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凌慧+董麗娜
摘要:農機跨區作業是實現農業機械資源利用,合理配置農機機械,發展農機社會化服務,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有效途徑;是加強農業基礎建設,保障糧食等農產品有效供給的迫切需要;是發展現代農業、實現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對于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充分發揮農業機械在糧食生產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義。東豐縣是糧食生產主要產區基地之一,農業機械化基礎較好。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領域不斷拓寬,農機化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關鍵詞:農機;跨區;作業
中圖分類號:S3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432(2014)-04-54-1
1 農機跨區作業工作成效顯著
近年來,東豐縣農機跨區作業工作在農機管理部門的精心組織下,得到了迅速的發展。2013年按照農業部和省農委有關文件要求,農機管理部門認真組織開展農機跨區作業工作,為做好跨區作業信息服務,先后在吉林省農機化信息網上及時發布農機跨區作業市場信息40多條,為參加農機跨區作業的組織和農機戶適時提供了信息交流和信息化服務,針對全市水稻插秧機、水稻、玉米收獲機械保有量較多,適宜機械作業期較短的實際,充分發揮農機大戶和農機專業合作社作用,積極組織水稻插秧機80多臺,玉米、水稻收獲機130多臺開展跨村、跨鄉、跨縣、跨省機械作業。據統計,全年共組織完成跨區作業面積180萬畝,實現作業收入1.2億元。
2 農機跨區作業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東豐縣農機跨區作業主要是以農民自發松散型為主,各級領導和廣大農民對農機跨區作業認識不高,組織化程度較低,宣傳工作不到位;行政和法律約束力不夠;缺乏宏觀調控和指導;參加農機跨區作業的農機戶和農機服務組織人員素質較差,作業市場不規范,供需矛盾突出。
3 抓好農機跨區作業采取的措施
面對迅速發展的農機跨區作業市場,對我們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任務和新要求,為進一步推動我縣農機跨區作業工作健康有序的開展,應采取以下措施:
3.1 提高認識,明確任務
開展農機跨區作業工作,是提高農機綜合使用能力,確保糧食生產安全的迫切需要;是增強農機化進程后勁,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穩定農業生產,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堅定信心,明確任務,強化措施,及早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工作任務,統籌各方力量,把農機跨區作業抓實抓好。加大市場引導和監管力度,提高農業機械使用效能。
3.2 加強領導,精心組織
要切實加強領導,建立健全組織機構,積極探索農機農藝融合的工作機制,初步形成了農藝農機相適應的技術體系,大力提高農業生產標準化、規模化、組織化程度,不斷拓展農機跨區作業服務領域,提高現有機具使用效率和農業機械化作業水平和農機跨區作業的組織管理水平。力爭使東豐縣農機跨區作業在規模、秩序、效益和服務質量等方面有較大突破。
3.3 完善管理,強化服務
要嚴格按照農業部有關要求,切實加強農機跨區《作業證》發放管理工作;要堅持免費發放的原則,嚴禁以培訓費、服務費、中介費等各種名義搭車收費、變相收費。要堅持屬地管理的原則,不能跨行政區域發證;三是堅持有明確作業地點的原則,對于沒有明確作業地點和作業任務,盲目外出的機具,要做好服務,幫助機手做好供需協調,明確作業地點和任務后,再發放《作業證》;四是要加強監督管理,各地在發放《作業證》后10個工作日內,必須通過中國農業機械化信息網“跨區作業服務直通車”系統登記《作業證》發放信息。要成立農機跨區作業服務站(點),組織農民開展農機跨區作業,專門協調解決農民在參加農機跨區作業中遇到的問題。要通過組織農機協會等方法,加強管理,做好服務,幫助機手做好供需協調,不斷提高農機跨區作業的組織管理水平。
3.4 開展技術培訓、提高人員素質
農機跨區作業與一般農機作業相比無論是對機械的技術狀態,還是對機手的駕駛操作技術,以及綜合素質都有較高的要求。因此,在農機跨區作業開始前,要結合農機化教育培訓工作,認真組織對參加跨區作業的農機服務組織和駕駛操作人員開展技術培訓。使廣大農民掌握黨和國家對農機跨區作業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了解農機跨區作業的基本常識,提高駕駛操作技術水平,增強參加農機跨區作業人員的綜合素質。
3.5 要抓好農機安全生產工作
要強化安全生產和檢查監督,組織開展農機安全生產大檢查,嚴格查處無牌行駛、無證駕駛等違法行為,消除農機事故隱患,全面做好事故預防與應急處理工作,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3.6 加大新聞宣傳力度
要充分利用農機化信息網站、農機化信息簡報和其他新聞媒體,面向社會廣泛報道農機跨區作業的工作動態、成效經驗和先進典型,宣傳推廣農機跨區作業取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宣傳農機跨區作業在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抵御災害能力,保障糧食豐產豐收,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宣傳農機跨區作業工作的新突破、新亮點、新成就,為農機跨區作業工作的開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作者簡介:任凌慧,東豐縣那丹伯農機站,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農機化技術推廣;董麗娜,長春市凈月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湖鎮農業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