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愛王君波
(1濰坊市益都中心醫院 山東濰坊 256500)
(2青州市人民醫院 山東青州 262500)
膀胱癌患者的回腸膀胱護理研究
1王長愛2王君波
(1濰坊市益都中心醫院 山東濰坊 256500)
(2青州市人民醫院 山東青州 262500)
目的:探析膀胱癌患者的回腸膀胱護理措施。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曾收治的32例行回腸膀胱術治療的膀胱癌患者臨床護理資料,總結術前護理和術后護理體會。結果:患者輸尿管和膀胱造瘺管口愈合狀況極佳,圍術期無死亡病例,其中3例熟睡后有輕度尿失禁,2例術后1年內有上尿路積水伴腎功能輕度衰退,經處理后導尿均好轉,血電解質正常,無酸中毒現象。結論:對施行回腸膀胱術治療的膀胱癌患者進行術前和術后精心護理,能夠有效地提升治療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
膀胱癌;回腸膀胱;護理措施
膀胱癌是泌尿外科常見的惡性腫瘤病癥之一,臨床中常用回腸膀胱術對其進行治療,具有安全性高、治療效果顯著等的優勢,但由于術后容易出現并發癥,若不及時發現、護理、治療,就會對手術效果造成較大的影響。為了探析膀胱癌患者的回腸膀胱護理措施,本文回顧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1月到2013年8月收治的32例膀胱癌患者,對其進行術前護理和術后護理,現總結如下。
1.1 臨床資料
本研究組的32例膀胱癌患者均為男性,年齡52~88歲,平均(62± 8.2)歲。患者全為復發性膀胱癌,經膀胱鏡病例活檢后確診,術后病例檢查確診為移行細胞癌,其中Ⅱ級20例,Ⅲ級12例,臨床分期為T2~T3。所有患者術前行靜脈尿路造影,彩色多普勒超聲等檢查,無上尿路腫瘤。32例患者膀胱全切術后均行原位回腸膀胱治療。
1.2 治療方法
對32例膀胱癌患者進行膀胱全切除和前列腺切除,留下前列腺尖部包膜0.5厘米。離回盲部20厘米處選取帶蒂回腸約40厘米,恢復腸道連續性。選取段回腸腔用利凡諾多次沖洗,在系膜對側緣剖開腸壁,把腸片按照W型(20例)或U型(12例)再次排序,用2-0可吸收縫線縫臺成球形狀的新膀胱,底部留孔與后尿道相符,兩側輸尿管再植人成型的新膀胱內并用黏膜下潛行1厘米,新膀胱內留置膀胱造瘺管和三腔導尿管。
1.3 護理方法
術前護理包括心理護理、生命體征觀察、飲食護理、全身檢查、腸道護理等。
①心理護理:膀胱癌患者以老年人居多,他們中大多數人對膀胱癌疾病和回腸膀胱術了解甚微,對手術的治療效果和術后康復情況信心不夠,因此造成心理上的恐懼。因此護理時要加強與患者溝通,建立信任感,用親切的口吻提供貼心的護理服務;加強疾病宣教,讓患者全面了解膀胱癌及手術治療的相關知識;列舉同類患者治愈案例,消除患者焦慮心理。
②生命體征觀察:大多數患者會出現消瘦、體質變差、營養不良等情況,也可能有肉眼血尿或鏡下血尿情況,護理時要密切觀察,讓患者多臥床休息,并記下每天的觀察情況。
③飲食護理:按照醫生開出的飲食秘方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建議多食用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多喝水,以稀釋尿液,沖洗尿路。
④全身檢查:術前要對患者進行全身檢查,全面了解其病癥(包括血常規、尿常規、心功能、肝腎功能、凝血四項)和各項檢查(包括靜脈尿路造影、彩色多普勒超聲)。
⑤腸道準備:術前三天進行無渣半流質飲食,口服氟哌酸0.2克和甲硝唑0.4克,每天3次;補充維生素K1;術前禁食1天,靜脈補充營養;手術前1天下午口服硫酸鎂200毫升,5%葡萄糖和0.85%氯化鈉溶液各1500毫升,手術前晚開始清潔灌腸以排出水樣液體,手術當天早晨留置胃管。
