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敏彪
摘 要:電腦美術教學是建立在電子計算機技術基礎之上的,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它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縮短教學時間。它通過電腦美術輔助平面教學、輔助色彩構成教學和美術鑒賞教學實現了電子計算機技術與美術教學的完美結合。對電腦美術教學方法的發展概況進行敘述,分析其教學意義和對傳統美術教學方式形成的沖擊,探討電腦美術教學方法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電腦;美術教學;方法
電腦美術以電子計算機應用技術為基礎,它是一門新的學科和藝術門類。隨著電子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計算機技術與人們的生活聯系更加緊密,從而延伸到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電腦美術是美術創作與計算機技術結合的產物,它隨著圖像視覺的發展而逐漸繁榮,在當前電腦美術運用得較多的是教學領域。不同于多媒體輔助教學,電腦美術教學包含著藝術審美與創作,它是以計算機為載體的創作模式,代替了傳統的創作模式,因而在教學上具有獨特的優勢。
一、電腦美術教學的發展概況
電腦美術起源于20世紀,是建立在電子計算機技術的基礎
之上。它的出現最早可以追溯到1963年,當時由美國學者伊凡·蘇澤蘭提出了交互式計算機繪圖的初步構想,即通過光筆、鼠標等工具,直接在計算機上進行美術創作,以此來表達畫家的思想情感。隨著電子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電腦美術的創作方式也越來越完善。逐漸產生了通用的圖形編程軟件和一些常見的繪畫應用程序。這種美術創作在早期仍然受到計算機軟硬技術的制約,因而只能進行一些簡單的幾何圖形的繪制和創作,這種創作方式比較單一,技術也不成熟,沒有實現預計的創作效果。21世紀以來,隨著計算機技術迅猛發展,PC逐漸進入普通家庭中,致使電腦美術
進入了一個新時代。數字圖形技術的發展使得電腦美術在電視廣告、建筑設計、裝飾廣告設計以及影視動畫等方面得以應用,同時,電腦美術進入美術教學中,標志著美術教育的重大轉變,即由原始的手工繪畫進入電子繪畫、傳統的人工教學進入到依靠電腦技術的電子教學手段。在我國當前的美術教學中,電腦美術已經普遍運用在高中,成為美術專業學生的必修課。電腦美術教學在普通高中的開展,符合中國改革開放后經濟文化轉型的形勢,契
合了國內在藝術教育方面的實驗性探索,改變了傳統繪畫單一的教學方式,營造了多樣化的藝術空間。國內在傳統優勢的基礎上,開始接納更加開放的藝術思想,為我國樹立自身特色教育模式奠定了基礎。在這種環境下,探討一種制度化、規范化的電腦美術教學方式,使電腦美術教學更好地發揮其作用,成為當前美術教育工作者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
二、電腦美術教學的優勢
電腦美術是一種建立在計算機技術之上的新型教學內容,它主要是讓學生在學習中掌握電腦美術的基本操作,會用計算機進行一些基本的繪畫,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從而培養學生思維的活躍性和審美的健康性。電腦美術教學一經出現,就以它獨特的優勢迅速蔓延到各類學校之中,其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改變美術的創作方式
傳統的美術創作需要依靠炭筆、墨水、顏料、稿紙等材料進行創作,且這種創作模式對材料的要求較高,在實際創作中難以把握。電腦美術在技法上有所簡化,它主要是通過各種軟件繪圖工具,實現對圖像的調整設計,從而達到完美的效果。與傳統的創作方式相比,電腦美術能夠達到傳統美術技法難以實現的完美程度。
隨著相關軟件功能的日漸完善,電腦美術的創作取得了很大的進展,達到的效果越來越好,特別是在三維建筑方面,其繪畫效果同時具備了使用性和藝術性。在創作的素材上,采用數字文件格式,既避免了失誤,又節余了大家的時間和精力。以前利用傳統繪制手段進行圖形設計時,經常會受到各種傳統藝術造型手段和個人表現能力的制約,從而無法達到目的,現在以電腦為媒介進行創作,基本都能迎刃而解。
2.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動力和學習能力的形成就是建立在學習興趣的基礎之上。將電腦美術引入課堂,利用網絡上儲存的大量信息,讓學生主動搜索資料,能增加學生的參與度,使學生便可在短時間內吸收大量的信息,啟迪思維,為創作打下良好的基礎。此外,電腦圖形設計軟件能產生豐富多樣的視覺效果,它通過模擬現實中的一些繪畫工具,如木炭、毛筆、噴槍、馬克筆等,還運用了一些特別的繪畫效果,如浮雕、版畫等,大大增強了電腦創作的趣味性和現實模擬性。不僅如此,電腦美術還可由用戶自定義特殊筆型,如星光型、字母型等,更為奇特的還可將不同媒介效果結合在一起(如水彩和油畫效果),極大地增強課堂的生動性和趣味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電腦美術可以運用豐富的網絡資源,調用各種名畫名作,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和欣賞興趣。
