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貞
(福建醫科大學外國語學院,福建福州 350001)
《燦爛千陽》中瑪麗雅姆悲劇淺析*
——基于社會交往合作原則視角
陳雪貞
(福建醫科大學外國語學院,福建福州 350001)
瑪麗雅姆從一開始便渴望合作原則溝通,但一直被婚姻和家庭環境壓制,最后在保護萊拉無望的情況下,殺死了丈夫拉希德,并且在從容赴義的過程中,為自己所關愛的人付出了生命,成就了自己生命中最為悲壯的合作性溝通,最終綻放出人性尊嚴的光芒。
悲劇;合作原則;溝通
卡勒德·胡塞尼所創作的小說作品在世界范圍內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其第一次創作《追風箏的人》就受到了世界文壇的關注。而《燦爛千陽》這一部作品實際上是卡勒德·胡塞尼在第一部小說作品出現后第四年,再出版的一部新作品,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燦爛千陽》這一部作品依然延續了卡勒德·胡塞尼用感情打動他人的寫作方式,用細膩的筆法講述了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展現出阿富汗在二十世紀的下半葉讓伊斯蘭婦女所遭受的各種不同的遭遇,其敘事的感染力很強,讀者可以解讀到卡勒德·胡塞尼對于國家遭逢悲劇時的敏銳感觸。而在《燦爛千陽》當中女主人公瑪麗雅姆身上所折射出來的合作原則下的人生悲劇,也是該部文學作品當中感人至深的重要元素。
合作原則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時美國語言哲學家格萊斯所提出來的,主要是談及了人類在日常的交往過程當中,會有意或者無意地運用到一些準則,這些準則會讓人類在交往過程中,實現互相配合從而完成交際過程中的主要任務。
格萊斯所提出的交際合作原則主要分成四個范疇,分別是量的原則、質的原則、關系原則、方式原則。在進行人際交往的過程當中,合作原則非常重要,特別要求所說的語言應該是有一定的證據、具備真實性的,且應該簡潔明了,避免出現條理性的矛盾等,這樣才能保證溝通的順利性。
(一)因為哈拉米身份而缺乏合作溝通的機會
瑪麗雅姆首先是一個私生子,在阿富汗的語言當中,“哈拉米”就是私生子的意思,并且在二十世紀的阿富汗國家當中,哈拉米是得不到社會承認的,也是缺乏社會的合作原則認同的。瑪麗雅姆就是背負著這樣的一種身份標簽,這也意味著瑪麗雅姆從一出生到最后死亡,都要背負著這喪失合作原則的精神痛苦以及物質痛苦。
瑪麗雅姆和她自己的母親離群索居,和城鎮當中其他人的生活都分隔開來,她和母親所居住的簡陋泥屋就如同一個孤島。瑪麗雅姆在這樣的精神孤島上缺乏和其他人的交流,加上傳統的阿富汗文化對于她這種出身的嫌棄,她完全陷入到一種社會交流的停滯狀態當中,完全沒有辦法解決這樣的一種社會交流上的合作原則困境,這也是瑪麗雅姆之所以會經歷人生悲劇的一個非常關鍵的命運基礎[1]。
(二)缺乏合作交流家庭環境
社會交流的缺乏,也成為了瑪麗雅姆的母親對其日常教育的重要一環。瑪麗雅姆的母親常常對瑪麗雅姆灌輸著幸福是不可以被獲得的理念,而她也是一個在社會交流過程當中出現合作原則矛盾的女性。瑪麗雅姆的母親娜娜曾經說過,世界上所落下來的每一片雪花,都是人類世間當中某一個悲傷的女子所發出的嘆息。這個也在某個程度上反映了瑪麗雅姆缺乏社會交流的家庭教育根源[2]。而在這一方面,瑪麗雅姆的父親也負擔著一定的責任。因為瑪麗雅姆只有在每周四的時候和自己的生父扎里勒見面。瑪麗雅姆在這樣的一種家庭當中所學習到的成功的合作原則很少,她也很少能夠和其他人進行交流,包括她自己的生身父親,她幾乎沒有和他們進行交流。而瑪麗雅姆也曾經為了求證自己的父親扎里勒是否能夠兌現重新關心關愛她的承諾,在十五歲生日的那一天特地跑到自己生身父親的窗前,可是她的父親依然沒有辦法兌現自己的承諾。瑪麗雅姆因為缺乏溝通的經驗,又沒有聽從自己的母親娜娜的勸阻,反而癡心妄想,最終被謊言所愚弄,只能夠回到原先的小泥屋當中。
