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志明
一直以來,生物的地位都被認為是低于語數外的,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存在著一些敷衍了事的現象,導致學生學習的效果不好。針對這些現象,通過對生物教學過程細致的研究,本人提出一些解決的方法,以適應當前素質教育的需要。
一、中學生物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落后
在我國,中學的生物教材沿用了三四十年,教學內容與學生沒有密切聯系起來,教學觀念相對來說又有點落后,課堂上大多都是以老師的口頭講述為主,學生都是被動地接受。這樣一種老師講、學生聽和背的教學模式更加不能發揮學生學習生物的主動性。
雖然很多生物老師在研究教學方法的創新與改革,但在舊觀念的束縛下對于學生如何去學重視得還不夠,很難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導致教學質量很難提高。隨著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不少學校已經將多媒體、網絡技術等運用于教學。但大多時候,這些科技手段僅僅起到一種豐富教學手段的作用,它的優勢并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2.生物教學條件簡陋,對生物教育的重視不夠
生物這一門學科在我國的中小學教學活動中一直不太受重視,隨著生物這一門學科在高考中所占比例的提高,也隨著生物技術在生產生活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生物學這一門學科的重要性才慢慢地體現出來。長久以來的不重視還導致了一系列的問題,例如生物教學的資金投入不夠,教學條件、實驗設備簡陋,生物學課外活動也較少。甚至連生物老師的待遇也不如其他學科的老師,導致生物老師上課的積極性不高,沒有心思專心進行學術研究。
3.教師素質不高,影響教學效果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學習是一輩子的工作,特別是針對教師這一特殊的職業。但是有一些老師,平時不注意學習,不注意知識的更新,認為自己的水平教一個中學生綽綽有余,因而故步自封,不能與時俱進,影響教學效果。
二、解決對策
1.引進電子閱覽室,提供獲取先進的科技知識與先進的教學方法的場所
隨著網絡技術的完善與發展,我們獲取新的知識和新的信息的途徑也越來越多、越來越便捷。在學校里面建立一個電子閱覽室,能夠為廣大的師生提供一個良好的網絡環境,方便師生通過網絡獲取文獻資料、科技信息,在線交流教學經驗與教學方法等。網絡可以超越時間與空間的界限,為學習提供一個自由的海洋。
2.提高社會各界對生物學教育的重視,改善教學條件
由于長久以來教師、學生、教育界以及社會各界對中學生的生物學教育的重視不夠,嚴重影響到生物學教育的發展。生物其實是一項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要學科。當今困擾全球的環境污染問題、氣候變暖問題、人口老齡化問題等一系列的問題都和生物息息相關。我們不能把生物看作一門小學科,生物學直接影響到國家今后的發展。應當在資源配給和經費發放上予以重視,才能改善生物教學條件,提高教學質量。
3.提高教師素質,加強教學團隊的建設
教師本身的素質對教學質量的影響也是相當大的。提高生物教師的素質,加強教師隊伍的培訓成為一項不容忽視的任務。生物教師的教學水平上升到一定的程度后,往往會出現瓶頸。如何突破這個瓶頸?只有通過不斷地學習提高自身的素養和專業技能才能突破。特別是面對目前的科學技術的更新,許多教師都難以適應,其中一些老師會主動去學習,努力跟上科技發展的步伐,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術水平。但是還有一部分沒有這樣的認識,這一部分人就會逐漸不適應時代的變化,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一個合格的教師必須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不斷地學習吸收別人好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思想,只有這樣才能夠不斷地進步,才不至于在科學技術發展迅速的今天被時代淘汰。
相關部門應當重視隊伍建設,形成合理的隊伍結構,及時提出隊伍培養、調整、補充的意見和建議,有計劃地開展骨干教師、教學名師的遴選與培養。按學科組成教學團隊,每個教學團隊由一名帶頭人和若干名教師組成。教學團隊里的成員需根據本學科的發展趨勢積極開展相關課程的改革與建設,努力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及時更新課程教學大綱。制定青年教師的培養、進修規劃,對青年教師進行教學素養的指導,關心青年教師成長。積極開展教學研究,加強教學經驗的交流,更新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與手段,不斷提升教學團隊的整體教學水平與教學質量。
總之,學習不是學生或老師單方面的事情,它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要想提高生物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的生物素養,就應當重視生物這一門課程,改善生物的教學條件,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加強教學團隊的建設。只有通過大家的努力,才能真正達到提高生物教學效果的目的。
(作者單位:湖南省張家界市三家館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