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轉宜 李 群 黃妙琴
臨床應急能力是護理人員運用護理專業知識及嫻熟的操作技術處理病人急危重病情的能力,是急診護士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1]。由于急診科疾病復雜多樣、病情急重變化迅速、專科性強,對護士臨床應急能力要求較高[2]。而工作不到5年的低年資護士由于缺少工作經驗,在應對急危重癥病人或突發事件時難以有效應對,增加了搶救護理的風險性。因此,對進入急診的低年資護士進行行之有效的專科培訓,提高其專科技能,是我們一直探討的問題。2012年10月根據急診科特點,我們設計了微技能培訓法,取得良好效果。現介紹如下。
1.1 研究對象 采用方便取樣的方法,選擇我院急診科2012年10月~2013年6月共18名護士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7名,女11名。年齡21~35歲,平均(26.13±7.40)歲。學歷:本科6名,在讀研究生1名,大專11名。納入標準:(1)均有護士執業證書。(2)急診工作年限<5年。(3)自愿參加本研究。
1.2 微技能培訓
1.2.1 培訓內容 微技能分為急診理論知識和搶救技術2個方面:(1)理論知識。急診常見疾病理論知識、急危重癥病情觀察、治療搶救配合、并發癥的預防與護理、
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CS)。(2)搶救技術。心肺復蘇、電除顫、機械通氣、心電監護、負壓吸痰、氣管切開/插管、動靜脈穿刺、清創包扎、危重病人接診/轉運、搶救記錄書寫,共10項。
1.2.2 培訓時間 每周一到周五晨間交班后抽10 min,對各種原因未參加培訓護士由當天授課老師補充教授,確保每位受訓人員學習時間及學習機會。
1.2.3 授課老師 由急診科獲得急診專科護士資格老師輪流教學。
1.3 效果評價 對急診監護理論和搶救技術2個方面進行考試考核,即在開展微技能培訓前進行1次全面摸底考試,在培訓半年后進行第2次考核。急診理論知識考核5項,每項10分,總分50分;急診搶救技術考核10項,每項10分,總分100分。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包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的比較采用配對 t檢驗,檢驗水準α =0.05。
表1 低年資護士培訓前后急診理論知識得分比較(分s)

表1 低年資護士培訓前后急診理論知識得分比較(分s)
GCS昏迷評分培訓前 18 5.15 ±2.11 4.20 ±1.91 3.93 ±1.76 2.79 ±1.25 3時間 例數 常見疾病相關知識急危重癥病情觀察治療/搶救配合并發癥預防.16 ±0.93培訓后 18 7.24 ±1.53 5.82 ±1.57 6.11 ±1.58 6.14 ±1.07 6.14 ±1.05 t值2.317 2.285 2.806 2.865 3.153 P值0.036 0.042 0.012 0.031 0.014
表2 培訓前后急診搶救技術得分比較(分±s)

表2 培訓前后急診搶救技術得分比較(分±s)
時間 例數 心肺復蘇 機械通氣 電除顫 心電監護 負壓吸痰培訓前 18 5.60 ±1.54 9.41 ±1.88 8.11 ±1.92 7.86 ±2.05 7.85 ±1.78培訓后 18 7.82 ±1.57 9.30 ±2.04 9.12 ±2.11 9.27 ±1.42 9.53 ±1.62 t值清創包扎培訓前 18 7.05 ±1.31 6.92 ±1.19 6.92 ±1.48 7.18 ±1.34 6 3.137 2.098 2.768 3.112 3.368 P 值 0.006 0.043 0.012 0.007 0.003時間 例數 氣管切開/插管 動靜脈穿刺危重病人接診/轉運搶救記錄書寫.78 ±1.53培訓前 18 8.42 ±1.44 8.47 ±1.32 8.53 ±1.48 8.99 ±1.62 8.17 ±1.42 t值0.042 0.012 0.047 0.0498 0.032 2.145 2.827 2.451 2.230 2.358 P值
