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淵基
(湖南省社科聯科研組織處,湖南 長沙 410003;湖南農業大學經濟學院,湖南 長沙 410128)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帶領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參觀中國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展覽后指出:每個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夢想。現在,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中國夢”,是三個令人激情澎湃的字眼,給予我們無限的夢想和無窮的能量。特別是對于我們青年人來說,夢想意味著希望,夢想意味著激揚,夢想意味著蓬勃向上的力量,我們應該以青春的熱血,為中國夢做出自己的貢獻。
縱觀中華五千年文明史,我們始終是一個滿懷夢想的民族。孔子之夢在于“克己復禮”,實現天下物質昌盛道德文明的世景。老子夢想小國寡民,無為而治:“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后來莊子進一步闡釋:“夫帝王之德以天地為宗,以道德為主,以無為為常。無為也,則用天下而有余;有為也,則為天下用而不足。”莊子還有夢蝶的故事,表現的是對自然、至親、至美的生活想象和生存之道的追求。屈原夢想楚國能夠強大起來,抵抗秦國的進攻。“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不僅是他心路歷程的寫照,更是他追逐夢想、實現夢想的決心。張載夢想“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陶淵明夢想世外桃源: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康有為夢想大同世界,天下為公,去國界、滅級界,全地球合成一公政府,既無等級之分,也無種族之別,無君主帝王,無主無奴,“全世界人類盡為平等”,“至平也、至公也、至仁也、治之至也”……
到了近代,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為救亡圖存、強國復興的夢想前赴后繼地奮斗。孫中山提出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他在1920年的《建國方略》中早就夢想三峽水利、高原鐵路。他大聲疾呼:“萬眾一心,急起直追,以我五千年文明優秀之民族,應世界之潮流,而建設一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樂之國家,為民所有、為民所治、為民所享者也。則其成功,必較革命之破壞事業為尤速、尤易也。”方志敏為革命大義凜然、慷慨赴死,他的《可愛的中國》成為歷史名篇。他包含深情地寫道:不錯,目前的中國,固然是江山破碎,國蔽民窮,但誰能斷言,中國沒有一個光明的前途呢?不,決不會的,我們相信,中國一定有個可贊美的光明前途。中國民族在很早以前,就造起了一座萬里長城和開鑿了幾千里的運河,這就證明中國民族偉大無比的創造力!……朋友,我相信,到那時,到處都是活躍躍的創造,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進步,歡歌將代替了悲嘆,笑臉將代替了哭臉,富裕將代替了貧窮,康健將代替了疾苦,智慧將代替了愚昧,友愛將代替了仇殺,生之快樂將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園,將代替了凄涼的荒地!這時,我們民族就可以無愧色地立在人類的面前,而生育我們的母親,也會最美麗地裝飾起來,與世界上各位母親平等地攜手了。
夢想是創造的源泉,是激情的元動力。正是因為我們滿懷夢想,我們才有四大發明,才有絲綢瓷器,才有鄭和下西洋;正是因為我們滿懷夢想,我們才有先秦的諸子百家,才有貞觀之治,才有康乾盛世;正是因為我們滿懷夢想,我們才有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騰飛,才有今天經濟總量位居世界第二的發展奇跡,才能以嶄新的姿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有夢想,有機會,有奮斗,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夠創造出來。”這就是夢想給予國家、民族、個人的強大而恒久的精神力量。夸父追日、精衛填海、愚公移山,說的是在夢想指引下的奮斗精神和不屈意志。沒有夢想,就不會有董存瑞炸碉堡的勇氣,就不會有王進喜鉆油井的韌勁,就不會有鄧稼先造氫彈的毅力,就不會有袁隆平育雜交稻的執著,就不會有羅陽執行任務的堅守……
道路決定前途,道路決定命運。我們黨帶領全國人民歷盡千辛萬苦才找到一條適合我們自己的光明之路。毛澤東同志曾指出:“災難深重的中華民族,一百年來,其優秀人物奮斗犧牲,前仆后繼,摸索救國救民的真理,是可歌可泣的。但是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和俄國十月革命之后,才找到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個最好的真理,作為解放我們民族的最好的武器,而中國共產黨則是拿起這個武器的倡導者、宣傳者和組織者。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一經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就使中國革命的面目為之一新。”[1]因此,習近平總書記說:“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們必須堅定不移走下去。”
夢想不是空想,必須腳踏實地,對于中國夢來說,這個“地”就是中國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條道路來之不易,它是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是在對近代以來170多年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深刻總結中走出來的,是在對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2]
歷史和實踐證明,我們黨領導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正確道路。“正是沿著這條光明大道,我國的社會生產力獲得了空前解放與發展,社會建設和民主法治建設成就斐然,廣大人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實現了歷史性躍升。”[3]
