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大明 徐煒君 陳秀宏
摘 要:秦皇島市位于環渤海地區,年平均氣溫11 ℃~12 ℃,氣候條件好,陰雨天少,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時數大于24000 h,太陽的平均日輻射量在每平米4kW時以上,具備利用太陽能的良好環境,因而有巨大的市場開發潛力,有利于太陽能產業的建設和發展。由于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近年來秦皇島市在太陽能的開發利用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太陽能產業出現了蓬勃發展的局面。但在產業結構、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上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對此提出應對策略,以實現秦皇島市太陽能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秦皇島 太陽能 光伏產業 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TK5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1(a)-0217-02
秦皇島市位于環渤海地區,年平均氣溫11 ℃~12 ℃,氣候條件好,陰雨天少,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時數大于24000 h,太陽的平均日輻射量在每平米4kW時以上,具備利用太陽能的良好環境,因而有巨大的市場開發潛力,有利于太陽能產業的建設和發展。
1 國內太陽能光伏產業形勢
太陽能產業鏈的結構主要包括上游、中游和下游三大環節。目前我國已經形成比較完整的太陽能產業結構,但還不成熟,需要逐步完善。
首先,在上游產業領域。通過國家和地方政府的相關政策支持,出現了迅猛發展,涌現了江蘇中能、江西賽維等一大批優秀太陽能光伏企業。企業規模迅速擴大,從剛開始的十幾家企業迅速擴展為上百家企業[1]。然而,隨著市場發展,上游產業布局進入加速淘汰,自2012年初開始,在“雙反”壓力和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內外夾擊下,國內多晶硅企業的倒閉潮不停升級。由于中國對美國、韓國產多晶硅的“雙反”制裁出臺,以及國內光伏下游行業的回暖,整個多晶硅行業的供需平衡才逐步恢復。這也導致多晶硅行業成為整個光伏上下游產業鏈中洗牌最為充分的,至2014年上半年開工的企業有15家,總產能16萬噸。
其次,在中游產業領域。由于建設周期短、技術門檻低、接近市場、利潤較高等特點,吸引了一大批中小企業開始進軍光伏行業,據統計,至2011年底光伏電池制造企業超過500家。由于當時國內下游產業市場尚未啟動,造成嚴重產能過剩,95%以上產品只能出口。但隨著2012年初美國和歐盟對我國光伏電池及其組件展開反傾銷調查,光伏電池制造業受到嚴重沖擊,產品價格下降,企業利潤嚴重下滑,1/3的企業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在國家出臺相關政策,以及下游產業的快速發展后,整個光伏電池制造行業進行重新整合,才逐步恢復穩定。
最后,在下游產業領域。由于很長時間內的光伏產業不協調發展,國內大部分光伏企業,都集中在多晶硅片、光伏電池、電池組件等中上游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上,導致下游產業發展緩慢。只是受國外市場需求拉動,在珠三角、福建、浙江等沿海城市從事光伏產品生產,出口太陽能燈和太陽能計算器等單一產品,且受產品價格和市場空間的限制,國內太陽能光伏產品應用化程度不高。隨著近年來整個光伏產業結構的不斷完善,中上游產品價格的下降,下游產業迎來了重要發展契機,特別是在政策鼓勵和市場需求的刺激下,國內光伏產業下游電站出現迅猛增長。但是目前,光伏應用產品形式還比較單一,國內市場有待進一步拓展。
總之,隨著2012年國內光伏企業普遍陷入困難的種種磨礪,隨著2013年國內光伏企業結構的不斷整合,整個光伏產業業正逐步走向理性發展的道路。
2 秦皇島市太陽能光伏產業現狀
秦皇島光伏產業的發展歷史起始于2000年成立的奧瑞特科技有限公司[2],公司主要從事太陽能組件封裝設備研發和生產,現已位居國內同行業龍頭地位。近年來,在市、區重點的扶持下,又出現多家從事太陽能電池研發、生產、銷售、應用的高新技術企業,目前又有奧瑞特科技有限公司和博碩光電設備有限公司太陽能組件封裝設備研發和生產,使秦皇島市成為全國光伏封裝設備的主要生產基地。但秦皇島市的光伏產業的發展仍然面臨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有待解決。
2.1 光伏產業鏈發展不平衡
