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商務廳廳長 姚超英

為深入貫徹習總書記提出的“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借助國家加快西部大開發步伐的東風,近日陜西省與新疆自治區在烏魯木齊召開“陜西新疆經貿合作交流懇談會”,進一步加強陜西與新疆的交流合作、共同推進向西開放,為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黃金段”共同努力。陜西省商務廳廳長姚超英在會上發言,對推進共建“新絲綢之路”表明態度。
201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訪問中亞四國期間,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同,這也為陜西和新疆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陜西要充分發揮作為我國幾何中心的作用,與具有亞洲地理中心優勢的新疆自治區共負使命、密切協作、承東啟西、共同開放。通過雙方的合作,疏通向西進出口貨物在新疆口岸的通關環節,暢通交通運輸、拓展貿易渠道,以大通關促進大開放,以大通關促建大通道,共同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段”。
近年來,陜西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經貿合作日益擴大。2012年,陜西省對中亞、西亞、南亞和東歐國家進出口12.73億美元,占陜西省進出口總值的8.6%。但貨物的進出口大部分都是通過東部地區沿海口岸,沒有充分利用好向西開放的通道,也為企業進出口增添了更多的成本。2013年,省商務工作緊緊圍繞把陜西省建設成為內陸型經濟開發開放戰略高地和全國西部商貿物流中心兩大發展目標,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調結構,著力破解經濟外向度偏低、消費需求不旺兩大難題,積極開展“萬村千鄉”、“鎮超工程”等民生工程,努力推進商貿流通業發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位居全國前列;努力培育壯大開放型經濟市場主體,積極拓展貨物通關便利化水平,大力支持外向型企業加快開拓國際市場,進出口逆勢強勁增長。
為引導陜西外貿進出口企業發展中亞、西亞市場,加快向西開放步伐,優化區域開放格局,全面提升陜西經濟外向度,打造經濟升級版,不斷提升對外開放水平,陜西與新疆兩地相關部門將在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充分協商,并簽署相關共建協議:
一、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家質檢總局關于“進一步擴大出口企業綠色通道、直通放行范圍,完善口岸與產地檢驗檢疫機構協作機制”的要求,積極改善新陜兩地進出口貨物通關環境,主動服務國際貿易大通道建設,提高檢驗檢疫通關效率,加快推進陜西內陸開放高地建設,促進對外貿易便利化和區域經濟更好更快發展,新疆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與陜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共同簽署《關于新陜兩地進出口貨物實施直通放行合作備忘錄》以及《關于確保陜西出口果蔬質量安全促進擴大出口的合作備忘錄》。
二、為落實西部大開發戰略和第四次全國對口援疆工作會議精神,按照《海關總署支持新疆發展的八項措施》部署,為支持西部地區開發開放,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建立更加緊密、務實、長效的合作機制,進一步開拓協作領域,共同促進新陜兩省區經濟社會發展和對外開放水平的提高,西安海關與烏魯木齊海關協商簽署《關于建立緊密合作機制備忘錄》。
三、西安國際港務區是陜西省委、省政府設立的一個以現代生產性服務業為主導產業的創新型開發區,是國家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和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重點發展的區域。霍爾果斯口岸是以商貿、購物、旅游、產品加工和貨物中轉為主的邊境陸路口岸城市和西部最大口岸,集貿易、加工、倉儲、旅游、市政為一體,是新疆面向中亞和歐洲開放的對外貿易區和伊犁州改革開放的示范區和試驗區。同時也是新疆與中亞各國通商的重要口岸和對外開放的一個重要窗口。阿拉山口口岸是舉世矚目的新亞歐大陸橋中國的西橋頭堡,是我國西部地區唯一的鐵路、公路、管道并舉的國家一類口岸,是我國西部地區過貨量最多,發展速度最快,效益最好的口岸,是新疆乃至全國對中亞和歐洲陸路開放的重要樞紐和平臺。同時也是新疆與中亞各國通商的重要口岸,和對外開放的一個重要窗口,與南疆中巴邊境的紅其拉甫口岸、霍爾果斯口岸同為新疆目前向第三國開放的3個口岸之一。西安國際港務區與新疆霍爾果斯口岸、阿拉山口口岸完善并簽署《港區共建互贏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