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薇君+++杜靜茹
摘 要:本文以陜西省經常項目外匯賬戶收入、支出及余額數據為對象,采用對比法、圖表法等方法進行研究與分析,查找企業使用外匯行為的客觀規律,分析其與外匯賬戶數據之間產生偏離的原因,對如何加強經常項目外匯賬戶管理、完善賬戶系統功能,增強經常項目外匯賬戶與企業用匯行為之間的關聯性,有效防范金融外匯風險提出政策建議。
關鍵詞:對外貿易;賬戶分析
中圖分類號:F830.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0017-2014(2)-0085-04
2013年以來,主要發達國家和部分新興市場國家相繼推行或維持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基于境內外利差進一步擴大和人民幣兌換美元即期匯率快速升值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國內外匯資金流入壓力增大,陜西省跨境收支凈流入和凈結匯規模顯著擴大,在此因素影響下,陜西省貿易外匯收支持續穩定增長。據貨物貿易外匯監測系統統計,2013年6月末陜西省經常項目企業名錄登記2251家,較上年同期增長124%,增長速度較快。
一、外匯賬戶數據與企業用匯行為關聯性分析
(一)宏觀分析——外匯賬戶數據比較分析
1、外匯賬戶系統數據與銀行會計核心系統數據比較分析。本文選取了轄區具有代表性的3家銀行2012年外匯賬戶系統收支數據與該銀行會計核心系統收支數據進行比較分析,其中2家銀行數據與外匯賬戶系統收支數據完全吻合,另一家經常項目外匯賬戶的比較數據如圖1。2012年4—5月,外匯賬戶系統與銀行會計核心系統分別統計的經常項目外匯賬戶收支數據出現了較大偏差,其他月份數據基本吻合。4—5月,收入額偏差平均24890萬美元,偏差率達到120%,支出偏差24695萬美元,偏差率達到123%。經與銀行會計核心系統數據逐筆核對,發現經常項目外匯賬戶收支數據發生較大偏差的原因是,由于銀行會計核心系統中賬戶性質分類較細,在統計數據時未將特殊賬戶數據納入經常項目結算賬戶,如定期一本通賬戶、非保稅區結算賬戶和出口加工區機構外匯賬戶。而在4-5月,該行發生上述賬戶業務筆數多、金額大,導致差額較大。此外,由于匯率換算差異因素,如結算量達到1億美元,匯率浮動0.1,結算量將會浮動1000萬美元。以上原因共同作用,導致外匯賬戶系統數據與銀行會計核心系統數據發生了較大偏差。
2012年外匯賬戶系統待核查賬戶數據與該銀行會計核心系統數據比較顯示:二者在總量與波動形態上基本吻合。
結論:經常項目賬戶外匯賬戶系統數據與銀行會計核心系統數據基本呈正相關的關系,但從轄區整體跨境收支(包含現鈔結算、異地結算)情況來看,經常項目外匯賬戶與銀行會計系統數據局部產生偏離的主要原因是:賬戶系統與銀行會計系統在賬戶性質、類別、交易編碼、計入方法上存在較大差異,銀行貿易融資放款、融資保證金存款以及歸還融資款帶來的外匯賬戶收支數據與銀行會計系統數據之間存在時間差等因素共同作用,導致賬戶數據與銀行會計系統數據產生差異,未能完全反映出企業真實用匯行為。
2、外匯賬戶系統跨境收支數據與國際收支系統跨境收支數據比較分析。從圖2可以看出外匯賬戶系統跨境收支數據與國際收支系統跨境收支數據表現出明顯的偏離,但二者保持了較為同步的波動形態。表1中外匯賬戶系統跨境收支與國際收支系統跨境收支兩項數據對比結果顯示,國際收支系統跨境收支大于賬戶系統跨境收支的主要原因在于:
一是賬戶系統存在數據遺漏現象。從對銀行現場核查情況看,銀行對涉外收入辦理入賬流程如下:企業涉外匯入匯款報文到達后,銀行與企業電話溝通,確認匯款資金性質后,入待核查賬戶或其他對應賬戶。從銀行調閱的會計資料看,貿易項下資金已經進入銀行內部的賬戶系統,但卻未能導入外匯局賬戶信息系統,導致外匯局賬戶系統內數據信息不完整,出現“遺漏未入賬”的問題。
二是賬戶系統不能全口徑提取數據造成統計口徑差異。外匯賬戶系統跨境收支主要包括賬戶系統中性質代碼為“1”開頭的經常項目外匯賬戶,而國際收支系統跨境收支的賬戶范圍除了這部分性質賬戶外,還包括賬戶性質代碼為“9”、“4”及“2”開頭的賬戶,包括“轉口貿易價差收入”、“同名賬戶資金轉入”以及“接受與固定資產無關的捐贈與無償援助”等經常項下的賬戶,但由于跨境收支中貿易項下收支占絕對比重,因此,沒有計算進入的這部分收支并未影響外匯賬戶系統跨境收支的基本走勢,而是與國際收支系統跨境收支保持了基本相同的波動形態。
結論:外匯賬戶系統與國際收支系統數據偏離較為明顯,主要是統計口徑與數據遺漏原因造成,經常項目賬戶未能準確完整反映企業用匯行為。
(二)微觀分析——外匯賬戶數據與企業用匯行為比較分析
1、陜西省外匯賬戶種類及企業主要用匯行為分析。2012年陜西省經常項目外匯賬戶收支465.62億美元,其中,結算賬戶、待核查賬戶和定期存款賬戶收入分別為217.16億美元、180.53億美元和16.08億美元,分別占收入總額的47%、39%和3%,其余種類賬戶如國際承包工程賬戶、捐贈賬戶和國際貨運賬戶等,其總收入僅占賬戶收入總額的11%。
