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崗 周 云 吳文娟
1.蘇州工業園區婁葑醫院麻醉科,江蘇蘇州 215021;2.蘇州工業園區婁葑醫院婦產科,江蘇蘇州 215021
左旋布比卡因輕比重腰硬聯合麻醉用于剖宮產術的效果觀察
劉 崗1周 云1吳文娟2
1.蘇州工業園區婁葑醫院麻醉科,江蘇蘇州 215021;2.蘇州工業園區婁葑醫院婦產科,江蘇蘇州 215021
目的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輕比重腰硬聯合麻醉用于剖宮產術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2012年1月—2014年2月該醫院80例行剖宮產術的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將上述產婦按雙盲原則隨機分為LB組(左旋布比卡因組)與B組(布比卡因組),各40例。對比分析兩組產婦麻醉阻滯前后的心率(HR)、收縮壓(SBP)、舒張壓(DBP)、麻醉起效時間、最高阻滯平面、肌松及麻醉不良反應等情況。結果 麻醉阻滯 5 min后,兩組產婦的 SBP、DBP、HR與麻醉前比較顯著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左旋布比卡因輕比重腰硬聯合麻醉用于剖宮產術的臨床效果較好,麻醉起效時間短,肌松效果顯著,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較小,是應用于剖宮產術中麻醉的良好方法,但與布比卡因相比并沒有明顯的優勢。
左旋布比卡因;腰 -硬聯合麻醉;剖宮產
腰麻-硬膜外麻醉(CSEA)是一種新型麻醉方法,具有腰麻(SA)和硬膜外麻醉(EA)的雙重優點,CSEA用于剖宮產手術麻醉起效快,效果好,已在剖宮產術中得到較廣泛的應[1]。 該院將左旋布比卡因輕比重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用于2012年1月—2014年2月的80例產婦的剖宮產手術,臨床效果良好,值得廣泛應用。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該院接收的80例行剖宮產術的產婦隨機分為LB組 (左旋布比卡因組)與B組(布比卡因組)各40例。LB組產婦的年齡為22~32歲,平均年齡為(26.9±2.1)歲;體重43~64 kg,平均體重為(51.1±3.5)kg;身高152~178 cm,平均身高為(164.5±2.1)cm;ASA分級Ⅰ~Ⅱ級;孕周30~41周,平均孕周為(39.3±0.3)周。B組產婦的年齡為23~34歲,平均年齡為(26.4±2.3)歲;體重44~64 kg,平均體重為(51.4±3.2)kg;身高151~177 cm,平均身高為(164.3± 2.3)cm;ASA分級Ⅰ~Ⅱ級;孕周29~41周,平均孕周為(39.5± 0.2)周。兩組產婦的年齡、體重、ASA分級、孕周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兩組產婦術前均行常規苯巴比妥鈉0.1 g肌注,監測產婦的心電圖、血壓、心率及血氧飽和度等指標。產婦取左側胸膝彎腰臥位,經L2-L3椎間隙穿刺硬膜外腔,硬膜外針孔用25 G腰穿針穿破硬脊膜,抽出針芯使腦脊液緩慢流出,均速緩慢注入0.5%左旋布比卡因(國藥準字H20052376,針劑:12.5 mg/支、25 mg/支、37.5 mg/支)或布比卡因,迅速拔出腰穿針。調節麻醉所需的平面,控制阻滯平面在T6左右。術中根據產婦的具體情況決定是否追加局部麻醉藥。其中肌松效果根據肌松恢復指數及肌松恢復時間進行評價。
1.3 統計方法
2.1 兩組產婦麻醉前后生命體征變化的比較
麻醉阻滯 5 min后,兩組產婦的SBP、DBP、HR與麻醉前比較顯著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兩組麻醉前及麻醉阻滯后5、10、30 min的SBP、DBP、HR等指標變化,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產婦的麻醉效果比較
兩組的麻醉起效時間、最高阻滯平面、肌松程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表3。
2.3 兩組產婦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兩組產婦術中和術后均未見嚴重低血壓、呼吸困難、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未出現頭痛等并發癥。
剖宮產手術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術中對麻醉的要求較高[2]。但孕婦妊娠期間,其生理情況發生明顯變化,這些變化會對剖宮產麻醉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如嚴重低血壓),嚴重時甚至可能危及孕婦和胎兒生命安全,部分產婦可能出現妊娠合并疾病以及剖宮產相關并發癥,大大的增加了剖宮產手術風險。為降低術中麻醉對產婦及胎兒的不良影響,要求在剖宮產術中麻醉起效快、肌松完全、鎮痛及無牽拉反射及嚴重低血壓發生[3-5]。

