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展區域經濟的過程中,深入分析相關區域的經濟產業現狀,立足地方特色,依托其資源特點和自身優勢,才能最大程度上挖掘區域經濟發展的潛力,實現區域繁榮。
例如溫州,自改革開放以來,其會展業發展漸成規模。雖然仍不免面臨專門機構缺乏、會議“小、弱、散”等問題,但是溫州若能及時轉變傳統的經營思路,整合資源,將會展業的廣義內涵與溫州本土優勢資源,如產業集群、旅游業、甌越文化相結合,溫州會展業也能走出自己的特色并保持持續健康的發展。
再如河北沿海經濟區域,雖然京津地區長久以來的“地方保護主義”造成的“極化”效應仍未消失,但其毗鄰京津、東臨渤海、資源稟賦優良、工業基礎雄厚并且交通發達的區位優勢也不容小覷。因而,河北沿海區域應結合自身區位優勢以整體的姿態進行資源的戰略整合,突出優勢,提高競爭力,形成發展的合力,緩解資源與人才外流對當地經濟發展造成的沖擊。
而北京坐擁獨特的政治經濟優勢,在發展區域經濟時則更要結合其地方特色,明確自身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明顯的城市圈層,針對核心圈層、中間圈層和外圍圈層各自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引導經濟發展走向。
區域經濟發展的前提是發現自己的地方特色并且加以分析利用。發展特色經濟,才有競爭力;統籌區域發展,才能科學合理,這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區域經濟騰飛的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