夢在前方,路在腳下。在堅定信心的同時,我們也要保持清醒的頭腦。“無論是經濟發展、政治發展還是文化發展,其具體的改革和發展之途,都充滿了坎坷,其不可預測的艱難險阻警示著我們要精心選擇具體的發展路徑,這關乎‘中國夢’的實踐效果,關乎中國現代化的最終命運。”[4]只要我們齊心協力,眾志成城,我們就一定能夠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就一定能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國夢。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先進思想文化是一面精神旗幟,是一個圓夢航標,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國黨歷來十分重視文化建設,毛澤東曾提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鄧小平提出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江澤民要求黨始終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胡錦濤指出“一定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向著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宏偉目標闊步前進”[5];習近平同志也在多個場合強調了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十七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關系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關系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關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回顧改革開放以來,在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各種社會思潮相互交鋒,各種價值取向相互碰撞的現實背景下,我們黨能牢牢把握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主導地位,這都得益于有先進思想文化引領方向。值得一提的是,文化建設和中國夢的實現要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十八大報告進一步提出“要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并提出了24個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們必須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各種思潮,推進文化建設,形成強大的精神合力。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征程中,先進的思想文化將一直起到保駕護航的重要作用。
2011年,姚明在退役發布會上感言:“感謝這個偉大進步的時代,使我有機會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和價值。”也許我們并不一定都能像姚明那樣盡情綻放自己的夢想,但這絲毫不會減少我們因追逐夢想而獲得的幸福。“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述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與每一個中國人追求幸福生活的“個人夢”之間的辯證關系。從根本上看,我們每個人夢想生長的陽光和水分,都來源于“中國夢”這個大太陽和寬厚的土壤,我們夢想的每一點生長,都與“中國夢”的成長息息相關。因為有“中國夢”的不斷茁壯,我們才有做自己的夢的底氣和自由,也因為有我們無數個夢想的積累和匯集,中國夢才持續充滿勃勃的生機與活力。
實際上,在“中國夢”與“個人夢”這個同心圓中,還有無數個圓,比如“單位的夢”、“家庭的夢”。而我們則是有社科事業的夢,那就是多出成果,多出人才,為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我們每一個社科人都在做著這個夢,都在努力實現這個夢。
“中國夢融民族復興夢與人民幸福夢于一體,它既屬于整個中華民族,也屬于每個中華兒女。民族復興夢與個人幸福夢,兩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6]可見,“中國夢”與個人夢互相托舉、唇齒相依。無數個體追逐自己的夢,構成了“中國夢”這個大藍圖上的每一抹光彩;“中國夢”藍圖的繪就,又讓無數個體的夢煥發出更加燦爛的光芒。只有將個人夢與“中國夢”統一起來,同頻共振,才會讓二者更加生動和美麗。
青春是一個閃閃發光的字眼,代表著活力和希望。陳獨秀在《敬告青年》中寫道:“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于硎,人生最可寶貴之時期也。青年之于社會,猶新鮮活潑細胞之在人身。”青春是喜歡做夢的年紀,充滿了彩色的夢想,是春的第一抹綠色,是書的第一章內容,是早起的第一縷陽光,是旋律的第一個音符,是剛剛開始的童話故事。因為年輕,所以有奮斗的資本。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中有一段讓人熱血沸騰的文字:“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這闡明了青春夢與中國夢的關系。然而,也正因為年輕,我們很難學會珍惜。那些原本握在手心里的幸福和資本,因為我們的輕率、虛榮和淺薄而漸漸流逝。不知不覺間,我們的年華就慢慢老去了。我們不僅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也將不能為中國夢做出應有的貢獻。因此,青春是一把雙刃劍,用好了,就會創造輝煌、實現夢想,用不好,則是庸庸碌碌,虛度一生。而怎樣才能用好?關鍵在于實干,在于刻苦學習、鍛造本領,立足崗位、扎實工作,多出成果、多做貢獻,不負青春年少的活力與激情。“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只有行動第一、實干第一,才能為‘中國夢’照進現實打下堅實基礎、提供根本保障。”[7]莫等閑,白了少年頭!朋友們,好好把握自己的青春吧,將夢想與腳踏實地的奮斗統一起來,我們才會無愧青春、無愧夢想!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的講話指出:面對浩浩蕩蕩的時代潮流,面對人民群眾過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我們不能有絲毫自滿,不能有絲毫懈怠,必須再接再厲、一往無前,繼續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繼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我們生逢這么好的時代,我們正值青春,正是大有可為的時候。“功崇惟志,業廣惟勤”。實現“中國夢”任重道遠,需要幾代人的頑強奮斗、不懈努力,需要我們每一個人付出辛勤勞動和艱苦努力。讓我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話:有夢想,有機會,有奮斗,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夠創造出來!讓我們齊心協力、同舟共濟,讓中國夢在青春志中閃亮綻放!
[1] 毛澤東選集(第2版第3卷)[M].1991.
[2] 習近平.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EB/OL].人民網,2013-03-17.
[3] 包心鑒.今天我們如何實現中國夢[N].人民日報,2013-07-29.
[4] 程美東.建構“中國夢”的理論體系[N].光明日報,2013-04-24.
[5] 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N].人民日報,2012-11-18.
[6] 孫來斌,劉近.中國夢的多維解析[N].光明日報,2013-06-24.
[7] 辛鳴.“中國夢”:內涵·路徑·保障[N].人民日報,201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