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姝紅+范亞東
摘要:本文從利益相關者角度出發,探討我國醫藥上市公司社會責任的影響因素,并以這些影響因素作為自變量,研究其對經營績效的影響,得出醫藥上市公司履行社會責任對經營績效有積極正面影響的結論。
關鍵詞:醫藥上市公司 社會責任 經營績效 利益相關者
一、引言
近年來頻繁發生的劣藥假藥事件,使我們更加關注醫藥行業的發展。一些藥品企業為提高經營績效不擇手段,如毒膠囊事件、地溝油制造藥品事件等,對消費者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嚴重的危及了人們的健康,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因此,醫藥行業必須承擔社會責任,為所有利益相關者負責。但是履行社會責任需要企業付出更多的人力和財力,從而會降低企業的經營績效,企業可能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表現消極。本文通過實證研究,得出醫藥上市公司履行社會責任對經營績效有積極的影響,促使醫藥上市公司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二、文獻回顧
學術界對社會責任與經營績效關系的研究頗多,但關于醫藥行業社會責任對經營績效影響的研究較少。關于社會責任與經營績效的關系,主要有三種觀點:社會責任與經營績效存在正相關關系;社會責任與經營績效有負相關關系;社會責任與經營績效沒有相關關系。Griffin & Mahon(1997)認為,企業社會責任與經營績效有正相關關系,因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能提高企業的聲譽,擴大企業知名度,吸引更多的顧客,從而提高企業的經營績效。Bragdon & Marlin(1972)研究發現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存在負相關關系,認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會增加企業成本,導致經營績效下降。Arlow Ackelsberg(1991)研究了小型企業的社會責任問題,得出社會責任與績效之間不存在相關關系的結論。我國關于二者關系的研究較少,理論還不很完善。沈洪濤(2005)、徐光華和張瑞(2007)基于利益相關者角度研究了二者的關系,結果表明企業社會責任和績效存在明顯的正相關關系。
綜上所述,學術界在社會責任與經營績效關系的研究上并未達成一致意見,但認為企業社會責任和績效存在正相關關系的觀點居多。
三、研究設計
(一)樣本選擇
本文選取2010-2012年在我國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102家醫藥制造公司為樣本,并剔除ST公司和數據不全的公司。本文數據均來源于國泰安數據庫,數據整理和分析計算使用SPSS17.0軟件和EXCEL軟件。
(二)指標構成
為了客觀評價醫藥制造企業對社會責任的貢獻,本文借鑒1995年財政部頒布的“社會貢獻率”指標,其計算公式為:社會責任貢獻率=社會貢獻總額/平均資產總額。本文基于利益相關者角度來評價醫藥制造上市公司履行社會責任的情況,公司對社會的貢獻可以用股東社會貢獻、員工社會貢獻、政府社會貢獻、債權人社會貢獻、消費者社會貢獻、供應商社會貢獻和公益事業社會貢獻等來衡量。所以解釋變量分別是股東社會責任貢獻率、員工社會責任貢獻率、政府社會責任貢獻率、債權人社會責任貢獻率、消費者社會責任貢獻率、供應商社會責任貢獻率和公益事業社會責任貢獻率。經營績效指標用總資產凈利潤率來衡量。為了消除公司規模的影響,本文加入控制變量,以總資產的自然對數來表示。具體如表1所示。
(三)研究假設
醫藥制造企業是15類國際化產業之一,對于社會有重要影響。本文基于利益相關者角度,將企業社會責任劃分為對七個利益相關者的責任。對股東履行社會責任,可以促進股東加大投資,提高企業的發展速度;對員工履行社會責任,可以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為企業創造更多的財富;對政府履行社會責任,可以使國家經濟穩健發展,提高經濟增長速度;對債權人履行社會責任,可以提高企業的商業信譽,增強企業的借款能力;對消費者履行社會責任,可以提高消費者信賴程度,增加顧客群體數量;對供應商履行社會責任,有助于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確保原料來源;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可以使人們了解企業的名聲,提升企業形象。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做出如下假設:
假設1:企業履行對股東的社會責任對經營績效有正面影響;
假設2:企業履行對員工的社會責任對經營績效有正面影響;
假設3:企業履行對政府的社會責任對經營績效有正面影響;
假設4:企業履行對債權人的社會責任對經營績效有正面影響;
假設5:企業履行對消費者的社會責任對經營績效有正面影響;
假設6:企業履行對供應商的社會責任對經營績效有正面影響;
假設7:企業履行對公益事業的社會責任對經營績效有正面影響。
(四)模型構建
本文采用多元線性回歸模型來分析醫藥上市公司社會責任對經營績效的影響程度,模型如下:
Y=а1X1+а2X2+а3X3+а4X4+а5X5+а6X6+а7X7+а8X8+ε
其中:а1、а2、а3、а4、а5、а6、а7和а8為解釋變量與被解釋變量之間關系的回歸系數,ε為隨機干擾項。
(五)實證結果及分析
1.描述性統計(見表2)。
2.共線性檢驗。我們再對各個變量進行檢驗,看變量之間是否存在共線性關系。檢驗結果見表3。
從表3可知,容差大于等于0.1,方差膨脹因子VIF小于等于10,說明自變量間不存在共線性情況說明,本文所建模型能夠很好地反映社會責任與經營績效兩者的關系。
3.回歸分析。由表4可知,調整的R2為0.453,數值較小,但是從經濟學角度來分析,當樣本量比較大時,擬合優度可以比較低;F值為32.541,在0.01的水平上顯著,說明模型的線性關系顯著,回歸方程在總體上具有說服力。