出口收匯實行的核查管理制度要求,出口收匯必須先進入待核查賬戶,然后再從核查賬戶結匯或劃入經常項目外匯賬戶,從而導致經常項目外匯賬戶收支增加。企業發生貿易融資時,銀行先將貿易融資款劃入企業經常項目外匯賬戶,由企業按規定進行使用,到期企業需要還本付息,從而使經常項目外匯賬戶收支發生變動。因此,在影響經常項目外匯賬戶收支變動的企業用匯行為中,應重點關注企業出口收匯及貿易融資行為,從而掌握企業資金流動情況(如表2)。
2、外匯賬戶數據與企業用匯行為的比較分析。為使比較分析更加具備代表性和普遍性,本文選取了陜西省較大規模、管理較為規范,且具有不同涉外經營性質的兩家企業作為樣本企業,選取該兩家企業在2012年各月外匯賬戶收支作為研究對象,與企業用匯各行為進行對比分析。
樣本企業A——主要從事轉口貿易的貿易型企業
根據對該企業2012年各月份經常項目外匯賬戶收付匯情況來看,如圖3、圖4所示,外匯賬戶收匯付匯數據與企業統計收付匯數據表現出了基本同步的變化趨勢和走向,但兩條曲線始終保持了基本相等的縱坐標距離,這主要是由于經常項目外匯賬戶數據包含待核查賬戶數據,企業出口收匯后先進入待核查賬戶,之后根據企業選擇,再從待核查賬戶轉出進入經常項目外匯賬戶,成為該賬戶的收入,因此,在經常項目外匯賬戶中企業出口收匯往往被雙倍計算賬戶收入,導致外匯賬戶系統數據兩倍于企業收匯數據。
樣本企業B——貿易生產型企業。如圖5、圖6所示,從數據的對比趨勢圖可以看出,外匯賬戶系統收入數據與企業收入數據的趨勢圖沒有明顯相同趨勢,但支出數據較為相似,保持了基本一致的波動幅度,但外匯賬戶的各月收入支出數據均遠大于企業收支數據。經分析認為,數據差異主要由于企業部分用匯行為的統計方法與賬戶系統計入方法存在差異:
一是待核查賬戶收入轉入統計差異。待核查賬戶發生收入及待核查賬戶收入轉入貿易結算賬戶,外匯賬戶系統統計為2筆,即待核查賬戶收入增加和結算賬戶收入增加,而企業僅統計為1筆收匯,導致外匯賬戶系統重復計入,且由于企業貿易出口收匯在總收匯額中占比較大,因此導致外匯賬戶數據幾乎較企業數據大1倍左右。
二是企業同名賬戶劃轉統計差異。企業在各銀行開立的同戶賬戶間的轉款業務,外匯賬戶系統中將轉出行統計1筆支出、將轉入行統計1筆收入,而企業將同名賬戶之間劃轉的款項僅統計1次,導致外匯賬戶系統重復計入數據。
三是待核查賬戶直接結匯業務統計差異。企業貿易項下收匯到達銀行后,部分企業如沒有付匯等其他需求,則選擇直接結匯,即該收匯既不進入企業待核查賬戶,也不進入銀行內部賬戶而直接結匯,在此情況下,企業統計1筆外匯收入,而外匯賬戶系統則缺失此部分收匯結匯數據。
四是信用證保證金業務導致差異。企業開立信用證時,需將保證金存入保證金賬戶,待信用證解付時,從保證賬金戶劃轉需支付的款項。外匯賬戶系統的統計方法是,從結算賬戶轉入保證金賬戶,結算賬戶統計1筆支出,保證金賬戶統計1筆收入,待最終付款時,保證金戶統計1筆支出,但企業僅統計1筆最終付出金額。
五是銀行內部賬戶統計差異。各銀行以不同形式開辦的代客結售匯業務中,往往企業發生一筆收匯,銀行將款項進入銀行內部代客結匯賬戶進行結匯處理,但銀行并未將該業務數據上報外匯賬戶系統,企業按正常收入進行統計,但外匯賬戶系統缺失這一部分數據。
結論:對外匯賬戶系統數據與企業統計數據的對比再次說明,在數據計入口徑、計入方法以及是否完整計入方面,銀行處理企業用匯與外匯賬戶系統記錄企業收支存在較大差異,導致外匯賬戶系統數據偏離度大、未能準確完整反映企業用匯行為。
三、經常項目外匯賬戶系統數據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
(一)政策法規不明確
1、銀行直接結售匯沒有明確規定。《國家外匯管理局關于通過外匯賬戶辦理外匯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匯發[2008]60號)規范性不明確,造成企業通過賬戶辦理外匯收支意識不強,大量企業直接結匯或購匯支付的外匯資金由銀行直接辦理而未上報賬戶系統,導致大量數據游離于外匯賬戶監管之外。
2、待核查賬戶管理政策需明確。企業貨物貿易出口收入均要進入出口收匯待核查賬戶,但企業發生貿易融資后從境外回款,銀行直接扣除了企業貿易融資款項,其余部分進入待核查賬戶。用企業的貿易融資抵減其相應的出口收入,造成出口收入與賬戶數據無法對應。
(二)外匯賬戶系統涵蓋數據不全面,難以形成對企業資金流的全口徑監管
外匯賬戶系統是相對獨立于外匯局應用服務平臺之外的一個系統,僅反映企業經常項目下外匯賬戶資金流出入的情況,與企業結售匯數據未形成有效關聯,如未將其在銀行結售匯的數據納入外匯賬戶系統,有部分直接結匯或購匯支付的外匯資金游離于外匯賬戶監管之外。
(三)賬戶系統共享性差,數據質量不高,使賬戶系統對企業用匯行為監管作用有限
外匯賬戶管理信息系統缺乏與其它外匯業務系統之間數據的有效關聯,系統間相對獨立,未能實現內部數據信息共享。
