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釗
【摘 要】本文通過對移動互聯網時代廣播媒體面臨的挑戰與機遇的分析,提出廣播媒體應重視研究移動互聯網時代媒介以及用戶的特點,在理念、渠道和平臺方面善于向新媒體公司學習,學會揣摩用戶的心理及需求,度身定制用戶體驗良好的新終端音頻產品。針對移動互聯網用戶的信息需求,力求在內容個性化、平臺主流化、機制市場化、業務多元化方面取得突破。
【關鍵詞】移動互聯 接收終端 個性化定制 手機App
【中圖分類號】G221 【文獻標識碼】A
一、移動互聯網與手機收聽廣播現狀
廣播媒體誕生之后,經歷過輝煌,也經歷過低迷,今天,如何抓住移動互聯網為廣播媒體帶來的機遇?這是一個值得廣播人認真思考的重大問題。
我國移動互聯網產業近年來發展迅猛,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的統計,截至2013年9月底,我國移動互聯網用戶總數已經達到了8.20億戶。3G手機作為移動互聯網的終端出口,已經不再是單一的通信工具,而是發展成為集通信、辦公、生活服務、休閑娛樂、資訊傳播等多種功能于一身的移動手持終端。移動互聯網已深入到社會各個層面,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2013年8月14日,國務院印發了《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將培育移動互聯網等產業發展作為“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重要手段。
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接觸和使用網絡的時間是碎片化的。這既是對媒體慣性和用戶共性的一種沖擊,也可能泛化到對人自身行為方式、思維方式、表達方式等,它更多地體現了用戶的個性與意志。在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人們的個性化意志已經有了和專業媒體意志相抗衡的資本。具有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特征的自媒體是移動互聯網時代信息傳播的重要手段。如果說,過去,輿論話語權多集中在媒介機構手里(他們會創造內容、分發內容,控制用戶什么時候能夠去消費這些信息),那么今天,技術的革命已經把這個權力交給了用戶,用戶可以決定何時閱讀何種媒體,選擇何種終端。
當今,衛星技術、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迅捷發展,廣播節目既可在線收聽又可存儲,使受眾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收聽多種類型的廣播節目,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根據賽立信媒介研究調查數據顯示,2012年使用手機收聽廣播的聽眾比例超過40%,比例上升的幅度超過30%,已經超過便攜式收音機。手機、車載收音系統以及互聯網等新媒體已經成為廣播主要的收聽終端。當然,接近66%的用戶選擇通過WIFI聯網,通過移動網絡聯網的用戶偏少。隨著WIFI覆蓋范圍的擴大,以及在室內的普及化,使用手機客戶端收聽廣播正在逐漸取代傳統收音機的收聽模式,同時隨著3G網絡資費的降低以及4G 網絡的接入,跨地域移動收聽也將逐漸興起。
二、移動互聯網時代廣播媒體面臨的機遇
1.廣播節目、廣播產品向音頻產品轉變的趨勢明顯。由此帶來新的信息表達方式、新的產品模式,以及新的用戶習慣,乃至新的產業格局。這為廣播媒體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
2.廣播的伴隨性變得越發重要。碎片化收聽、跨地域收聽、個性化定制等將成為廣播媒體深層次拓展的新領域。
3.廣播收聽的手機化,為音頻產品的供應商、廣告客戶帶來更為精準的用戶行為分析,從而最大程度提升音頻產品質量、廣告價值以及媒體價值。
4.手機收聽用戶是一個龐大的群體,蘊含著巨大的收聽市場和活動市場,實現線上線下聯合互動,將成為廣播媒體有效滿足用戶需求、增加收入的重要方式。