從這一點上看,瑪麗雅姆之所以會在阿富汗的社會當中沒有自己的立足之地,首先是因為病態的社會規則的束縛,其次是因為她接觸的人和事太少,溝通的機會也很少,甚至阿富汗的民風民俗她也完全不了解。
(一)傳統婚姻對合作溝通的壓制
孤女的狀態讓瑪麗雅姆和阿富汗社會之間存在著更多的溝通交流方面的矛盾。而瑪麗雅姆的父親扎里勒以及那三位看起來體面的妻子,為了解決瑪麗雅姆在家中呆著的問題,決定抓緊時間將瑪麗雅姆嫁出去。瑪麗雅姆很快就被自己所謂的家里人決定了,要和四十多歲的老鞋匠拉希德成親。整個過程中瑪麗雅姆都沒有辦法獲得自己的愛情或者是婚姻上的自主權,這種自主權的剝奪,源于阿富汗社會對像瑪麗雅姆這樣的私生女的鄙夷。瑪麗雅姆一方面是私生的,另一方面又是女性,所以社會并不會給瑪麗雅姆表達自我的機會,同時,瑪麗雅姆也不愿意去爭取什么樣的溝通機會,導致自身一步步地走向自己人性的桎梏之中,這也是瑪麗雅姆和合作原則下溝通權之間的一種不可被調和的矛盾[3]。
瑪麗雅姆在結婚之后依然沒有獲得更為合理的合作原則下的溝通。在阿富汗的傳統婚姻當中,瑪利雅姆和其他的傳統婦女一樣,必須要服從于畸形的社會道德,必須像其他的阿富汗伊斯蘭婦女一樣,用布卡將全身都緊密地包裹起來。瑪麗雅姆就這樣完全地被封建主義的道德所束縛,不能夠獲得自己人生的自由。雖然她內心中對于自由的婚姻以及人生仍然具備著向往與追求,但是緊密的布卡不僅僅把她的身體和整個伊斯蘭世界隔絕了,更是把她和整個伊斯蘭世界的精神交流徹底隔絕了。因此,在瑪麗雅姆的婚姻中,合作原則也再一次被破壞了,她沒有機會去表達自己內心在想什么,而伊斯蘭世界的宗教道德,也不允許她能夠自由地表達自己。
(二)無法生育對合作原則的破壞
瑪麗雅姆在婚姻當中的悲劇,最大的導火線就是她不能夠再次生育。由于瑪麗雅姆在家庭當中長期沒有得到充足的營養,她的身體非常虛弱。結婚之后,瑪麗雅姆先后六次懷孕,可是六次都非常不幸地流產了,而且因為流產的次數太多了,所以再也不能懷孕了。在傳統的阿富汗伊斯蘭宗教的道德當中,女子不能夠為自己的家庭生下孩子,那就是十惡不赦的。因為孩子是伊斯蘭婦女與整個伊斯蘭世界,包括自己的家庭進行溝通的基礎,所以不能夠懷上孩子的瑪麗雅姆,就已經完全喪失了和整個男權主義的阿富汗伊斯蘭宗教的世界進行溝通的方式,也就是社會交往過程當中的溝通原則已經被徹底地打破了。因此,瑪麗雅姆的丈夫沒有辦法接受她,不但不和她進行平等交流,還不斷地訴諸于家庭的暴力。
經過這樣的一個過程,瑪麗雅姆終于明白自己在整個伊斯蘭世界中,只不過是一個家庭傳宗接代的工具,并沒有什么人權可言,正是在這樣的社會的不斷打擊之下,瑪麗雅姆漸漸變得更為麻木,其性格當中原本的棱角也逐漸地變成了木訥,最后也漸漸喪失了和世界溝通的欲望。
婚姻以及家庭的關愛都收獲不到,而在經受了多次精神上的打擊之后,瑪麗雅姆逐漸變成了一個忍耐性女性。對于她而言,生命就是一種負罪,也是一種痛苦,在絕望以及心碎的過程當中,她不知道自己的歸宿是什么。
(一)選擇毀滅生命來獲取合作原則
瑪麗雅姆看到了具備反抗意識但是美麗隱忍的另一個女性,這個就是瑪麗雅姆丈夫的另一個妻子萊拉。萊拉在蘇聯攻打阿富汗的戰爭當中,慘痛地失去了自己的父親以及母親,而且曾經十分深愛的男孩也因為戰爭而逃亡到其他的地區,可是萊拉已經懷上了這個男孩的孩子。在舉目無親的狀況下,加上被瑪麗雅姆的丈夫所欺騙,她選擇了成為他人之婦。不過萊拉從來都沒有喪失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內心也是十分堅定。瑪麗雅姆一開始對萊拉是持有敵視的態度的,但是這種敵視態度很快就被生活的忍辱負重化解了。這一點實際上表明瑪麗雅姆漸漸找到了溝通的合作原則。因為她找到了和萊拉共同溝通的基礎,同樣的生活壓力,同樣是要忍辱負重,同樣內心充滿著正義與向往,兩個女性在戰火紛飛和家庭暴力當中互相交流,互相照顧,找到了溝通過程中的合作原則。這種對于命運的抗爭的勇氣,以及對于幸福的渴求,在這種嚴苛的阿富汗宗教律法之下,變得更為真切感人。瑪麗雅姆在一次萊拉快要被自己的丈夫掐死的危機時刻,做出了一個勇敢舉動,那就是舉起鐵鍬,然后砸向拉希德[4]。