表1 兩組產婦麻醉前后生命體征的變化比較

表2 兩組產婦的麻醉效果比較

表3 兩組產婦肌松程度對比(n,%)
既往認為椎管內阻滯麻醉后產婦易發生低血壓甚至仰臥綜合癥,其主要原因為下腔靜脈與腹主動脈兩者其一或同時受壓所致,但最近的研究證實依靠單一調整體位的方式不能有效降低低血壓的發生率[6-8]。現在認為椎管內阻滯麻醉后產婦易發生低血壓被認為可能與產婦的交感神經的張力較高有關,腰硬聯合麻醉下行剖宮產交感神經易遭受更大程度的阻滯,因而血壓呈現較大幅度的下降[9],患者出現嚴重低血壓。在該研究中未發現有嚴重的低血壓、惡心及嘔吐等不良反應發生,這可能與我們使用的輕比重腰硬聯合麻醉有關。椎管內的脊神經主要有前根和后根,前根為較粗大的運動神經,后根為感覺神經和交感神經,而使用輕比重腰硬聯合麻醉對交感神經的阻滯效果較弱,這樣就更能保持交感神經的張力,使血壓的下降較緩和,有效避免因血壓急速下降造成的不良后果。
左旋布比卡因是新一代局麻藥,具有較好的麻醉效果。左旋布比卡因是長效酰胺類局麻藥布比卡因的左旋體,布比卡因是左旋體和右旋體等量混合的消旋體型[10]。左布比卡因與神經膜上受體結合,能夠阻滯鈉離子通道,使神經沖動傳到受到抑制。左旋布比卡因與布比卡因麻醉效果相近,但由于左旋布比卡因去掉了右旋體,其半衰期更短,消除更快,其毒性明顯降低。據相關文獻報道,左旋布比卡因具有較好的鎮痛效果,心臟毒性和神經毒性均低于布比卡因,抑制心肌收縮力程度比布比卡因輕,因此臨床應用更加安全和有效[11]。
綜上所述,麻醉阻滯5 min后,兩組產婦的 SBP、DBP、HR與麻醉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麻醉阻滯前與麻醉阻滯30 min后LB組的SBP、DBP、HR分別為 (131.37±22.40)與(131.43±19.78)mmHg、(88.09±10.97)mmHg與(85.51±10.70)mmHg以及(91.30±10.46)mmHg與(89.31±10.38)次/min;B組分別為 (131.44±19.56)mmHg與 (131.43±19.69)mmHg、(86.70± 10.41)mmHg與(84.80±11.29)mmHg以及(90.31±12.12)次/min與(87.12±12.30)次/min。左旋布比卡因輕比重腰硬聯合麻醉用于剖宮產術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有效的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增加了產婦的心血管系統的穩定性,盡管與布比卡因相比并沒有明顯的優勢。但其仍具有較好的臨床實用價值,值得在剖宮產手術中廣泛應用。
[1]蔡鯉香.左旋布比卡因腰-硬聯合麻醉在剖宮產術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1,49(21):119-121.
[2]尹丹琴,余翠娥.左布比卡因腰硬聯合麻醉在剖宮產產婦中的臨床應用[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4,14(3):56-57.
[3]李曉霞,郎中兵,龍海林,等.腰硬聯合麻醉用于剖宮產時布比卡因腰麻劑量的探討[J].重慶醫科大學學報,2010,35(5):753-755.
[4]Geng G,Sun X,Huang S.Effect of preloading epidural space with normal saline on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of epidural catheter placement and spinal anesthesia for cesarean section[J].Journal of Clinical Monitoring and Computing,2014,28(3):265-268.
[5]Arora S,Kulshrestha A.828: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 for Cesarean Section in a Patient With Dilated Cardiomyopathy[J].Regional Anesthesia&Pain Medicine,2008,33(5):e147.
[6]Cluver C,Novikova N,Hofmeyr G J.Maternal position during caesarean section for preventing maternal and neonatal complications[J].The Cochrane Library,2010(6).
[7]Hwang JW,Oh AY,Song IA,et al.Influence of a prolonged lateral position on induction of spinal anesthesia for cesarean delivery: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Minerva Anestesiol.2012,78(6):646-652.
[8]Calvache JA,Muйoz MF,Baron FJ.Hemodynamic effects of a right lumbar-pelvic wedge during spinal anesthesia for cesarean section[J].Int J Obstet Anesth.,2011,20(4):307-311.
[9]Jeon Y T,Hwang J W,Kim M H,et al.Positional blood pressure change and the risk of hypotension during spinal anesthesia for cesarean delivery:an observational study[J].Anesthesia&Analgesia,2010,111(3): 712-715.
[10]李濤,崔愛學,劉曉甲.左旋布比卡因腰-硬聯合麻醉在剖宮產手術中的應用[J].醫藥論壇雜志,2009,30(21):88-89.
[11]Parneix M,Fanou L,Morau E,et al.Low-dose 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 for Cesarean Section in a Patient With Eisenmenger Syndrome[J].Obstetric Anesthesia Digest,2009,29(3):165-166.
·編讀往來·
論文寫作技巧——摘要
1.摘要應著重反映研究中的創新內容和作者的獨到觀點;不要簡單地重復題名中已有的信息。
2.研究性文章摘要的內容應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主要發現(包括關鍵性或主要的數據)和主要結論,一般應寫成冠以“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結果(Results)”和“結論(Conclusion)”小標題的結構式摘要。
3.綜述類文章摘要的內容應包括綜述的主要目的、資料來源、綜述時所選擇的研究數目及這些研究是如何選擇的、提煉數據的規則及這些規則是如何應用的、數據綜合的最重要的結果和結論。可以寫成結構式摘要,也可寫成指示性或報道-指示性摘要。
4.中文摘要一般使用第三人稱撰寫,不列圖、表,不引用文獻,不加評論和解釋。
5.摘要中首次出現的縮略語、代號等,除了公知公認者外,首次出現時須注明全稱或加以說明。新術語或尚無合適漢語譯名的術語,可使用原文或在譯名后括號中注明原文。
6.英文摘要一般與中文摘要內容相對應,但為了對外交流的需要,可以略詳。
7.中文摘要一般置于題名和作者姓名下方,英文摘要(含英文題名、漢語拼音作者姓名及工作單位)可置于中文摘要的下方。
R614.42
A
1674-0742(2014)12(b)-0146-03
劉崗(1974-),男,上海人,碩士,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麻醉與復蘇工作。
吳文娟(1975-),女,江蘇鎮江人,本科,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圍產期和高危妊娠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