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所有的農村高中,都秉承著非常樸素的教育理想,學校和家長的一致目標就是讓孩子考上大學。過于單一功利的目標,造成少數高中學生“視學舍如囹獄而不肯入,視師長如寇仇而不欲見”,而且,這種可怕狀態仍在蔓延。
更為嚴重的蔓延,發生在大學,甚至蔓延到人生的各個方面。有些通過應試教育進入大學的學生,在沒人約束的自由的日子里反而無所適從,感到生活就像飄在空中的塑料袋一般空虛、漫無目的。過去高中的這種選拔淘汰式、目標單一的功利式、與實踐脫離的教育,讓教育處境尷尬。
在尷尬的處境中,湖南省瀏陽市第八中學(以下簡稱“瀏陽八中”)改變單一的成才標準,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探究,積極開展課堂改革,著力改變農村學生羞于展示自我、表現自我的現狀,著力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的交際能力、實踐能力,著力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一、探訪“三四三”高效課堂
走進瀏陽八中 231班教室,正在進行的是語文《陳情表》的學習,黑板的左上方赫然寫著這節課的學習目標,老師用一段感動中國人物孟佩杰的頒獎視頻導入課堂,解說學習目標。學生大聲誦讀之后,結合課前自主學習,快速起立,六個腦袋扎成一堆,熱烈地討論、爭執,有時小組長提醒:“快點,將剛才討論的觀點寫下來。”整個教室成了沸騰的海洋,每個學生各抒己見、專注課堂、積極投入,老師在幻燈片上打出討論要求和注意事項:從難到易,有說有記,完畢歸位,組織朗讀。討論之后搶答展示,每組一個學生走上講臺,代表小組展示,展示時,儼然一個資深的主持人,學生每一次的發言,都是一次精彩的演講,全然沒有忸怩,沒有羞澀,他們落落大方,口若懸河。展示之后其余學生質疑點評,老師根據學生的課堂疑問,提煉問題,引領學生深入思考。對于質疑,教師會加以表揚。最后在央視《媽媽洗腳》的廣告里,學生淚花閃閃,說出自己對父母的感恩,想要及時行孝。
課堂上,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地位完美結合。學生積極討論,激情展示,大膽質疑,思維在討論碰撞中提升。教師在討論、展示、點評時提出的要求,具體細致;教師導入的設計,多媒體視頻的選擇和裁剪,都體現了教師課后的心思;在學生討論、展示、點評環節之后的問題提煉,需要老師高超的教學機智和對文本深入的研究能力;教師的朗讀讓學生聽出感動,進入意境,是教師教學能力的體現;將課堂延伸到實際生活,我們看到了瀏陽八中聯系實際、讓每一個孩子都成才的教育觀。
二、解析“三四三”高效課堂
評判一所學校是否成功,主要是看學校的文化,一所好學校的學生是落落大方、快樂自信的,他們的教師是情感飽滿、熱衷探索的。而這所學校的背后,一定有一位意志堅定、心系未來的校長。瀏陽八中徐朝暉校長說:“我們的辦學理念就是:讓每一個孩子都成才,讓優秀的學生更優秀。”瀏陽八中的“三四三”高效課堂,正是基于當前教育現實的尷尬困境窮則思變、博采眾長、謹慎研究之后飛出的金鳳凰。
“三四三”高效課堂由三大抓手、四個基本程序、三分之一原則組成。三大抓手即:高效導學案、高效學習小組、高效評價機制,這是“三四三”高效課堂的靈魂;四個基本程序是:學案自學、發現疑難—合作探究、以疑促疑—展示點評、釋疑質疑—當堂訓練、鞏固提升;“三四三”高效課堂貫徹“三分之一”原則,三分之一的課堂目標可以在課前通過自學達成,三分之一的課堂目標可以通過合作學習達成,三分之一的課堂目標通過老師點撥拓展達成。
在學習內容方面,徐校長介紹,“三四三”高效課堂堅持40%的知識學生自學學會,30%的知識合作學會,30%的知識通過教師點撥學會;課堂時間分配方面,30%的時間學生合作學習,30%的時間學生課堂展示,40%的時間教師(或學生)課堂點評;在學生組成方面,30%特優生,40%優秀生,30%待優生。
與高效課堂相配套的是學生自主、分層管理機制和課外放手讓學生組織開展的各類活動。瀏陽八中以高效課堂為陣地,以學生自主管理為武器,著力改變農村學生羞于展示自我、表現自我的現狀,著力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的交際能力、實踐能力,著力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促進學生全面主動發展。
三、火已燎原,路在這里
瀏陽八中確立了適合校情、學情的“以生為本、以疑導學、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三四三”高效課堂模式,以師生自主發展為途徑,抓住高效課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課堂改革已經比較成熟,結出了豐碩的果實,而且這些收獲已成燎原之勢。
學生學習主動性更高,課堂上再也沒有瞌睡現象,課堂討論積極有效,問題展示落落大方,自習思考獨立安靜;學校、班級的各類活動,大到開學迎新工作、校級運動會、元旦藝術節,小到班級手抄報和違紀學生處理,都是學生組織策劃、一手操辦;在學校快樂學習之時,很多學生發展了特長,鍛煉了口才,所有學生善于表達,師生關系民主平等、心理相容。
以前,農村孩子羞于表達,對教師非常敬畏,課改之后,學生更加親近老師,對教師滿懷感恩之情,教師隨時收獲點滴感動,很多老師情不自禁地將這些幸福分享在教學后記和教學故事中。教師的課改、教研激情高漲,從校長到老師,個個愿寫,個個能寫。徐朝暉校長親自撰寫了《關于我校課堂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高效課堂建設的精細化管理》,標志著高效課堂向內涵化發展。2012年,全校有近100篇論文發表或獲獎,其中有多篇獲得湖南省一等獎,多篇論文在《教師》《教育論壇》《新課程報》等報紙雜志上發表。最突出的變化是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提升,周麗平、龍智弟、戴輝玲、羅良、羅雄等年輕教師,遵照“三四三”高效課堂理念,參加瀏陽市、長沙市的課堂競賽,歷經層層篩選,最終獲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在日常的研討中,教師之間也更加團結合作。
學生們通過課改鍛煉,不但能力得到全面發展,充實快樂地學習,而且學有所成。學校教學成果捷報頻傳,高考上線率超30%,學考合格率顯著提升,課改成果吸引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湖南省、長沙市教科所領導專家多次前來調研,每次都給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贊揚。
從2010下學期開始,瀏陽八中的課改走過了三年的歷程,徐校長說過:“開弓沒有回頭箭,我們要把課改堅持不懈地抓下去。”一位老教師動情地說:“上課孩子們再也不會瞌睡了,他們喜歡學習了,原來學生如此有才,我們應該給孩子們更加廣闊的舞臺,我相信我的孩子們將來一定能舞出一片燦爛的天空,我還要多享受幾年。”
“自主”“高效”成為瀏陽八中校園文化的核心,讓瀏陽八中有了精神追求的高度,有了理念探索的深度,有了可持續發展的長度。高尚的教育追求、先進的教育理念、精細化的教育管理構筑起優秀的學校文化,優秀學校文化涵養與熏陶出優秀人才,支撐學校可持續發展。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高效課堂的建設中,在不懈的求索之中,瀏陽八中必定成為未來教育的方向,教育出路就在這里!山溝里飛出的金鳳凰,將滿載榮耀,飛向更高遠的天空。
(作者單位:湖南省瀏陽市第八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