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雷斌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再加上新課改的提出,我國初中語文進入小班化的階段。在幾年來,小班化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小班化給教師充足的時間研究每個學生,制定適合的教學方式。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學習中有收獲。同時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的發展。
【關鍵詞】初中語文 語文教學 小班化
小班化的語文教學強調的是老師要設計靈活的教案,對每個學生都要有不同的教學方式,因材施教。當然小班化教學有其獨特的優點但同時它也有缺點。本文就初中語文小班化教學的優缺點進行了分析。
一、初中語文小班化教學優勢
在小班化的教學中,由于人數少,這樣更利于老師與同學之間的交流,學生有不明白的問題就可以及時地問老師,相較于過去的教學模式,小班化教學能夠讓學生更加的表現自己。比如:在過去的傳統教學模式中,一個班級大概四五十人,當語文老師提問的時候,也許有的學生想回答,但是因為動作比較慢,或者怕回答得不夠清楚就回答不了,但是小班化教學模式中學生的數量少,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有表現在自己的機會。這樣就增加了學生的理解能力。
從更深層面來說,初中語文小班化教學也可以影響一個孩子的性格,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由于人數多,老師不能照顧到每一位同學,這樣照顧不到的同學就會因為長期不回答問題,而失去信心,甚至影響孩子一生的性格。
小班化教學也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因為人數少,語文老師能照顧到每一個同學,在教學中發現學生的不足,然后幫助學生糾正。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初中語文的小班化教學中學生的閱讀理解和寫作能力都能夠得到質的飛躍。
二、初中語文小班化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小班化教學給眾多學生和家長帶來好處的同時也不要忽略小班化教學模式中存在的不足。
1.由于小班化教學中學生的數量少,當老師提出一個觀點的時候就沒有幾個學生響應,而且也不會有人提出新的觀點,與此不同的是在大班如果語文老師提出一個新觀點的時候,因為學生多所以會產生不同的觀點,同學們就會就自己的觀點進行辯論。只有通過不斷的競爭才能啟發學生的思維創造力。
2.因為小班化教學的人數少,減少了老師批改作業的時間,老師進行家訪的時間也減少了,這樣老師就有時間設計在課堂上的活動,避免因為人數少而出現冷清的現象,初中語文老師在上課期間講一些關于成語的故事,這樣做雖然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但是由于初中生年齡多比較小,在聽完故事的時候很容易回味或者進行探討,這樣就降低了學生的聽課質量。
3.在小班化的教學模式中,由于學生的數量少,老師對每個學生都管制得特別的嚴,每個學生只要犯一點的錯誤,老師就要糾正,這樣不利于學生自身性格的養成。尤其是初中的學生,他們正處在全面發展的階段,正是處于靈活好動的階段。老師這樣做就會扼殺學生的創造力。并且有的學生也許會在老師的嚴厲管制下出現性格扭曲的現象,當然這只是少數學生。
三、在小班化教學模式中發展學生個性
在初中語文小班化的教學模式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個性應該從以下的方面著手。
1.老師應該在課前仔細地分析每個學生。根據各個學生不同的特點然后再進行綜合分析,然后制定適合全班同學的教學內容。老師在按照教材上教學的時候也可以適當進行創造性教學,拋開課本,引導學生利用創造性思維去思考問題。在課堂教學的時候,不應該以老師為主體,應該以學生為主體,老師所講的知識必須符合學生認知。這樣學生才可以充分地吸收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增加課堂的有效率。
2.老師的教學模式要有特色。老師應該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特點,對性格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教導。由于小班化教學模式中學生的數量少,老師可以在上課時讓學生互相合作,讓學生在互幫互助中學習。還可以師生的角色進行互換,讓學生當老師,把知識點講給老師,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老師應該激勵學生,讓學生能夠更加自信,得到全面的健康的發展。
3.增加學生的課外實踐。學生的“個性”能在實踐中得到發展。還有就是初中的語文大多數都是來自生活,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參加實踐活動,從中領略語文在生活中的意義。并且在學生參加實踐之后,老師也可以在班級舉辦活動,讓學生把在實踐中領略到的事物講出來,和其他的同學分析,這樣既可以增加學生自身的見解還可以增強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語文老師在上課的時候也應該注意那些成績一般的同學,為他們提供平臺,讓他們盡力提高自信心。語文老師在關注學生的成績的同時,也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
結束語
在初中語文小班化的教學模式中,語文老師有著關鍵性的作用。語文老師應該在教學中尊重每一個同學,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同學,要做到一視同仁,不能因為一個同學成績不好及忽略他,那樣這個學生的學習成績不會有提高。老師應該注重對每一個同學的培養,這樣學生才能全面、健康的發展。并且能夠讓小班化教學充分地發揮其本身的優勢。
【參考文獻】
[1]劉秀.淺談小班化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語數外學習(語文教育)2013(11)
[2]孫娟.初中語文小班化教學如何關注學生個性發展初探[J].中學語文(下旬·大語文論壇)2013(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