3.節省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
電腦美術是一種新型的創作模式,它在美術教學上的應用,
改變了傳統機械的教學模式,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容量,節省了時間,實現了教學效率的提高。其優勢主要體現在:(1)在美術修改中十分便利。用戶在進行畫面處理時,如進行字體變化、變形、變色等處理,都會在電腦屏幕上迅速反映出處理結果。同時,運用電腦技術還可以做一些特殊的處理,如放大縮小、旋轉、扭曲等,這些都只需要通過電腦就能操作,極大地方便了修改過程。(2)節約了創作的時間,電腦創作可以以一幅圖為藍本,在此基礎上反復利用,直到創作出自己滿意的作品。在操作中,只需要將原來的作品進行復制就可以實現更改,能極大地縮短創作的時間。
三、電腦美術教學對傳統繪畫教學的沖擊
隨著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電腦美術教學的推廣,為傳統繪畫產業帶來一定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大的沖擊與挑戰。進入21世紀以來,美術教學資源不斷增多,繪畫藝術教學前景不斷被開辟,電腦美術教學特有的直觀性加速了傳統繪畫教學走向邊緣化。
1.傳統繪畫教學擔任著教育和認知兩大重要職能,但是獨立的藝術并不代表孤立藝術,傳統繪畫教學必定也會隨著時代的發展產生一系列變化
隨著20世紀90年代電腦美術教學技術的大面積推廣,傳統繪畫作品的教育和認知職能也出現了下降的趨勢。依靠傳統繪畫去臨摹,再現對象的任務逐漸被攝影,圖像被現代技術取代,電視的普及使得傳統繪畫在教育層面上顯得陳舊,在制作和更新速度上相對遲緩。在現代與后現代的不斷斗爭中,傳統繪畫家試圖通過對繪畫特性的強調來重拾現實價值,比如對筆觸,顏色等手工制作功夫的強調,但是,這種遺民趣味不可能完全挽救傳統繪畫現狀。科技的進步使得印刷技術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當印刷術與信息技術結合時,無疑會對傳統繪畫教學產生致命沖擊。
2.電腦美術教學中攝影技術的推廣與應用對傳統繪畫的沖擊尤其突出,逐漸取代了油畫去表現畫面意境
隨著攝影設備的不斷更新,畫家們也開始尋找更好的方式去打破傳統繪畫的局限。古典繪畫因此被劃分為不同的藝術流派,繪畫藝術開始踏入現代藝術時代。例如,在《我們》實驗藝術展覽中,就包含了繪畫、版畫、裝置、攝影等諸多藝術表現形式在內的作品,這次展覽不僅僅作為一次簡單的藝術品展覽存在,更是對電腦美術教學多年來的探索展示。其中,盧明的版畫作品《51個夢》和綜合材料作品《未知島的星期天》,和諧地展現了時間痕跡的表現點以及對外在世界的懷疑態度。
四、電腦美術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
美術教學一直以來采用的是教師授課的傳統教學模式,在這種模式中,教師教授繪畫的基本技法,由學生在大量的練習中形成相關的技能。這種教學方式盡管能夠讓學生形成相關技能,但是由于耗時長、效率低,在生活節奏加快的今天,應當進行優化。電腦美術改變了這一弊端,它極大地提升了教學的效率,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了具體探究電腦美術教學的應用,筆者結合實際經驗,探討電腦美術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1.電腦美術輔助平面構成教學
平面構成是美術創作、設計的基礎,是美術的技能,在平面構成教學中,筆者運用計算機將不同次基本形、基本形、超基本形等基本平面構成形式進行排列,以增加學生的視覺新鮮感。基本形在畫面骨骼框架內方向、正負的轉換上存在著極大的靈活性,同
一個基本形通過不同方式的排列組合,即可出現多個迥然不同的畫面效果,但學生手工繪制效率低下。針對這一情況,筆者運用
AutoCAD這一繪圖軟件進行基本圖形繪制,并向學生講授這一軟件的基本構成和使用方法。之后讓學生上機進行操作,與傳統的繪圖方法相比,學生對這種教學表現出很大的興趣,通過復制、鏡像、旋轉等命令反復尋求變化和組合,學生逐漸掌握了這一軟件以及繪圖的基本操作,這在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和綜合素質的同時,還能節約教學時間。
2.Photoshop在教學中的應用
