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秀榮
疼痛護理干預在胃癌根治術患者圍術期應用效果分析
吳秀榮
目的 分析胃癌根治術患者圍術期的疼痛護理效果。方法 選取江西省腫瘤醫院在2012年9月~2013年9月確診治療的100例實施胃癌根治術的患者,將其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n=50)。觀察組圍術期行疼痛護理干預,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等。結果 術后自由活動時間:觀察組(49.23±6.19)h,高于對照組(42.21±6.13)h;住院時間:,觀察組為(14.88±4.23)d,短于對照組的(22.44±3.92)d;鎮痛藥物使用量:觀察組為(0.66±0.32)mg,低于對照組的(1.52±0.33)mg;疼痛評分術:觀察組6h為(4.2±0.6),12h為(3.2±0.5)、24h為(3.0±0.4)、48h為(2.1±0.3);對照組術后6h為(6.7±1.2)、12h為(5.7±1.0)、24h為(4.3±0.6)、48h為(3.3±0.6),2組對比差異明顯有統計學上意義。(P<0.05)結論 胃癌根治術患者在圍術期實施疼痛護理,能明顯減輕痛苦、增加自由活動時間幫助患者盡早出院回歸社會。
胃癌;圍術期;疼痛護理
根治術為治療胃癌的最有效措施之一。根治術是指一同去除胃部原發腫瘤、淋巴結及體內其他受累組織[1-2]。由于該類患者往往不易耐受麻醉及手術,因此在進行手術時,患者無疑會面臨進行手術治療時的疼痛問題,而許多患者懼怕手術的一項原因也是因為無法忍受手術引起的各種疼痛,甚至會對患者神狀況造成不良影響,間接使傷口預后受到影響,繼續留院治療,加重痛苦及經濟負擔。本文目的為分析探討胃癌根治術患者圍術期的疼痛護理效果,故選取江西省腫瘤醫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確診治療的100例胃癌患者資料,總結圍術期的護理干預體會,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江西省腫瘤醫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確診治療并實施胃癌根治術的100例胃癌患者,將上述患者隨機分成2組。觀察組:男29例,女21例,年齡51~68歲,平均年齡(57.8±7.2)歲;對照組:男26例,女24例,年齡49~63歲,平均年(54.2±6.6)歲。胃癌類型:共15例患者胃角癌、27例胃竇癌、33例腺癌、25例其他類型胃癌。2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50例患者均在胃癌根治術后圍手術期內實施傳統常規護理,并有效控制各種并發癥狀,避免導致研究結果受到影響。觀察組依照對照組患者護理的基礎上,加以配合進行疼痛護理干預,主要內容為手術前、手術中及手術后的各類疼痛護理。
1.2.1 術前疼痛護理[3-5]術前疼痛護理內容主要為:對患者術前進行心理輔導,由責任護士向患者詳細說明手術治療的主要方式及存在的風險,消除患者的疑惑及對手術的恐懼,耐心溫柔地指導患者如何緩解疼痛,主要方式為轉移自身注意力,將注意力集中至其他事物從而間接緩解疼痛。在指導過程中,應保持溫和的態度,積極與患者溝通,及時緩解其焦急心理及心理負擔。
1.2.2 術中疼痛護理 主要使用麻醉或鎮痛藥物。
1.2.3 術后疼痛護理 術后疼痛護理關鍵為指導患者如何正確有效的通過轉移自身注意力,將關注點放置于其他事物上,從而減輕或緩解術后疼痛感。護理人員需保持耐心、理解及同情的態度對患者進行日常護理,醫護人員積極與患者溝通交流,消除其不安心理及各種負擔,通過溝通間接使身體不適得到緩解,使患者擁有積極良好的心態。根據情況可使用少量鎮痛藥劑。
1.3 觀察指標[6]術后于6、12、24及48h后對患者實施疼痛評估。使用視覺模擬評分法,評分標準為0~10橫線,患者憑自身感覺在橫線上進行標記。無痛:0分;輕度疼痛:<3分;中度疼痛:4~6分;重度疼痛:7~9分;疼痛難忍:10分。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5.0軟件處理分析。正態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應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疼痛評分術:觀察組6h為(4.2±0.6),12h為(3.2±0.5)、24h為(3.0±0.4)、48h為(2.1±0.3);對照組術后6h為(6.7±1.2)、12h為(5.7±1.0)、24h為(4.3±0.6)、48h為(3.3±0.6)。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自由活動時間:觀察組(49.23±6.19)h,高于對照組(42.21±6.13)h,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鎮痛藥物使用量:觀察組為(0.66±0.32)mg,低于對照組的(1.52±0.33)mg,差異有統計意義(P<0.05);住院時間:觀察組為(14.88±4.23)d,短于對照組的(22.44±3.92)d,差異有統計意義(P<0.05)。
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據有關部門統計,我國胃癌發病率最高,為消化道惡性腫瘤第一[7]。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治療胃癌的主要方法依然是手術治療,由于手術治療后傷口較大,易受到各種感染,因此對于患者的預后而言,圍術期內的護理預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8]。護理干預的主要實施內容為消除患者術前不良情緒,排解心理壓力。本研究結果顯示,實施疼痛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疼痛評分術各時間段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觀察組術后自由活動時間(49.23±6.19)明顯高于對照組(42.21±6.13)h;觀察組住院時間(14.88±4.23)d短于對照組的(22.44±3.92)d;觀察組鎮痛藥物使用量為(0.66±0.32)mg,低于對照組的(1.52±0.33)mg。上述結果均顯示,疼痛護理可明顯減輕患者痛苦,加速患者痊愈,縮短住院時間,減輕經濟負擔,避免長時間在院發生意外感染。通過實施有效合理的疼痛護理干預,可消除患者不安恐懼及心理負擔;通過轉移患者自身注意力,達到間接緩解術后創傷疼痛的目的。
綜上所述,疼痛護理干預在胃癌根治術患者圍術期應用效果十分良好。
[1] 李雅娟.圍手術期護理隊胃癌根除術患者護理質量的影響[J].西部中醫藥,2012,25(12):113-114.
[2] 鄧媛英.疼痛護理干預在胃癌根治術患者中的硬要效果[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15):103-104.
[3] 方琦.胃癌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體會[M].中國醫藥指南,2011,9(23):10-11.
[4] 程秀慧.胃癌的圍術期護理[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10):103.
[5] 張莉,楊慧敏,樊靜,等.36例胃癌術后護理體會[J].當代醫學,2011,17(29):120.
[6] 張寧.56例胃癌患者術后疼痛護理體會[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3,1(3):393-394.
[7] 張玉萍.心理護理隊胃大部分切除術后患者的護理效果分析[J].當代醫學,2013,19(25):119-120.
[8] 婁彥玲.胃癌晚期96例疼痛的護理[M].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3,15(10):320.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6.073
江西 330029 江西省腫瘤醫院(吳秀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