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磊
(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湖南長沙 410100)
基于過程性考核的高職應用寫作課程考試方案設計*
陶 磊
(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湖南長沙 410100)
高職應用寫作課程的過程性考核是將寫作訓練和實踐項目與課程考核融為一體,邊教邊學邊做邊考核,同時將學習態度要素包含于內的綜合評價體系。方案設計以能力測試、綜合素質測試、多元化評價、全程性評價為基本原則,以學習態度、課時技能訓練和綜合實踐考核為主要模塊,不僅考核學生寫作技能的獲得,也考核其綜合素質的提升。
過程性考核;應用寫作;方案
課程考試是指利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收集、利用多種測量信息,根據一定的課程教育目標,對學生知識、能力、情感及性格等某些心理特征的習得程度進行判斷、評價的過程,具有評定、檢測、診斷、反饋和激勵等功能[1]。高職院校課程考試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主要環節,是學生學業、學籍管理的主要依據,是檢測教學質量的重要尺度,也是保障教學效果和人才培養質量的主要途徑。為了與學院應用寫作課程“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化教學模式相適應,進一步推進課程教學研究與改革,2013年上學期開始,筆者在執教的多個專業班級進行了基于過程性考核的高職應用寫作課程考試改革與實踐,形成了較為完整的設計。
應用寫作是我高職院校開設的一門公共基礎課程,是學院獨立開發的具有工作過程特征的理實一體化課程,是為各專業學生在工作中能據工作需要撰寫常用應用文稿奠定基礎的一門工具性必修課程。課程整體教學目標是以培養各專業學生的應用寫作能力為主要任務,引導學生樹立應用寫作能力是一種基本工作能力的觀念,掌握應用文的程式化寫作要求,養成規范的應用寫作習慣,能較熟練地寫作主旨明確、結構合理、格式規范、語言基本得體的常用應用文書,為日后在工作崗位上能寫出“像樣”的常用應用文奠定基礎。
隨著高職教改的不斷深入及人才培養要求的不斷提升,一些常用的傳統考試方法存在的弊端與不足也日益明顯。
(一)以期末閉卷考試為主的終結性考試。純粹依靠期末試卷分數判定教、學效果的考試形式側重于對學習內容記憶能力的評價,與高職教育強調工作能力、自學能力、終身學習和可持續性發展能力的人才培養宗旨相距甚遠,即使存在情境寫作、病文改錯、案例分析等題型,也無法完成對教學的全面考查。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提高,考試的公平公正更是難以保證。
(二)以寫作文本為主的開放式考核。以完成情境寫作、上交作業文本,或者論文形式判定教、學效果的考核方式雖然更能體現學生教學內容的綜合運用,但忽視了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的檢測。隨著互聯網和信息資源的極大豐富,也越來越難以起到科學考量的實際作用。評分標準的制定往往較粗糙,教師評分的主觀性、隨意性較大,缺乏令人信服的客觀與公正。
(三)“課堂出勤+寫作文本+期末閉卷考試”的綜合性考試。這是現在研究最多、使用頻率也較高的一種考試形式,但在項目的構成、比例的分配等方面,研究運用者存在較大分歧。大部分教師仍然將閉卷考試視為評價學習優劣的主要渠道,其比例在總成績的40%-80%之間。雖然學生可以通過平時表現和作業積累一定分數,但閉卷考試的壓力和不公并不能真正斷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程度沒有得到有效提高,教學效果仍然不夠理想。
就業導向、職業能力本位的高職教學改革要求課程教學和考試以訓練、評估學生實際動手能力以滿足其將來行業、職業需要為根本目標。因此,高職應用寫作課程的教學與考試要注重符合工作情境的實際寫作能力的獲得與評估,要通過寫作情境訓練和實踐項目,使學生真正具備能夠完成實際工作中應用文寫作任務的素質,并獲得相關必需、夠用的理論知識。
同時要看到,寫作能力實際上強調的是一種綜合素養,不僅要求撰寫者良好的漢字運用能力,更要求其具備一定的信息收集與利用、理論概括與提升、邏輯整合與排列、心理接受與環境適應等多方面素質,既體現職業核心能力又針對不同專業和職業需求。應用寫作更應該是一種思維寫作和素質寫作。作為公共基礎課,高職應用寫作課程應該主動擔負起綜合素質教育、思維能力訓練和學習能力訓練的重任,并且在考核過程中有所體現。基于此,我們將高職應用寫作課程的過程性考核界定為:將寫作訓練和實踐項目與課程考核融為一體,每次課、每個實訓項目邊教邊學邊做邊考核,同時將到課出勤、課堂紀律和參與程度、討論表現等學習態度要素包含于內,以100分為基準,按照“期末綜合成績=學習態度(30%)+課時技能訓練(50%)+綜合實踐考核(20%)”的等式進行課程學習綜合評價,不僅考核技能,還考核學生綜合素質的完整操作體系。
高職應用寫作過程性考核模式以100分為基準,各模塊分數比例及具體考核方式為:
(一)學習態度(30%)。通過學生參與技能訓練和實踐項目的程度完成學習評價,將學分分解到出勤、紀律、問答、討論、寫作等各個細則,以推動學生重視到課情況、參與課堂教學和實訓為主要目的。
(二)課時技能訓練(50%)。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專業與工作實際設計情境寫作訓練任務并組織課堂實訓,根據學生的完成情況給予評價與分數。分數的給定分為兩個檔次:基礎檔和提升檔。學生能夠根據教師的教學設計和文種寫作要求完成基本的訓練項目即可給予基礎分數;如果通過批改反饋、師生研討或自學對訓練成果和寫作能力進行修繕與提升,則給予提升分數??傊酝苿訉W生能力訓練與自我提升為主要目的。
(三)綜合實踐考核(20%)。在學期教學的最后階段,教師綜合整個學期教學內容設計綜合實踐考核項目,學生按要求,分小組或個人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教師根據項目完成情況綜合給分??己隧椖恳怨ぷ鲗嶋H情境為背景,難度稍微超出平時技能訓練,評分標準也略微高于平時技能評分標準。學生可借助書籍或網絡,以考核學生學習能力的真實獲得與實際運用水平為主要目的。
在此整體框架之下,根據每個學期的實際課時和具體教學內容設計評分細則。以一學期36課時為例:
首先,根據高職學生將來的職業能力需求和應用文書的使用頻率構建起以實際寫作能力和基本素質能力培養為主的項目考核形制,如表1所示[2]。
然后,設計課程具體考核細則及評分標準,如表2所示。
最后,為每一位同學設計課程考核評分表,如表3所示。
通過一年的實踐,我們認為過程性考核模式已經逐步體現出它在高職應用寫作教學中的優越性:突出了學習態度的基礎性,貼近現今高職學生的學習水平,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提升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突出了寫作能力的主體性,體現對于綜合素質的要求,更加切合高職應用寫作的課程目標;突出了學習評價的公正性,同現代信息技術接軌,能夠更真實地展現職業工作情境。但同時,作為一種新的考核模式,它極大地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在諸多細節設計的科學性上也還值得進一步改進與完善,它還需要有思路、有策略地持續探討和推進。

表1 應用寫作課程考試項目

表2 應用寫作課程考核細則及評分標準

表3 應用寫作課程學生考核評分表
[1]邵進,呂浩雷,陳云裳.大學課程考試的功能、形式及改革芻議[J].江蘇高教,2001,(6).
[2]李建興.高職院校項目課程考核方式的改革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13,(5).
(責任編校:陳婷)
The Test Scheme Design of Higher Vocational Practical W riting Course Based on the Procedural Exam ination
TAO Lei
(Hunan Mass Media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Changsha Hunan 410100,China)
The proceduralexamination ofhigher vocational practicalwriting course is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that integrating writing training and practice projectwith course examination.Ability testing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testing,diversified evaluation and the whole evaluation are basic principles,and learning attitudes and class skill training and assessment of comprehensive practice are themain module.Students’writing skills and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will be tested together.
procedural examination;practicalwriting;scheme
G712
A
1008-4681(2014)06-0151-04
2014-06-02
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院級課題“高職院校閱讀與寫作課程考試改革的探索與實踐研究”,編號:12JY09。
陶磊(1976-),女,湖南長沙人,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應用文寫作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