四、結論和建議
(一)結論
1.企業履行對股東的社會責任對經營績效有顯著的正影響效果。結論與本文假設1一致。說明企業應該提高每股收益來增加對股東的社會責任貢獻率,進而能吸引更多的投資者,使得本公司的經營規模可以壯大。endprint
2.企業履行對員工的社會責任對經營績效有顯著的正影響效果。結論與本文假設2一致。說明企業應該多多關心員工的生活水平,提高福利待遇,增加對員工社會責任貢獻率,能夠使更多的員工長期為本公司做貢獻,避免不斷地更換員工,耗費企業的人力財力,在很大程度上也節省了人員工資。
3.企業履行對政府的社會責任對經營績效有不顯著的負影響效果。結論與本文假設3不一致。這可能是由于部分企業沒有自覺履行納稅義務,沒有意識到政府對國家經濟有積極的影響,政府可以制定一些對醫藥上市公司優惠的政策,使得醫藥制造企業可能節省成本,從而達到提高經營績效的效果。
4.企業履行對債權人的社會責任對經營績效有顯著的正影響效果。結論與本文假設4一致。說明企業及時償還債權人的債務,可以提高企業的信譽,籌集更多的資金,使得企業整體運轉的相當順利,不會因為資金流轉困難而影響企業效益。
5.企業履行對消費者的社會責任對經營績效有不顯著的正影響效果。結論與本文假設5一致。雖然效果不顯著,可能是由于醫藥制造企業的消費群體比較特殊,存在不穩定性,但是企業提高對消費者的社會責任貢獻率,仍然可以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
6.企業履行對供應商的社會責任對經營績效有顯著的負影響效果。結論與本文假設6不一致。可能是由于供應商對企業并不是很信任,不會提供給企業一些優惠條件,這種信任也需要一個長時間的過渡,所以對經營績效產生負影響。
7.企業履行對公益事業的社會責任對經營績效有不顯著的正影響效果。結論與本文假設7不一致。由于履行公益事業可以提高企業的知名程度,但是做公益事業需要長時間的堅持才能看出成效,所以履行對公益事業的社會責任對經營績效正影響效果并不是很顯著。
8.企業規模對經營績效有顯著的負影響效果。可以看出不同規模的醫藥制造企業有各自的經營模式,不同的規模也會對企業經營績效產生影響。
(二)建議
針對以上分析結論,本文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1.加強醫藥上市公司履行社會責任的力度。履行社會責任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只有不斷的積累才能得到效果。醫藥上市公司作為社會的組成部分,自覺履行社會責任是企業應盡的義務。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不僅可以提高企業的知名度,而且能夠提高經營績效。
2.政府支持、鼓勵醫藥上市公司履行社會責任。政府可以提供一些優惠政策,促進醫藥上市公司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可以對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公司提出表揚,為企業做宣傳,提高企業知名度,從而建立了企業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
3.建立監督醫藥上市公司履行社會責任情況的體系。部分企業認為履行社會責任會降低經營績效,從而不積極主動地去履行社會責任。為了督促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可以建立監督體系,對于不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公司進行懲罰。Z
參考文獻:
1.張蘭霞,袁棟楠.企業社會責任對財務績效影響的實證研究——以我國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J].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
2.張兆國,尹開國,李庚秦.公司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關系研究——基于利益相關者理[J].會計論壇,2009,(2).endprint
2.企業履行對員工的社會責任對經營績效有顯著的正影響效果。結論與本文假設2一致。說明企業應該多多關心員工的生活水平,提高福利待遇,增加對員工社會責任貢獻率,能夠使更多的員工長期為本公司做貢獻,避免不斷地更換員工,耗費企業的人力財力,在很大程度上也節省了人員工資。
3.企業履行對政府的社會責任對經營績效有不顯著的負影響效果。結論與本文假設3不一致。這可能是由于部分企業沒有自覺履行納稅義務,沒有意識到政府對國家經濟有積極的影響,政府可以制定一些對醫藥上市公司優惠的政策,使得醫藥制造企業可能節省成本,從而達到提高經營績效的效果。
4.企業履行對債權人的社會責任對經營績效有顯著的正影響效果。結論與本文假設4一致。說明企業及時償還債權人的債務,可以提高企業的信譽,籌集更多的資金,使得企業整體運轉的相當順利,不會因為資金流轉困難而影響企業效益。
5.企業履行對消費者的社會責任對經營績效有不顯著的正影響效果。結論與本文假設5一致。雖然效果不顯著,可能是由于醫藥制造企業的消費群體比較特殊,存在不穩定性,但是企業提高對消費者的社會責任貢獻率,仍然可以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
6.企業履行對供應商的社會責任對經營績效有顯著的負影響效果。結論與本文假設6不一致。可能是由于供應商對企業并不是很信任,不會提供給企業一些優惠條件,這種信任也需要一個長時間的過渡,所以對經營績效產生負影響。
7.企業履行對公益事業的社會責任對經營績效有不顯著的正影響效果。結論與本文假設7不一致。由于履行公益事業可以提高企業的知名程度,但是做公益事業需要長時間的堅持才能看出成效,所以履行對公益事業的社會責任對經營績效正影響效果并不是很顯著。
8.企業規模對經營績效有顯著的負影響效果。可以看出不同規模的醫藥制造企業有各自的經營模式,不同的規模也會對企業經營績效產生影響。
(二)建議
