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艾花
山西省平定縣人民醫院 山西 平定 045200
以腹部創傷為主多發傷患者69例的急救護理
李艾花
山西省平定縣人民醫院 山西 平定 045200
目的:探討和總結以腹部損傷為主患者的急救護理措施,以提高急救成功率和降低并發癥的發生。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以腹部損傷為主患者69例,進行全面急救護理,包括迅速診斷病情、建立靜脈通道、快速擴容、進行各項檢查、置管以及術前護理和心理護理等措施。結果經急救護理后,搶救成功65例,搶救成功率為94.2%,術后出現嚴重并發癥進行二次搶救患者5例,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結論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在第一時間內密切配合醫生迅速診斷病情并做好各項搶救措施,可提高急診搶救成功率和降低患者嚴重并發癥的發生。
腹部損傷;急救;護理
腹部損傷是臨床較常見的病癥之一,主要是指各種致傷因素作用于腹部,致使腹壁、腹腔內臟器以及組織發生不同程度損傷。臨床上致病因素有多種,例如交通事故撞擊傷、壓砸傷、銳利刀器刺傷、高處墜落沖擊傷、化學酸堿腐蝕傷以及火器傷和爆炸傷等。腹部損傷在臨床上主要分為開放性和閉合性兩大類,其中開放性損傷多涉及內臟損傷。腹部損傷在臨床表現上差別很大,輕者僅表現為腹部疼痛、局限性腫脹和壓痛,腹膜刺激征表現不明顯,重者可出現持續性腹部疼痛、腹肌緊張、反跳痛,并出現不同程度休克表現。近幾年,隨著交通事故和各種致傷因素的不斷增多,腹部損傷患者的發生率也在不斷上升,特別是嚴重腹部損傷患者的比例占絕大多數,且病情較為復雜,臨床死亡率較高,由于多數腹部損傷患者各項生命體征不穩以及家屬情緒激動,所以除了及時診治和搶救外,急診護理也是急診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我院近些年對以腹部損傷為主的嚴重患者在積極搶救治療時配合急診護理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12月診斷并收治的以腹部嚴重損傷為主的患者69例,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27例,患者年齡為7~75歲,平均年齡為(37.5±2.5)歲;患者從受傷至入院時間為30分鐘~10小時,平均為(3.5±1.5)小時;腹部損傷原因為交通事故撞擊傷26例,高處墜落傷18例,重物砸傷12例,尖銳利器損傷5例,其他原因導致損傷患者8例;按損傷類型分為:開放性損傷患者8例,閉合性損傷患者61例;按臟器損傷類型分為:肝脾同時破裂者25例,胃腸破裂患者19例,腎膀胱破裂者2例,合并多臟器損傷患者23例;其他合并傷:合并胸部損傷患者12例,合并顱腦損傷患者15例,四肢損傷患者12例,合并全身多處損傷患者19例。
入選標準:①患者入院后均診斷為嚴重腹部損傷;②患者入院后均出現不同程度休克。③無先天性精神功能障礙及多臟器功能衰竭患者。
迅速診斷病情和做好各項搶救準備:患者入院后醫護人員第一時間內應對患者病情進行準確評估。醫生根據五步檢診程序對病情進行初步判斷,護士在醫生檢診時應密切配合脫去或剪開患者衣褲使受傷部位充分暴露并緊急備好各種搶救物品,為下一步搶救做好充分準備。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建立供氧通道。臨床上以腹部創傷患者經常出現嘔吐而導致呼吸道梗阻甚至出現窒息[1],所以應及時清除氣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對于嚴重呼吸困難患者應備好氣管切開包,必要時應及時行氣管切開或進行氣管插管,對于心跳驟停導致呼吸困難患者應緊急進行電除顫,必要時可進行人工呼吸搶救。
迅速建立靜脈通道、快速擴容:以腹部損傷為主的創傷性患者由于多數伴有臟器損傷,腹腔內出血較嚴重,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出血性休克,患者血容量迅速降低,血管收縮。所以建立靜脈通道增加有效循環血量是搶救的關鍵步驟之一。患者入院后為防止血管萎縮和塌陷而增加輸液難度,護士應在第一時間對患者建立靜脈通道,一般根據患者病情在頸部或上肢淺靜脈處選取2~3條靜脈通道,若淺靜脈穿刺困難可建立深靜脈通道,插針后進行固定,并輸注平衡鹽溶液。
緊急進行各項檢查、置管和合并傷處理:因嚴重腹部損傷患者多數手術治療時需進行輸血處理,所以靜脈通道建立后應進行緊急抽取血標本進行交叉配血和急查血常規和生化等,為下一步手術治療提供準備。因患者損傷后多數處于意識模糊或昏迷狀態,其生理反應較差,所以應及時進行尿管插管,必要時對患者留置胃管,對胸部損傷并伴有氣胸患者應置胸腔閉式引流管。對于腹部開放性損傷者,應及時進行止血和消毒處理,以防出血過多和加重感染,四肢創傷患者在清創后應緊急包扎和固定四肢,以免損傷進一步加重。
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因患者病情變化較快,患者搶救期間應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對患者心率、血壓、脈搏、呼吸以及中心靜脈壓進行監測并觀察患者尿量以及顏色變化,若患者血壓下降、心率加快,中心靜脈壓<0.49kPa,尿量每小時在30ml以下說明休克嚴重,循環血量嚴重不足,應快速補液并進行相關處理。
術前和術中護理:患者在進行緊急搶救時護理人員應做好術前各項準備,認真核對患者血型、進行皮試試驗,并背皮、快速常規鋪無菌手術單,配合急診醫生擺好患者體位。術中由急診護士嚴密監測患者病情變化,并備好術中各種搶救物品。手術結束后由急診專業護士詳細、準確記錄患者入院后急診搶救過程和手術記錄。
心理護理:腹部損傷患者一般為突發性損傷,很多患者由于腹部疼痛和出血經常會出現緊張、焦慮等情緒,甚至出現恐懼感?;颊呷朐汉笤趽尵冗^程中醫護人員應主動熱情與患者進行溝通,盡量減輕患者心理壓力,使患者配合醫生搶救;需要急診手術患者,醫護人員應及時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溝通,簡單闡述手術的必要性以及手術中和術后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和并發癥,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使家屬了解手術情況,以免引起醫療糾紛的發生。
患者經急救護理后,搶救成功65例,死亡4例,搶救成功率為94.2%,其中術后出現嚴重并發癥進行二次搶救患者5例,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
由于以腹部損傷為主的急診患者多伴有實質臟器的損傷,所以患者入院時病情較重且病情變化迅速?;颊呷朐汉筢t護人員應把握患者生命搶救的“黃金時間”,對降低患者搶救成功后并發癥的發生具有重要作用[2]。在搶救過程中護理人員應以熟練的技術密切配合醫師做好各項搶救工作。盡量縮短患者一般搶救流程時間,在最短時間內做好常規搶救和術前準備工作,并由急診專業護士參與手術,手術搶救后詳細記錄搶救整個過程;對患者及家屬實施心理護理工作能減輕患者及家屬的焦慮心情避免沖突發生,使患者配合搶救治療,不但能夠提高臨床搶救成功率,還能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
[1]金巧萍.以腹部創傷為主的急性多發傷的搶救與護理[J].浙江創傷外科,2003,8(1):66-67.
[2]馮春微.以嚴重胸部創傷為主的多發傷180例的急救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8):1905.
R472.2
B
1009-6019(2014)08-01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