(二)合作原則下的從容赴義與成全
瑪麗雅姆選擇這樣一種方式,獨自承擔罪責,這樣的一種勇氣和成全,正是她在和萊拉進行溝通過程當中逐漸形成的合作原則。瑪麗雅姆選擇殺死這個罪惡的丈夫,也決定結束自己的生命。她用自己生命最后的光陰表現出女性所本應該具備的寬容和善良,更為震撼地表現出女性與生俱來無法被現實生活所磨滅的勇氣與善良。她知道自己愛著阿茲莎,也愛著萊拉,她在關愛這些同甘共苦的女性當中,找尋到屬于自己的包容還有合作原則。
有愛有恨的瑪麗雅姆,用自己的生命作為代價,給自己所關愛的人一種保護,讓萊拉和萊拉的孩子找到幸福的生活,而她就在這樣的成全當中漸漸成為了一個堅強的人,成為了一個英雄。盡管萊拉和萊拉的孩子在流亡的過程中仍然會受到欺侮,可是她們還能夠活下去,這就是瑪麗雅姆為自己所愛的人所付出的關愛,她在毀滅自我時也獲得了自我的救贖。這種人性關懷的偉大光芒,讓太陽重新照射在這個因為戰火而變成廢墟的城市,從而也讓人們漸漸露出了對于幸福的渴望。
卡勒德·胡塞尼運用自己細膩的筆觸,通過阿富汗傳統宗教道德環境下的瑪麗雅姆形象的描寫,分析了社會對于人類合作原則的壓制,并且詠嘆了人性的光芒。盡管人生是十分痛苦和坎坷的,但在罪惡的道德土壤上,依然能夠綻放出美麗的心靈之花。
[1]林小平.原型批判視域中的人物性格分析——以《燦爛千陽》女主人公瑪麗雅姆為例[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3).
[2]范金宏,張雪梅.小說《燦爛千陽》的敘事藝術[J].黑龍江史志,2010,(15).
[3]高艷麗.揭開阿富汗的苦難面紗——讀胡賽尼《燦爛千陽》[J].世界文化,2008,(2).
[4]戴海英.《燦爛千陽》女性文化的解構分析[J].閩江學院學報,2012,(6).
(責任編校:簡子)
Analysis of the Tragedy of M ariam in A Thousand Splendid Suns
CHEN Xuezhe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Fuzhou Fujian 350001,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operation principles of Mariam’s life tragedy in Khaled o Hussein’s novel A Thousand Splendid Suns.At the beginning,Mariam desired to communicate under the principles of cooperation,but she was suppressed by themarriage and family environment,and finally for protecting Laila,she killed her husband Rashid,and calmly received the execution of the law;in the execution,she sacrificed her life for the one she cared for and achieved themost tragic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eventually bursting out the light of human dignity.
tragedy;cooperative principles;communication
I106.4
A
1008-4681(2014)06-0075-03
2014-09-05
陳雪貞(1981-),女,福建漳州人,福建醫科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英漢對比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