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全枝 劉鳳飛 李燕
(淇縣人民醫院 河南鶴壁 456750)
經腹超聲與經陰道超聲診斷子宮疤痕妊娠結果分析
申全枝 劉鳳飛 李燕*
(淇縣人民醫院 河南鶴壁 456750)
目的:評價經腹超聲和經陰道超聲診斷子宮疤痕妊娠的價值。方法:采用經腹超聲和經陰道超聲對16例剖宮產后子宮切口疤痕妊娠患者進行檢查,觀察聲像學特征,分析診斷結果。結果:孕囊型和包塊型各占62.5%和37.5%,聲像學特征為子宮下段可見妊娠物,妊娠物臨近子宮切口或部分嵌入切口肌層,切口處肌層菲薄或消失,部分可見豐富血流信號。經腹超聲診斷正確率為75%,6.25%誤診為宮頸妊娠,6.25%誤診為不全流產,12.5%誤診為滋養細胞腫瘤;經陰道超聲診斷正確率為93.75%,6.25%誤診為滋養細胞腫瘤。結論:經腹超聲診斷剖宮產后子宮切口疤痕妊娠效果欠佳,經腹超聲和經陰道超聲聯合診斷具有協同作用,可提高診斷正確率。
子宮疤痕妊娠;診斷;經腹超聲;經陰道超聲
剖宮產后子宮疤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指妊娠物種植于子宮切口疤痕處,完全位于宮腔外,周圍被子宮肌層和纖維疤痕組織所包圍,是一種罕見的、發生機制不明的異位妊娠[1]。CSP發病率為1/ 1800~1/2216,占異位妊娠的5.49%~6.1%。GSP多為停經伴隨陰道流血,早期一般無明顯癥狀,易誤診和漏診,盲目行藥物流產、人工流產或清宮易導致大出血甚至子宮切除,因此,準確診斷CSP具有重要的意義[2]。本研究通過回顧性分析16例剖宮產切口疤痕妊娠病例的超聲檢查報告,探討其聲像圖特征和誤診原因。
1.1 一般資料
2010年10月-2013年9月在本院婦產科診治的16例剖宮產切口疤痕妊娠患者,年齡26~42歲,平均(32.7±2.3)歲,均有1~2次子宮下段剖宮產史,停經42~83天,尿HCG和(或)血HCG水平升高,均為陽性。檢查時間距離上次剖宮產時間最短為1年,最長為9.5年。
1.2 儀器與方法
采用GE 730腹部超聲診斷儀和飛利浦IU22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經腹部探頭頻率3.5 MHz,經陰道探頭頻率7.5~10 MHz。所有患者經腹部聯合經陰道超聲檢查子宮、雙附件及盆腔,了解子宮大小、宮腔內有無孕囊及異常回聲,判斷孕囊、異常回聲的位置、大小、形態及其與剖宮產切口、宮腔和宮頸管的關系,觀察周邊血流分布情況。
2.1 聲像學特征
(1)孕囊型:10例(62.5%),子宮下段或峽部可見孕囊,囊內可見卵黃囊或胚芽并有胎心搏動,孕囊下緣臨近子宮切口或部分嵌入切口肌層內,7例可見豐富血流信號。(2)包塊型:6例(37.5%),子宮下段可見不均勻包塊回聲,與子宮前壁肌層分界不明顯,切口處肌層菲薄或消失,2例可見血流信號。
2.2 診斷結果
(1)經腹超聲:12例(75%)正確診斷,1例(6.25%)誤診為宮頸妊娠,1例(6.25%)誤診為不全流產,2例(12.5%)誤診為滋養細胞腫瘤。(2)經陰道超聲:15例(93.75%)正確診斷,1例(6.25%)誤診為滋養細胞腫瘤。
CSP的病因尚不明確,可能是由于剖宮產手術導致子宮內膜間質脫膜缺損,肌層連續性中段,切口縫合錯位或愈合不佳、感染等促使疤痕處形成縫隙、空洞,受精卵容易著床或絨毛組織植入該位置形成疤痕妊娠[3]。超聲是臨床上最常用的診斷CSP的手段。經陰道超聲是診斷CSP最主要的手段,可觀察到子宮腔、宮頸管內無妊娠物,不接觸孕囊;孕囊位于子宮峽部前壁,有或無胚芽及胎兒心管撥動;孕囊與膀胱之間的子宮肌層組織缺少或消失,厚度不超過5 mm;妊娠物內部和周邊血流豐富。經陰道三維超聲能更清楚地顯示孕囊與膀胱之間的菲薄子宮肌層組織、妊娠物周圍滋養層血流,能通過觀察孕囊形態、同宮頸管的位置關系區分CSP和宮頸妊娠[4]。張小英等[1]建議聯合應用經腹超聲和經陰道超聲診斷,因疤痕位于經陰道超聲近場,探頭的擠壓會導致其變形,觀察宮頸管及其內口效果不佳,經腹超聲能夠彌補該缺陷。
在劉曉芳等[5]觀察的35例CSP病例中,超聲表現可分為四類:小無回聲型、混合回聲型、妊娠囊回聲型和稍高不均質回聲型,妊娠進程不同導致CSP超聲表現不同。在本研究中,孕囊型和包塊型各占62.5%和37.5%,超聲圖像主要表現為子宮下段可見妊娠物,妊娠物臨近子宮切口或部分嵌入切口肌層,切口處肌層菲薄或消失,部分可見豐富血流信號。
由于CSP臨床表現不典型或超聲醫師對該疾病認識不足,常易與滋養細胞腫瘤、宮頸妊娠、不全流產等相混淆。梁寶權等[6]報道,CSP的初診誤診率為56.16%,誤診率高。因位置相近,CSP最容易誤診為宮頸妊娠,但宮頸妊娠時,宮頸明顯膨大如桶狀,宮頸變軟,妊娠物全在頸管內。楊清[7]總結了不全流產和滋養細胞疾病特點。不全流產因胚囊有可能位于子宮下段,且聲像與CSP相似而誤診,但往往見不到胚芽,即使有小胚芽無心管搏動,不累及肌層。滋養細胞疾病多發生在產后或葡萄胎清宮術后,HCG水平異常上升,子宮增大,肌層彌漫回聲不均勻,可見"蜂窩狀"或"海綿樣"無回聲區。本研究先采用經腹超聲診斷,診斷正確率僅為75%,6.25%的誤診為宮頸妊娠,6.25%的誤診為不全流產,12.5%的誤診為滋養細胞腫瘤,診斷結果欠佳。在經腹超聲診斷的基礎上再進行經陰道超聲診斷,診斷正確率上升至93.75%,提示經腹超聲和經陰道超聲聯合診斷具有協同作用,可提高CSP診斷正確率。
[1]張小英,彭艷麗,陳濤,等.彩色超聲在子宮疤痕妊娠診治中的作用[J].中國藥物警戒,2011,8(10):587-589
[2]梁寶權,鄭艾,李春梅.203例剖宮產瘢痕妊娠的臨床分析[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1,27(5):391-393
[3]陸劍寧.剖宮產術后子宮疤痕部位妊娠病因及診治[J].吉林醫學,2010,31(35):6548-6550
[4]聞喆,劉曉璦.剖宮產術后子宮疤痕妊娠的診治進展[J].生殖與避孕,2008,28(4):236-239
[5]劉曉芳,李秋明,戴常平.剖宮產切口疤痕妊娠的超聲診斷及誤診分析[J].臨床醫學工程,2013,20(4):398-399
R714.22
A
1009-6019(2014)07-00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