三、移動互聯網時代廣播媒體面臨的挑戰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最新發布的《中國視聽新媒體發展報告(2013)》,量化了新媒體對傳統廣電的沖擊:調查顯示,視聽新媒體不斷擠占傳統媒體的市場份額,傳統媒體漸成老年人“專利”,傳統廣電視聽群體向老年人集中。隨著年輕用戶的流失,傳統媒體面臨著廣告減少的危機。大部分傳統廣播電臺在移動終端的新媒體領域存在運作經驗不足、特色不鮮明、品牌化程度低的明顯劣勢,融合又存在著業務粘合難度大、營銷結合難度大的問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帶來了傳媒產業競爭格局的重構,傳媒內部、電信運營商、互聯網公司、軟件企業、硬件企業、乃至商貿企業等,不斷跨界融合,廣播媒體如何與各方博弈是一大挑戰。
四、移動互聯網時代廣播媒體的探索
北京電臺交通廣播、北京交廣傳媒有限公司近期推出了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新廣播編輯制作及用戶互動、全媒體傳播系統。它是一款安裝于智能移動終端上的便攜應用,目前包括用于蘋果IOS系統以及谷歌Android系統的兩種版本,集違章查詢、天氣預報、路況直播、微博參與、收聽廣播、實時互動等功能于一體,同時兼具拍照上傳、語音上傳和地理定位功能。2013年6月份,北京交廣傳媒與山東淄博電臺交通文藝廣播簽訂合作協議,為淄博交通文藝廣播開發建設新廣播管理運營平臺。經過2個月時間,新廣播管理運營平臺各個子系統全部上線,經測試,均能夠良好運營。在此基礎上,淄博交通文藝廣播于8月份開始重點推廣“淄博交廣”App,全臺采編播均引入了新媒體廣播技術,開始了大規模的市場運營。
福建電臺都市生活廣播987.com,利用視頻App,組建了自己的3G直播平臺。利用云直播技術,可以讓聽眾通過微博上的鏈接,直接看到電臺節目的視頻直播。以往專業服務節目中,主持人只憑聲音的單一元素,很難對所講解的內容進行具象化的表現,隨著無線互聯時代的到來,這一短板已經被慢慢彌補。
深圳電臺音樂頻率《美味百事通》欄目的iPad客戶端(App),開發于2011年6月,目前仍然保持著約10萬的下載和使用。
“FMRadio”是浙江電臺交通之聲的官方體驗電臺,通過微信開放接口,為電臺或DJ的微信公眾賬號建立直接收聽廣播與互動的渠道,讓電臺的微信公眾賬號真正成為微信電臺,吸引更多輕度用戶與新聽眾的加入。進入微信官方賬號后,聽眾就能直接在WIFI環境下收聽該頻道實時的節目,此外還能通過該賬號查看天氣,點播歌曲。
廣西電臺的 FM950 頻率,建立了自己的 App“廣西 FM950”,聽眾在 App Store 里可以輕松搜索并下載,這一款 App 不僅可以實時播放本頻率的節目,還可以把本頻率的一些活動信息、資訊以網頁形式供聽眾瀏覽,同時還可以供聽眾注冊屬于個人的專屬賬號,讓聽眾進行留言、微博互動等交流。
新媒體廣播,如Pandora、TuneIn Radio、Online.Radio、iRadio、WunderRadio、蜻蜓.fm、考拉FM等,將傳統FM電臺搬上移動互聯網,跨地域乃至跨國界服務、多功能體驗、用戶定制等特色,使得用戶選擇從傳統調頻渠道轉向移動網絡渠道,這一場深刻變革已經拉開序幕……
美國互聯網廣播服務提供商Pandora CEO喬·肯尼迪(Joe Kennedy)透露,該公司的用戶已經突破1.5億,Pandora是蘋果App Store有史以來下載量第二大的應用。蜻蜓.fm是中國地區排名領銜的移動互聯網電臺聚合服務商,其愿景是為用戶提供高品質的聲音內容收聽體驗;三年目標是成為最重要的音頻內容流量入口。截止到2013年5月7日,總用戶量超過1000萬,擁有大量忠實的手機廣播收聽用戶。而類似蜻蜓.fm功能的App有很多,還有部分手機自帶FM模塊。
此外,很多門戶網站都擁有自己的電臺,如搜狐電臺、酷我電臺、蝦米電臺……這些門戶網站在基于網絡交互式傳播、更加細分的受眾,以及網站本身用戶數據分析的基礎上,使廣播內容更海量、更好地為用戶量身定制節目。同時,此類廣播本身內置于各網站內,相比傳統廣播在不同網站之間的互動率更高。例如,蝦米電臺用戶可設置微博綁定、人人綁定,蝦米電臺的相關消息便可以同步推送到微博和人人網,并且蝦米電臺具有電臺桌面版、手機App以及在線廣播使收聽更加隨意化、便捷化。
總之,廣播媒體應重視研究移動互聯網時代媒介以及用戶的特點,在理念、渠道和平臺方面善于向新媒體公司學習,學會揣摩用戶的心理及需求,度身定制用戶體驗良好的新終端音頻產品。要善于整合和利用品牌資源、新聞資源、廣告資源等,盤活優質媒體資產,針對移動互聯網用戶的信息需求,制作不同的音頻產品,在內容個性化、平臺主流化、機制市場化、業務多元化方面取得突破,在競爭合作中實現共贏共進,形成以用戶多元開發為核心的多元盈利結構,最大程度地創造媒體價值。
(本文編輯:劉浩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