1.3.2 術后護理
術前護理包括心理護理、常規護理、飲食護理、引流管護理、腹部護理、基礎護理、排尿機能護理等。
軟基處理的目的是為提高軟基底層的承載能力。改善地基受力變形的特性。軟基加固處理方法很多,各種加固處理方法原理不同。通過軟基加固處理改良的地基包括提高地基抗剪強度指標,改善地基土層透水性,改善特殊土層特性等方面。軟基加固處理分類有多種方法,依據加固的深度可分為深層與淺層加固,依據加固時間不同可分為臨時性與永久性加固處理等。
①心理護理:術后患者常會因為切口疼痛、身體無法自由移動、帶氧氣罩等情況而造成不便,產生狂躁不安的情緒。所以要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給予高度關懷和疏導,緩解其疼痛感,建立治愈信心。
②常規護理:指導患者棄枕平躺,頭偏向一邊,預防嘔吐或窒息;患者完全清醒后臥床一周,預防引流管脫落而造成尿漏;進行多功能監護儀觀察和低流量吸氧,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并做記錄;觀察傷口漏尿、出血情況,確保輸血、輸液順暢。
③飲食護理:禁食一周,靜脈滴注獲取營養,一周后可少量飲水或喝米湯,慢慢進流食,從半量到全量;待進食后無腹痛、腹脹等不良反應時,可進半流質食物,先是稀飯,再慢慢變成到軟食和普食。
④引流管護理:術后引流管較多,需用膠布進行標識,預防錯接,妥善固定防止脫落,確保引流管順暢。
⑤腹部護理:回腸膀胱術創面較大,吻合口諸多。腸吻合口瘺和尿外滲都會造成腹膜炎,護理時要適當改變患者體位,以減輕其疼痛感。
⑥基礎護理:術后患者體質變差,引流管多,常處于被動體位,因此要定時幫其翻身、按摩受壓部位,以確保血液正常循環。使用氣墊床,防治壓瘡,每天清潔床位,確保干凈整潔。禁食期間做好口腔護理,一天兩次,預防口腔炎癥。
⑦排尿機能護理:在導尿管拔除前三天夾管,定時放尿,鍛煉膀胱反射功能,拔管后指導患者定時排尿。排尿時采取蹲位或用手輕壓下腹部,讓代膀胱尿液排空,減少殘余尿量,記錄排尿量。
患者手術時間為6~10小時,平均(7.8±0.5)小時;手術切口一期痊愈,輸尿管和膀胱造瘺管口愈合狀況佳,圍術期無死亡病例。患者均無排尿障礙,白天排尿均在可控范圍內,其中3例熟睡后有輕度尿失禁。術后每半年進行靜脈尿路造影、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2例術后1年內發現上尿路積水伴腎功能輕度衰退,留置導尿后積水變少或無積水,腎功能恢復。血電解質正常,無酸中毒,未出現尿道殘端腫瘤復發和轉移,無繼發感染及結石等并發癥。
回腸膀胱術后并發癥主要包括尿失禁、血電解質失衡、腎積水、腎功能減退等,對行回腸膀胱術的膀胱癌患者進行護理時,要注重衛生宣教,加強對并發癥的觀察,及早發現并給予正確處理;同時要保持術后各引流管順暢,訓練患者的排尿機能,進而減少并發癥的發病率,提升手術的治療效果。
[1]周素芬.11例膀胱癌患者回腸膀胱護理體會[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2(6):697-698
[2]蔡永紅.膀胱全切回腸膀胱術圍手術期造口護理體會[J].贛南醫學院學報,2013(4):603-604
[3]郭彩云,陳麗英.膀胱癌患者膀胱切除回腸代膀胱腹壁造口術的護理體會[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3(10):1365-1366
[4]梁月娥.回腸膀胱術后并發癥的觀察與護理[J].海南醫學,2010 (3):149-150
[5]陳敏娜,戴韻,陳慧英.腹腔鏡膀胱全切回腸膀胱術的護理[J].浙江實用醫學,2012(4):307-308
R473.73
B
1009-6019(2014)01-0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