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彬 江蘇省睢寧縣桃園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221222
孫建 江蘇省睢寧縣官山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221223
李莉 江蘇省睢寧縣畜牧獸醫站 221200
仔豬從初生到斷奶這個階段稱作哺乳仔豬。做好哺乳仔豬的飼養管理工作,對仔豬健康成長,提高成活率有著重要意義。
(1)斷臍。仔豬出生后距胎盤12cm 處剪斷臍帶,并徹底消毒。如果切斷臍帶后嚴重出血,應在距腹部2cm 處捆扎。
(2)早吃初乳,吃足初乳。初乳中含有豐富的免疫球蛋白,能夠幫助仔豬獲得足夠的抗體,增強被動免疫力。同時母豬初乳中富含的蛋白質(有鎂鹽)能夠促進仔豬胎糞排出。而且初乳中含有較高的酸度,能夠補充初生仔豬消化腺機能欠缺及其消化道的不完善,所以一定要讓仔豬早吃初乳、吃足初乳。通常情況下,仔豬出生2 小時內吃到初乳,出生第一天每隔1 小時吃母乳1 次,以后逐步延長吃乳時間。母豬帶仔哺乳建議在3 天以后。
(3)乳頭固定。仔豬有一種天生習性就是固定乳頭吸乳,所以在母豬產后3 天內要人工干預固定乳頭。把出生時體弱、體小的仔豬固定在前中部乳頭上,旨在補償其先天不足,促進每個仔豬均衡發育。
(4)做好哺乳仔豬保溫以及防凍防壓工作。鑒于初生仔豬機體發育不健全,同時對環境變化和體溫調節能力差,冬季氣溫低時產房要增加電熱板、暖床或者紅外線燈等保溫設施,防止仔豬在出生后20 分鐘內體溫快速下降,嚴重者出現仔豬凍僵凍死的情況。出生7 天內的仔豬反應和行動遲鈍,很容易被母豬踩壓死,因此要為母豬安裝防踩壓護欄。
(5)對哺乳仔豬補鐵和硒。仔豬對鐵元素的需求隨著日齡加大而提高,而母豬乳中的含鐵量比較少,不能滿足其需要。如果不及時補鐵,10日齡內的仔豬會產生營養性貧血,造成生長停滯,而且容易引發白痢病。因此,仔豬出生3 天內給每頭仔豬注射鐵制劑150mg,7 天后同劑量進行第二次補鐵,有助于仔豬的正常生長發育。需要注意的是在補鐵的同時要補充硒元素,防止仔豬鐵中毒死亡。
(6)剪牙和斷尾。為了防止仔豬咬傷母豬乳頭和預防仔豬間互相啃咬受傷,在仔豬出生第1 天用斜嘴鉗修剪仔豬犬齒。為了防止仔豬間發生咬尾現象,在仔豬出生第1 天用斜嘴鉗或手術刀斷尾,同時做好止血和消毒工作,必要時涂藥防止感染。
(7)均窩寄養。在生產過程中,經常會發生母豬產仔數量少或產仔數量多、乳頭少、母豬因病死亡和母豬產后無奶等情況,這就要求對仔豬實行均窩寄養,旨在加強生產母豬的利用率和提高仔豬的存活率。仔豬寄養給代哺母豬前,飼養人員要將被寄養的仔豬全身涂上代哺母豬的乳汁,同時利用夜間將其和代哺母豬的仔豬混群,過段時間再哺乳,并且要注重被寄養仔豬的安全護理,預防代哺母豬發覺后對寄養仔豬進行傷害。寄養時要確保2 窩仔豬的產期相差在3 天內,同時個體和體重相差不多,選擇具有較好乳質、較多泌乳、母性強和性情溫順的代哺母豬。
(8)做好仔豬疾病的防治工作。仔豬出生后未吃乳前按常規劑量接種豬瘟兔化弱毒疫苗,2 小時后吃初乳。同時做好母豬乳頭的消毒工作,預防仔豬黃痢和紅痢等疾病。加強豬舍環境的衛生清潔工作,定時消毒,嚴格預防仔豬疾病的發生。
(9)及時補料和補水。哺乳期內的仔豬如果每日吃飼料1kg 以上,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斷奶后生長發育停滯情況的發生,同時補水、補料能夠促進仔豬胃腸發育,降低斷奶應激,促進健康發育。通常情況下,仔豬在5~7日齡就要進行補料。由于仔豬的嗅覺較靈敏,補料時可選擇氣味芳香、適口性好和消化率高的飼料,必要時可在飼料中添加調味劑。補料時應注意少喂勤添,將當天仔豬吃剩的飼料清理飼喂母豬,然后清洗并消毒料槽,杜絕飼料浪費。訓練仔豬開食時,飼養人員要確保仔豬飲用干凈、衛生的水,預防下痢等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