急診護士應急能力指護士在急救護理工作中運用敏銳的觀察力發現病人的病情變化,綜合分析、準確判斷,運用嫻熟的技能,有效配合搶救及治療的能力。急診科是先進的臨床治療手段、綜合性監護技術的特殊科室,要求護士必須具備較高的專業搶救能力及應急意識。急診護理質量的優劣是評價急診護士專業技術能力和護理總體水平的重要標準。由于低年資護士普遍存在缺乏工作經驗,專業知識不足,操作技能生疏,導致病情觀察不及時、應急處理不到位、難以有效配合搶救治療等問題[3]。對進入急診的低年資護士進行專業技能培訓,培養合格的急診專科護士,有利于提高急診低年資護士的應急反應能力,減少職業風險[4,5],使其能盡早勝任急診工作,保證急診科室的護理質量。
3.1 采用微技能培訓符合護理工作特點,利于護士持之以恒
傳統急診專科培訓方式多采用時間塊進行一次性或階段性的集體培訓,學習內容多,信息量大,護士容易學過即忘,收效不佳。一些培訓甚至占用護士個人時間,導致護士對培訓興趣低、積極性不高。本研究結果顯示,培訓后護士的理論知識和搶救技術各項成績明顯優于培訓前,前后比較有顯著差異,表明利用時間點的微技能培訓方法較傳統培訓模式更能有效提高護士應急能力。微技能培訓合理安排時間,充分利用了護理工作中10 min的零散時間,每天學習某個知識點,更重要的是科學利用了護理工作的重復性,一方面使短時間學習的知識能在臨床工作中被反復練習,及時強化,所學內容得以鞏固,最大限度提高護士的學習效率;另一方面較少的學習時間有助于專科培訓的長期開展,持續知識更新,而不會影響護士的休息時間。
3.2 提高護士主動性,學習工作兩不誤 微技能培訓方法將急診護士應掌握的專業技能、知識點進行有機分解,選擇實用性專科性強的內容組織學習。對急診應掌握的技能進行分解,內容包括理論知識、搶救技能、操作流程3個方面,再將3部分細化分解成子內容以符合微技能教學。急診護理可歸為反復應用的操作技能,可在低年資護士工作中對各項技術進行強化,另外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調整培訓內容,使護士在工作中掌握,在掌握后得以鞏固,把學習任務轉變為自我技能的學習,踏踏實實、持之以恒地更新理論知識、完善操作技能,使其在實踐中不斷積累、不斷提高。研究顯示,通過微技能培訓學習,低年資護士急診常見疾病知識、搶救技能及操作流程熟練程度均明顯高于培訓前,差別具有統計學意義,進一步說明微技能培訓可以有效提高急診低年資護士的應急能力。
3.3 豐富了急救護理培訓模式 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經驗性學科,采用傳統團體集中培訓模式,培養一名合格的專科護士一般需要2年時間[3],而急診專科性強、護理技術更新快,且對護理人員應急能力要求高,急診專科護士的培養所需要的周期更長。低年資護士通過長時間不間斷臨床繼續教育后,其專業成熟度在各方面可以獲得大幅度的提升,表現為專科知識、救護技能、應急處理能力及效率大大提高,相比培訓前,成績明顯。在急診科室低年資護士專科培訓中運用微技能培訓方法,最大限度地強化了專科護理知識、急救技能的掌握,提升護士的應急能力,不失為急診科室低年資護士培訓的新思路。
綜上所述,采用微技能培訓方法可以促進對急診科室低年資護士長周期高效率的專業培養,不僅提高了護士應急能力,還能減輕低年資護士的學習和工作負擔,從而使工作與學習互補,建立良性循環,達到滿意培訓效果的目的。
[1] 吳學勤,余 詠,杜德偉,等.ICU專科護士能力測評量表的研制[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11):1279 -1281.
[2] 王寶春,陳碧群.廈門市三級甲等醫院ICU護士專科知識和技能學習需求調查[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27):3300-3302.
[3] 宋紅霞.心靈體驗在素質教育中的價值取向及其實施策略[J].教育科學研究,2009,2:65 -68.
[4] 宋愛琴,牛學紅,李西榮.新護士規范化培訓考核手冊的應用體會[J].中國護理管理,2007,7(3):58 -59.
[5] 李慶印,朱志鴻,韓 璐,等.心血管ICU護士對危急值掌握情況的調查[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33):4001 -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