家長和學校很重視對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呢?下面筆者以自身的親身教育教學實踐總結出對中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兩點必要性。
1.中學生心理狀況的特殊性
前面已經敘述過了,中學生是出于青春期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由于生理和心理等多方面的變化,中學生的心理極容易扭曲和受到不良因素的干擾,由于此時的孩子還沒有能夠形成一個較為全面和完整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相應的世界觀,因此他們的心理健康程度是較低的。也就是說,他們的心智還是不健全的,還是不成熟的,需要有一個外界的引導,這種引導可以作為一種指引把他們領上正確的人生道路,才能確保他們不會荒廢學業和人生。
2.社會上存在著許多不良的誘惑因素
作者在上面的第一點已經說明了,中學生的心理和心智是不健全的,用一句通俗的話說,就是中學生在這個時候還不能分得清楚什么是好什么是壞,而在隨著社會經濟和物質的不斷發展,社會上存在著許多對青少年特別是對于中學生的不良因素,這些不良的因素可以讓中學生很容易地走上歧途,步入不軌的道路,因此需要對他們進行必要的思想教育,才能讓他們知道什么好的東西什么是壞的東西,什么是應該接受的東西,什么是不應該接受的東西。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關懷探討
根據上面的各方面的綜合分析和討論可知,對中學生進行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必須進行的一項教育工作,但在當今眾多的中學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似乎卻是不盡人意,主要存在的問題如下兩點:
1.教學模式單一
在諸多的中學里,學校對于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幾乎是如出一轍,都是“書本灌輸”的模式,這樣只能夠給學生傳輸一些理論,而最終的結果也不是很好,學生反而會造成厭學和逆反的心理,沒有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學校以及教師缺少關懷
在上面的種種的論述中,作者已經明確地說明,中學生的心理是很特殊的,他們需要的不是強制性的“灌輸”,而是將心比心的引導和溝通,而現在的大部分中學里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似乎都是一種“強壓”式的說教,學校和教師本人也沒有進行和學生交流,更沒有進行一定的關懷和呵護,這就是為什么在思想政治教育上沒有收到良好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作者認為,在對中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融入一定的人文關懷是非常重要的,它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中學生始終都是孩子。我們很清楚地知道,中學生雖然已經開始逐步地走向成人,但是中學生始終都還是孩子,只不過他們是一個特殊時期的孩子群體,因此在他們身上依然有孩子的天性,愛玩,愛鬧,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壞。因此,中學生始終都是需要大人們去關懷的,在他們受到傷害時更需要的是我們去安慰和鼓勵,在他們遇到心理上的障礙時,更需要的是我們的理解和支持而不是責罵。因此,給予一定的人文關懷與中學生的心理成熟和堅強。
(2)中學生學業繁重、壓力大。我們知道,中學生的學習是繁重的,作者自己也是從中學時代過來的,因此知道中學生的學業是很有壓力的。因此,在這個時候,他們的心理上出現一些波折和必要的“風波”也是可以理解的,由于他們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因此,這個時候,他們需要更多的是我們作為家長和師長給予他們的愛,支持和鼓勵,還有就是安慰,強壓式的責備和訓斥以及說教只會給他們造成更大的心理負擔和壓力,更嚴重的結果是造成他們形成逆反和叛逆的心理及行為舉動,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同時向他們給出一定的人文關懷,更能讓他們有力量去對抗壓力和困難,能夠讓他們在挫折中一步一步地成長起來。
四、總結
中學生需要一個很好的引導,將他們領上正確的人生軌跡,但是他們作為一個群體,更需要的是愛和關懷。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一定的人文關懷能達到應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參考文獻:
[1]蘇丹,黃希庭.中學生適應取向的心理健康結構初探[J].心理科學,2007,(11):20.
[2]李國瑞,余圣陶.上海市中學生心理健康自評量表的研究[J].心理科學,2006,(03):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