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蓮
伴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實施,使得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也開始變得教學設計更加自由,教學方式更加靈活,學生們能夠保持濃厚的興趣,在心情愉快的積極狀態下主動地學習數學,這不得不說是數學教學中一個值得高興的變化。數學教師一定要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充分利用數學課堂,使學生在課堂上充滿活力,從而達到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熱愛數學,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美、追求數學美的目標。
那么如何才能讓一堂數學課變得活力四射、充滿魅力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重視實踐
根據人類身心發展特點,我們知道小學生由于年齡小,視野狹窄,接觸的事物有限,抽象思維能力較弱,但是卻對現實中真實的事物充滿好奇。教師應針對小學生的這些特點,在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和創造具體形象如圖形或模板,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積極參與教學實踐,教師教給學生正確的操作方法以及操作順序,讓學生通過各種方法,例如首先認真觀察、然后借助工具測量、利用模板拼擺、接著畫出圖形、最后用實驗證明,經過這一系列的實踐活動,能夠激發學生思維,從中發現數學知識,進而掌握數學知識。教師重視實踐,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三角形的認識”這一節課比較枯燥,且學生對于概念很模糊,我先發給兩位學生每人三根彩色塑料,讓他們利用塑料條圍成三角形,并展示給全班學生。通過認真觀察,學生們很快發現兩位同學的圖形雖然都是用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但是有一位同學的三條線段首尾相接,而另一位卻恰恰相反,我在這時告訴同學們,三條線段首尾相接的圖形才是三角形,首尾不相交的,即使用了三條線段,也不是三角形。于是,三角形的定義就從直觀的圖形中升華出來了:“用三條線段首尾相接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學生思維由感性認識上升到了理性認識。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不僅激發了他們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而且也順應他們好動、好奇的特點,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發現,課堂自然充滿活力。
二、民主和諧
課堂不是無情物,師生俱是有情人。一堂好的數學課,應該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課堂,應該是教師和學生融洽相處,教師以民主的方式恰當引導學生的思維,學生全神貫注,緊跟教師的引導,踴躍發言、積極討論的課堂。教師是真實的教師,學生是真實的學生。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互動輕松和諧。針對老師提出的問題,同學們時而激烈的辯論,時而小聲探討。同學們競相表達自己的見解,有的循規蹈矩,邏輯嚴密;有的奇思妙想,大膽創新;有的敢于質疑,語出驚人……對于同學們層次不一的回答,教師不應片面以標準答案論正誤,對于答對的學生,教師應稱贊其基礎扎實,對于老師所講內容認真掌握;對于學生的奇思妙想要正確引導,贊揚他們勇于創新;對于大膽質疑的學生,老師更要注意,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切不可一棍子打死……針對回答錯誤的學生,老師應耐心教導,不可使其失去學習數學的信心,這樣,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充分地張揚。如在教授分類一課的時候,我先讓學生明確什么是分類,然后將10多支不同顏色、不同長短的粉筆雜亂地放在一起,讓學生親身體驗分類,自主實踐,看誰分得合理。同學們分類的標準各不相同:有按長短分類的;有按顏色分類的;也有胡亂分的。最后找學生說明自己這樣分類的理由,對講不清理由的學生予以恰當指導,這樣的一堂數學課既讓學生學會了應有的知識,又不死氣沉沉。有意的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能夠使學生在快樂、自由中學習。
三、重塑自信
許多學生學不好數學是因為對自己沒有信心,認為數學太難,自己肯定學不好,久而久之,就會越來越落后,越落后反而更不愿意學,越沒有自信,形成惡性循環。數學屬于邏輯思維科目,所以這樣的情況以女生居多。例如我們班有一位女生,剛開始由于生病請假,第一次考試成績很不理想,于是自信心受到很大的打擊,從那之后,她做數學題時顯得很急躁,這樣做的作業正確率很低,從此一蹶不振,課堂上總是頹廢狀態,問她是否聽懂了,都是說懂的。對于這樣的情況,若是不能重新讓她找回自信,她對數學將失去興趣,以致荒廢。我從最簡單處入手,要求她把字寫工整,另外給她布置少量并且簡單的題目,但是要求每做一題就要對一題,做錯的重新做,做對了再繼續,讓她明白,這些題她也能做對,這樣逐漸地重新樹立起學習數學的信心,還要善于發現她的優點,及時表揚,讓她認識到自己的閃光處,樹立信心,這樣學習下來,她的數學成績得到的提高,這也使得她體會到了經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喜悅。漸漸地,她就會對數學充滿自信,從而熱愛數學,好好學習數學,在數學課上積極發言。如果所有的學生都對數學充滿自信,那么何愁數學課堂不充滿活力呢?
四、適度鼓勵
教師要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品嘗成功的滋味。但是,同在一個班級的同學之間卻存在非常大的差異,做到“一個都不能少”并不是那么容易。基礎好、愛學習的學生,他們已經體驗過成功的喜悅,因而會更加喜歡數學,保持對于學習的興趣,對于那些基礎較差,因此打算荒廢數學的所謂“差生”們,教師就要格外“偏愛”。對于他們在課堂上的表現,要多多表揚,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激勵他們在課堂上大膽提問,積極發言,無論對錯,都給予適當地鼓勵,消除他們對于數學的抵觸心理,反而要讓他們敢想敢問、敢講敢做、如沐春風。只有好生差生和教師的共同努力,才能讓數學課堂充滿魅力,才能讓數學課堂充滿靈動的活力,在這樣的課堂中,才能充分展現學生的個性,才能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創新思維。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踐中,要把數學教學與現實的生活實際相聯系,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創設和諧和民主的師生關系,幫助學生重新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讓他們在愉悅的狀態下積極主動的學習,使學生保持那份對數學的熱愛,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這樣,學生們在課堂上保持活躍的思維,那么,一個充滿生命的活力的課堂也就應運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