色彩構成也是美術創作的基本要素之一。色彩構成就是將兩個以上色彩單元,通過一定的組合方式構成新的、美的色彩關系。而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只能通過教師的描述和文字來表現色彩,學生需要進行聯想,缺少直觀性,實際教學效果并不理想。筆者在教學中,以電腦美術的教學理念,運用Photoshop軟件進行色彩構成教學。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電腦美術在美術教學中的便利之處,筆者將自己運用Photoshop處理的兩幅照片展示給學生觀看(如圖1、圖2)
■
圖1、圖2均為以同一組顏色用Photoshop進行處理之后的圖片。學生在接觸到這兩幅圖片之后,表現出對Photoshop和電腦美術的極大興趣。這時,筆者引出這堂課的主要內容——運用Photoshop進行色彩配置,在這一過程中,筆者講了色彩搭配的一般原則,同時運用噴筆、摳圖、裁剪、濾鏡、橡皮等工具分別模擬了操作。通過模擬,學生掌握了一定Photoshop的基礎知識,此時,筆者將準備好的圖片讓學生進行調色、換背景等操作,針對部分操作不熟練的學生,筆者予以細心地指導。
3.美術鑒賞在教學中的應用
高中美術教學是以培養學生的美術興趣和綜合素質為目標,而非專業性的美術技巧的培養,因而,在教學設計上,應當以綜合能力為主。美術鑒賞作為美術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對于學生的基本美術能力的形成有著重要作用,因此,在高中電腦美術教學中,可以用如下方式展開美術鑒賞的教學:(1)教師運用電腦和網絡
展示名人字畫,向學生介紹各種畫風和名人繪畫的特色,培養學生的美術史觀念;(2)以多媒體為媒介,系統開展美術鑒賞課程,引用優秀教師和專家的教學或講座視頻,加以教師自己的心得和體會,重點培養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
五、高中藝術類教學如何適應電腦美術教學
社會需要傳統繪畫藝術教學與時俱進,形形色色的電腦美術圖像席卷整個繪畫界的時候,從業人士需要培養一種對圖像直觀的理解和觀察能力。圖像技術的應用不僅有來自攝影雕塑等方面的支持,而且也受到電視電影的關注,逐漸成為大眾信息交流、娛樂消費的主要對象,傳統繪畫教學的社會地位也受到嚴重沖擊。因此,教師應擺正傳統繪畫教學下的社會角色,通過對電腦美術教學的借鑒融合,不斷創新自身的表現形式。電腦技術不斷更新換代,作為普通高中藝術類教學工作者,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將中外優秀美術作品引入課堂教學中,這樣既能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也能培養學生的美術鑒賞水平。需要強調的是,普通高中的藝術類教學不應使學生局限于繪畫觀的條框之內,不應使學生養成美術史作品就是藝術的思想習慣,因此,正確地對待電腦美術教學,正確地樹立電腦美術圖像觀,有利于學生積極地去理解傳統繪畫教學的本質。
網絡技術的進步使得電腦美術教學得到快速地發展,也拓寬了傳統繪畫教學的發展空間。作為一種新出現的教學手段,電腦美術教學促進了美術教學的重大變革,改變了教學形式,提高了教學質量,促進了教學品位的提升。電腦美術主要是借助電子計算機技術以電腦創作代替傳統的創作,這種教學方法在教學效率和引起學生興趣方面有著顯著的優勢。文章結合筆者的美術教學經驗,認為運用電子計算機技術可以實現美術教學中的輔助平面構成教學、輔助色彩構成教學和輔助立體構成教學,讓學生對這幾種美術構成有著直觀的認識,
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怎樣循序漸進地把現代技術應用到傳統繪畫教學中?怎樣將傳統繪畫教學與電腦美術教學結合,并且達到最佳表現效果?是擺在教學人士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而電腦美術教學的應用,作為美術教學史上的重大事件,對整個美術教學有著重要作用,這種教學方式值得在美術教學上推廣。
參考文獻:
[1]姚榊.新課程標準理念下高中美術課堂教學的探索.科教文匯,2009(09):216-217.
[2]楊國辛.新理念新媒介新方法:高中美術新課程.中國美術教育,2009(08):112-113.
[3]李紅.多媒體技術在高中美術欣賞教學中的作用.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10(09):78-79.
[4]張興明,馮鴻.電腦多媒體在中學美術教學中的優勢.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13(03):45-46.
[5]焦麗莉.多媒體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實踐.吉林教育,2009(20):124-125.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