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波 劉徽
摘 要:評價是高等學校監控教師教學質量和確保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手段。在大眾化高等教育時期,樹立多元化教學質量觀、構建多樣化評價指標體系,分類評價綜合性本科高校教師教學質量,尤其是“術科”專業的教師教學質量,引導不同專業辦出自己的特色,有效滿足社會各行各業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對綜合性高校術科教師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研究應該從從現代教學質量觀的理論視野出發,該文主要闡述了目前綜合性高校術科教師教學質量評價存在的問題,并嘗試將評價標準進行了細化和拓展,將視角落腳在對整個教學過程的關注上,重視美術教師以實踐技能指導為主的教學環節,增強評價的實效性和可操作性。
關鍵詞:綜合性高校 美術教師 教學質量 評價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1(a)-0175-02
從理論的層面上來看,教育評價在現代教育實踐活動中是不可或缺的,教學評價的許多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理論創新不夠,只有首先完善綜合性高校教師教學質量評價理論體系,才能更好地指導特殊專業的教學評價實踐。在廣泛的教育評價研究領域中,教學質量評價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是教育評價的核心內容,分析和探討如何在分類的基礎上,從多維的角度評價綜合性本科高校“術科”教師的教學質量,可以豐富教育教學評價理論,指導教學評價實踐活動有效開展。
從實踐的層面上來看,一方面從學生、教師和學校管理者等不同的角度出發,研究教師的教學質量評價可以促進學生學習、改善教師教學、強化學校管理。對綜合性高校“術科”教師教學質量評價相關問題的理論研究和案例分析,綜合考慮不同教學利益相關者的觀點和意見,體現了教學質量多元評價的時代必然性;另一方面通過實證研究,構建綜合性高校美術類專業教師教學質量評價的基本指標和不同指標的權重,分類評價本科高校教師教學質量,體現了教學質量分類評價的現實必要性。
隨著人們對教學質量評價認識的日益加深,各種形式的教師教學質量評價在高校中轟轟烈烈地開展。但源于對評價功能意義的追求上存在根本差異,研究者對于究竟怎樣實施有效的教學評價往往各執一詞,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們的研究走向深入。眾所周知,教師教學質量評價由教學活動和評價管理兩部分組成,這兩個方面的因素對于判斷教學活動價值實現程度的評價管理來說,理應綜合來考慮。事實上,長期以來國內外通過各種方式對評價管理方面已經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諸如各種量化精確技術等,總結出了一些有效的評價管理理論和方法。但由于受到傳統評價觀念的束縛,從教學活動本身來研究教學評價方面一直以來少有涉足,尤其是對于像“美術”這類側重于教學技能指導環節的專業來講,回歸教學本身,研究教學理論,對教師進行科學有效的評價既能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又能促進學生的主體性學習。因此,如何使評價真正成為溝通教師專業進步和學生成長發展的立交橋,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相互促進,是目前教學評價領域一個迫切需要研究的課題。
從教育教學理論的視角來反思教師教學質量評價實踐,國外早從20世紀20年代起就有了慣例。當時聲勢浩大的進步主義教育運動也嚴重影響了美國高校的教師教學評價活動,是否與杜威的教育哲學、教育心理學相一致是當時分析被評價教師的教學方法是否合理的依據,這是將教學理論運用于教學質量評價的初始。由于歐美等國家一貫重視學校教育,他們在對教學理論本身的研究方面碩果累累。
我國目前的高校教師教學評價研究主要局限在評價管理的范圍內,多數從優化管理的角度,對教學評價技術層面存在的弊端進行研究。我國從教學理論的角度思考高校教師教學評價的研究寥寥無幾,相比國外而言更缺乏對教學理論方面的系統關注。而關于“術科”專業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國內的研究主要圍繞體育專業展開,相關研究內容主要集中在體育教師評價的基本理論研究、體育教師教學工作評價的研究、體育教師能力、素質的評價研究、體育教師評價體系的研究、體育教師評價的實證類研究、體育教師績效評價、考核等的研究、體育教師評價的改革與發展研究、發展性體育教師評價研究等方面。對于美術專業教師的關注,研究層面主要集中在中小學教育,研究內容主要集中在美術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現狀與對策研究,對于綜合性高校美術類專業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則關注很少。
目前,綜合性高校對美術教師的評價體系存在一些問題,比如:重視獎懲上的區分、重視績效方面的管理,而忽視人文方面的關懷和系統的評價方案,尤為突出的是全校采用統一的評價標準,而沒有根據學科的不同制定相應的評價體系。造成這些問題存在的原因有很多,主要的原因還是在于沒有完善的術科教師評價制度和科學的評價體系,再加上評價主體的素質差別以及對術科教師不同程度的偏見,造成了評價結果的缺乏客觀性,無法全面反映教學質量情況。要想改變這種局面,必須從根本上解決綜合性大學術科教師評價體系的構建,本著科學性、可行性和發展性的原則,合理制定美術教師教學質量評價體系。
在制定美術教師質量評價體系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學科的特點和教學的特殊性,要充分依據美術教師的工作任務、教學特點、客觀條件等因素,注重教學過程的評價、基本素質的評價和工作實效的評價。在評價體系的制定中,評價指標是最根本的依據,這些影響因子的選取是否科學直接決定了評價實施的有效性、可信度以及最終的質量和效果。影響因子的選取要符合美術專業的特點,能夠做到對美術教師的教學質量做到客觀的評價,而不是全校統一使用一個評價標準,無法體現美術教師的教學任務特點和學科的特性。
考慮到這些因素,我們可以把評價體系中的影響因子分為主要的幾個部分,如:教師的基本素養、美術教學及指導的組織過程、各項工作的績效、美術教師的專業發展。在此基礎上再細化,盡可能的考慮到美術教師教學過程的各個組織環節。(見表1)
對綜合性高校術科教師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研究應該從從現代教學質量觀的理論視野出發,明確地將現代教學質量理論與教學評價實踐聯系起來,表中列出的各級指標拓展和細化了對美術教師教學質量評價的內容,重視美術教師以實踐技能指導為主的教學環節,將視角落腳在對整個教學過程的關注上,增強了評價的實效性和可操作性。
參考文獻
[1] 王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課堂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研究[D].石家莊:石家莊鐵道大學,2013.
[2] 連磊磊.術科教學中績效管理模式的構建與應用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1.
[3] 朱泓.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研究[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14.
[4] 徐繼紅.高校教師教學能力結構模型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3.
[5] 冒榮.高等學校管理學[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
[6] 顧琴軒.績效管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6.
[7] 王姝.學校教師的績效管理研究[D].南寧:廣西大學,2007.
[8] 王斌華.教師評價:績效管理與專業發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