針對以上分析結論,本文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1.加強醫藥上市公司履行社會責任的力度。履行社會責任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只有不斷的積累才能得到效果。醫藥上市公司作為社會的組成部分,自覺履行社會責任是企業應盡的義務。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不僅可以提高企業的知名度,而且能夠提高經營績效。
2.政府支持、鼓勵醫藥上市公司履行社會責任。政府可以提供一些優惠政策,促進醫藥上市公司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可以對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公司提出表揚,為企業做宣傳,提高企業知名度,從而建立了企業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
3.建立監督醫藥上市公司履行社會責任情況的體系。部分企業認為履行社會責任會降低經營績效,從而不積極主動地去履行社會責任。為了督促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可以建立監督體系,對于不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公司進行懲罰。Z
參考文獻:
1.張蘭霞,袁棟楠.企業社會責任對財務績效影響的實證研究——以我國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J].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
2.張兆國,尹開國,李庚秦.公司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關系研究——基于利益相關者理[J].會計論壇,2009,(2).endprint
2.企業履行對員工的社會責任對經營績效有顯著的正影響效果。結論與本文假設2一致。說明企業應該多多關心員工的生活水平,提高福利待遇,增加對員工社會責任貢獻率,能夠使更多的員工長期為本公司做貢獻,避免不斷地更換員工,耗費企業的人力財力,在很大程度上也節省了人員工資。
3.企業履行對政府的社會責任對經營績效有不顯著的負影響效果。結論與本文假設3不一致。這可能是由于部分企業沒有自覺履行納稅義務,沒有意識到政府對國家經濟有積極的影響,政府可以制定一些對醫藥上市公司優惠的政策,使得醫藥制造企業可能節省成本,從而達到提高經營績效的效果。
4.企業履行對債權人的社會責任對經營績效有顯著的正影響效果。結論與本文假設4一致。說明企業及時償還債權人的債務,可以提高企業的信譽,籌集更多的資金,使得企業整體運轉的相當順利,不會因為資金流轉困難而影響企業效益。
5.企業履行對消費者的社會責任對經營績效有不顯著的正影響效果。結論與本文假設5一致。雖然效果不顯著,可能是由于醫藥制造企業的消費群體比較特殊,存在不穩定性,但是企業提高對消費者的社會責任貢獻率,仍然可以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
6.企業履行對供應商的社會責任對經營績效有顯著的負影響效果。結論與本文假設6不一致。可能是由于供應商對企業并不是很信任,不會提供給企業一些優惠條件,這種信任也需要一個長時間的過渡,所以對經營績效產生負影響。
7.企業履行對公益事業的社會責任對經營績效有不顯著的正影響效果。結論與本文假設7不一致。由于履行公益事業可以提高企業的知名程度,但是做公益事業需要長時間的堅持才能看出成效,所以履行對公益事業的社會責任對經營績效正影響效果并不是很顯著。
8.企業規模對經營績效有顯著的負影響效果。可以看出不同規模的醫藥制造企業有各自的經營模式,不同的規模也會對企業經營績效產生影響。
(二)建議
針對以上分析結論,本文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1.加強醫藥上市公司履行社會責任的力度。履行社會責任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只有不斷的積累才能得到效果。醫藥上市公司作為社會的組成部分,自覺履行社會責任是企業應盡的義務。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不僅可以提高企業的知名度,而且能夠提高經營績效。
2.政府支持、鼓勵醫藥上市公司履行社會責任。政府可以提供一些優惠政策,促進醫藥上市公司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可以對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公司提出表揚,為企業做宣傳,提高企業知名度,從而建立了企業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
3.建立監督醫藥上市公司履行社會責任情況的體系。部分企業認為履行社會責任會降低經營績效,從而不積極主動地去履行社會責任。為了督促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可以建立監督體系,對于不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公司進行懲罰。Z
參考文獻:
1.張蘭霞,袁棟楠.企業社會責任對財務績效影響的實證研究——以我國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J].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
2.張兆國,尹開國,李庚秦.公司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關系研究——基于利益相關者理[J].會計論壇,2009,(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