(四)賬戶監測指標有限,缺乏相應的預警功能
經常項目外匯賬戶信息系統的定位主要是數據采集和統計分析功能。它具體反映的是賬戶收支余情況,但對企業的監測指標和監測方向有限,如對大額及可疑交易的預警以及不能提供資金流向的行業、用途等,只能通過與其他業務系統對應比較才能發現異常,操作難度較大。
(五)賬戶系統未體現人民幣結算貿易收支
隨著人民幣利率市場化的不斷推進,企業為規避匯率風險,越來越多地采用人民幣結算方式。外匯局僅要求企業做好國際收支申報即可,企業進出口收付匯由人民銀行貨幣信貸部門監管,導致企業以人民幣結算資金游離于外匯局外匯賬戶監測之外,統計數據也無法完整準確體現轄區外貿規模。
四、政策建議
修訂完善經常項目外匯賬戶管理政策法規。目前經常項目外匯賬戶管理法規比較陳舊和零散,有些法規依據已經不適應外匯業務的發展,需要制定系統化的經常項目外匯賬戶管理法規,對經常項目外匯賬戶的使用進行規范,使企業所有外匯業務行為均納入外匯賬戶管理,通過對外匯賬戶各類數據的監測與分析,實現由表及里、由點到面的、有針對性的數據查詢,提高監管效率。
進一步完善升級經常項目外匯賬戶管理系統。建立銀行結售匯系統、國際收支系統、貨物貿易外匯監測系統與外匯賬戶系統的數據對接工作,實現對外匯資金流的全口徑監管。實現本異地賬戶數據信息資源有效共享和數據自動采集,從而實現對微觀主體資金流的全面監測。
加強宣傳、增強外匯政策引導力度,逐步規范企業跨境結算。應采取集中培訓、媒體宣傳、網絡宣傳、窗口宣傳等各種方式,加大對跨境結算方式的宣傳培訓,增強政策透明度。分析研究外匯賬戶系統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以不斷解決企業或銀行的實際需求,促進貿易便利化。
建立外匯局與人民銀行信貸部門信息共享機制,將企業人民幣結算資金納入外匯賬戶監測范疇,確保企業涉外收支全部納入外匯賬戶系統管理,保證外匯賬戶數據的完整性和準確性。
參考文獻
[1]傅霞.適應貿易便利化改進經常項目外匯賬戶管理[J].華北金融,2006,(1):42-43。
[2]喬國云.現行外匯“均衡管理”政策分析[J].金融發展研究,2008,(4):75-77。
[3]孫力錚,侯淼.完善經常項目外匯賬戶限額管理模式探求抑制流動性過剩途徑[J].黑龍江金融,2007,(10):39-40。
[4]楊麗華.我國經常項目外匯賬戶管理制度回顧、現狀及問題探討[J].世界經濟情況,2007,(9):4-7。
[5]張曉麗.外匯賬戶風險控制和管理機制研究[J].中國外匯,2013,(9):70-71。
The Analysis on the Correlation of Current Account Foreign Exchange Account Data and Enterprise Foreign Exchange Behaviors
——A Case of Shaanxi Province
REN Weijun DU Jingru
(Xian Branch PBC, Xian Shaanxi 710075)
Abstract: Setting the data of the income, expenditure and balance of the current account foreign exchange account as the object, using the methods of contrast and graph to make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the paper finds the the objective laws of enterprises foreign exchange behaviors, analyzes the reason why there exists the deviation between the enterprises foreign exchange behaviors and the foreign exchange account data, and puts forward how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the current account foreign exchange accounts, perfect the account system function, enhanc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urrent account foreign exchange accounts and the enterprise foreign exchange behaviors, and effectively guard against financial foreign exchange risk.