從整個光伏產業鏈來看,秦皇島市太陽能組件封裝設備生產屬于中游企業,已經頗具實力。但是作為硅原料提純生產的上游企業明顯發展不足,而硅原料價格占據太陽能電池成本的70%以上,這對秦皇島市太陽能電池和組件生產企業的發展產生嚴重影響。另外,秦皇島市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具有巨大的市場開發潛力,而作為光伏應用產品的下游企業,由于產品單一,且沒有被大規模普及應用,成本居高不下,企業發展陷入困難。
2.2 科技支撐能力弱
目前,只有少數龍頭企業掌握核心技術,具有很強的研發和設計能力,企業處于良性發展循環。其它大多數中小企業由于技術水平不足,企業產品缺乏競爭力,投入研發資金有限,自身處于艱難發展中。
作為光伏產業上游的硅原料生產要求技術很高,國內也只有少數大企業掌握生產技術,秦皇島市的上游企業還處于研究探索當中。
作為光伏產業下游的應用產品設計要求技術較低,但利潤相對也不高,導致企業規模小,缺少技術人才,產品開發能力弱,一直難以持續發展。
2.3 政府扶持政策有待完善
經過這些年的政策扶持,太陽能組件封裝設備研發和生產已經成為秦皇島市光伏產業特色,但由于產業布局、人才引進、資金分配等方面考慮不足,形成一枝獨秀,導致光伏產業鏈發展不均衡。
首先,沒有重視下游光伏應用產品的推廣。秦皇島市位于渤海地區,光照充足,地形以山區為主,非常適于光伏產品的使用。但目前光伏產品以太陽能照明為主,形式單一。并且只在市里部分區域被使用,而在山區和農村并沒有被積極推廣,沒有形成規模,限制了相關眾多小企業的發展。
其次,沒有重視中游產業均衡發展。中游產業包括太陽能電池、太陽能電池組件和生產裝備等各個方面,產業配套不齊全,沒有形成優勢。
最后,沒有重視上游產業發展推進。雖然上游產業由于技術含量高,研發資金投入大,以秦皇島市現有情況難以獨立發展,但可以通過招商引資的形式,與國內實力雄厚的企業共同合作,提高本市光伏產業競爭力。
3 秦皇島市太陽能光伏產業對策
首先,完善秦皇島市產業結構。充分發掘秦皇島的地理優勢,大力推廣光伏產品的使用,促進眾多小企業的發展,使企業實現“產品設計—產品生產—產品銷售”的良性循環,從可以投入更多的資金,設計更多樣性的產品,提高市場競爭力。充分利用秦皇島市現有的光伏產業優勢,進一步均衡發展中游產業,實現太陽能電池、組件、設備等齊全配套,為下游產業的發展提供基礎。提供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有實力的上游企業來秦皇島市投資辦廠,實現硅片提純生產,為中游產業發展提供原材料。
其次,積極促進校企合作。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秦皇島市高校資源,開設相關課程,培養產品設計和產品生產所需要的技術人才;另一方面,加強校企聯合,推進太陽能應用技術的研究和創新,提高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的能力。
最后,關注企業生產和環境保護。上游產業的硅原料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有害物質,例如:四氯化硅為制造多晶硅時產生的副產品,是一種有毒的物質,這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我國目前對于四氯化硅的無害化處理技術相對薄弱,如果回收工藝不成熟,這些有害物質極有可能外溢,存在重大的安全和污染隱患[3]。中游產業的太陽能電池生產過程中,也會涉及到化學品的使用,所產生的廢氣排放出去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下游產業的光伏應用產品生產中,會出現一些加工廢料,若是處理不當,同樣會污染環境。另外,隨著光伏產品的推廣應用,隨著產品的升級換代,必然會出現大量的廢舊產品,進而催生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因此,秦皇島市在大力發展綠色太陽能產業,完善產業結構,提高企業競爭力的同時,還需要時刻重視節能環保問題,監督企業生產,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4 結論
太陽能是一種綠色環保的新能源,是未來能源利用的發展趨勢,但是在國內近幾年的發展過程中確出現一些突出問題。一方面是只重視產業建設,沒有考慮市場的供求平衡,造成供過于求,產能過剩,出現眾多企業虧損倒閉;另一方面是沒有重視下游產業的發展,沒有重視國內光伏產品的應用推廣,造成整個光伏產業結構不均衡,使我國成為最大的光伏產品出口國而不是應用國。秦皇島市在發展光伏產業時需要借鑒這些經驗和教訓,充分考慮本地區具體情況,合理發展太陽能產業。
參考文獻
[1] 王鴻飛.我國光伏產業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解決對策[J].資源開發與市場,2013(8):840-843.
[2] 榮譽,曲夢可,張典范,等.秦皇島光伏設備制造產業發展策略研究[J].甘肅科技,2011(9):5-7.
[3] 朱祥佳.新能源光伏產業迅速發展的利弊[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2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