Keywords: foreign trade; account analysis
責任編輯、校對:楊振峰
建立外匯局與人民銀行信貸部門信息共享機制,將企業人民幣結算資金納入外匯賬戶監測范疇,確保企業涉外收支全部納入外匯賬戶系統管理,保證外匯賬戶數據的完整性和準確性。
參考文獻
[1]傅霞.適應貿易便利化改進經常項目外匯賬戶管理[J].華北金融,2006,(1):42-43。
[2]喬國云.現行外匯“均衡管理”政策分析[J].金融發展研究,2008,(4):75-77。
[3]孫力錚,侯淼.完善經常項目外匯賬戶限額管理模式探求抑制流動性過剩途徑[J].黑龍江金融,2007,(10):39-40。
[4]楊麗華.我國經常項目外匯賬戶管理制度回顧、現狀及問題探討[J].世界經濟情況,2007,(9):4-7。
[5]張曉麗.外匯賬戶風險控制和管理機制研究[J].中國外匯,2013,(9):70-71。
The Analysis on the Correlation of Current Account Foreign Exchange Account Data and Enterprise Foreign Exchange Behaviors
——A Case of Shaanxi Province
REN Weijun DU Jingru
(Xian Branch PBC, Xian Shaanxi 710075)
Abstract: Setting the data of the income, expenditure and balance of the current account foreign exchange account as the object, using the methods of contrast and graph to make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the paper finds the the objective laws of enterprises foreign exchange behaviors, analyzes the reason why there exists the deviation between the enterprises foreign exchange behaviors and the foreign exchange account data, and puts forward how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the current account foreign exchange accounts, perfect the account system function, enhanc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urrent account foreign exchange accounts and the enterprise foreign exchange behaviors, and effectively guard against financial foreign exchange risk.
Keywords: foreign trade; account analysis
責任編輯、校對:楊振峰
建立外匯局與人民銀行信貸部門信息共享機制,將企業人民幣結算資金納入外匯賬戶監測范疇,確保企業涉外收支全部納入外匯賬戶系統管理,保證外匯賬戶數據的完整性和準確性。
參考文獻
[1]傅霞.適應貿易便利化改進經常項目外匯賬戶管理[J].華北金融,2006,(1):42-43。
[2]喬國云.現行外匯“均衡管理”政策分析[J].金融發展研究,2008,(4):75-77。
[3]孫力錚,侯淼.完善經常項目外匯賬戶限額管理模式探求抑制流動性過剩途徑[J].黑龍江金融,2007,(10):39-40。
[4]楊麗華.我國經常項目外匯賬戶管理制度回顧、現狀及問題探討[J].世界經濟情況,2007,(9):4-7。
[5]張曉麗.外匯賬戶風險控制和管理機制研究[J].中國外匯,2013,(9):70-71。
The Analysis on the Correlation of Current Account Foreign Exchange Account Data and Enterprise Foreign Exchange Behaviors
——A Case of Shaanxi Province
REN Weijun DU Jingru
(Xian Branch PBC, Xian Shaanxi 710075)
Abstract: Setting the data of the income, expenditure and balance of the current account foreign exchange account as the object, using the methods of contrast and graph to make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the paper finds the the objective laws of enterprises foreign exchange behaviors, analyzes the reason why there exists the deviation between the enterprises foreign exchange behaviors and the foreign exchange account data, and puts forward how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the current account foreign exchange accounts, perfect the account system function, enhanc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urrent account foreign exchange accounts and the enterprise foreign exchange behaviors, and effectively guard against financial foreign exchange risk.
Keywords: foreign trade; account analysis
責任編輯、校對:楊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