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惠玲
中學語文是中學課程中最重要的科目之一,在所有課程中占有重要的比例,不僅直接影響學生的總體成績,而且還會影響學生情感和素養的培養。體驗式教學可以有效地避免傳統語文教學過程中枯燥、乏味的純文字教學,消除灌輸式的教學模式,真正實現學生主動式的學習,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的投入到探求知識的過程中。
體驗式教學主要是采取“實踐活動”的形式來進行課堂教學的一種教學方式 ,它把課本的內容與實踐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實現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從而使課堂充滿活力,學生由苦學變樂學,由要我學變我要學。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自主發展,合作交流,探求更多的知識和技能。
一、課堂設置注重生活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語文作為一門應用性較強的學科,其內容涉及到的范圍較廣,且跟實際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必須要將學習融入到現實生活中,跟生活密切聯系,為學習創設生活化的情境,感受生活的實踐魅力。
課堂教學應跟生活實際相結合。在語文學習中要摒棄傳統的灌輸式教學,要將課堂教學跟生活實際結合,將課堂學習中的字、詞和語句等內容的學習融入到學生現實經歷中,根據自身的經驗和知識來加以理解學習到的內容,從而加強學生對事物的探究能力,更好地理解學習的內容,提高其語文知識的運用能力。
語文知識應跟生活的經歷相比照。“語文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中學生社會閱歷較少,沒有太多的社會經驗,且中學語文課文的素材內容都是經過提煉的,因此跟現實社會具有一定的差異。為了更好的理解高層次的內容,就需要讓提煉后的語文知識跟現實生活的經歷相互比照,這樣才會感受到高層次內容的高度和內涵,逐漸將自己所學習的內容進行升華。
語文學習應從課內向課外延伸。語文學習的最終目的是服務于生活,所以要將學習到的內容轉化為生活經驗。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開設跟語文內容相關的辯論比賽、演講活動等,或把演講、辯論比賽中融入語文課堂中的,例如在學習《犟龜》時,不但要引導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要學習犟龜認準目標堅持到底,有勇氣戰勝各種艱難險阻的精神,還可以讓學生通過辯論從勸阻者身上學到更多的生活經驗,例如在分析完犟龜的勸阻者后,提出三道“心靈選擇”題:一是當你被別人輕視時,你會怎么辦?a.盡力與人爭辯,心里不能存一點委屈.b.默默忍受,待時機成熟再打算。二是當你努力了很久,別人卻告訴你,你之前的努力方向是錯的,你怎能么辦?a.改變方向,從頭再來。b.一個方向走到底,付出任何代價也不改變。 三是當你一直看不到成功的跡象時,你會怎么辦?a.是繼續努力。b.放棄。通過辯論,讓學生思考問題,從而更好的理解現實生活的一些狀態,提升學生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二、實現體驗式教學的基本環節
要實現體驗式教學應先轉變學生觀念,鼓勵學生參與體驗式教學。大多數學生不太適應這種教學模式,都不會主動參與,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要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引導學生進行體驗,讓學生接受并積極參與到體驗式教學中來。
學案引導,先學在前。在學習新課之前,學生要按照學案要求自主學習,并做好學習筆記,完成先學任務。教師則應適時檢查,掌握學生預習情況,看看是否達到預習目標,并針對學生差異,進行個別指導,對共性問題進行集中指導。
合作交流,分享成果。體驗式教學的主要途徑就是通過學生具體的活動來進行,讓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后,在課上積極參與合作交流、分享學習成果,真正實現理論跟實踐相結合的狀態。在課堂上,教師要相信學生,大膽放手,督促學生在在課堂學中積極地思考和探索,發散思維,開拓創新,逐漸升華自己所學習的知識。
反饋評價,檢測效果。體驗式教學的開展并不成熟,某些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因此在開展體驗式教學后,可對教學的方法和效果進行評價和反饋。一是授完一節課時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對本次體驗式教學的內容和環節有何感想,對此進行信息反饋,并及時按照學生提出的建議進行修改。二是加強小測,抽檢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掌握程度來檢測反饋這節課的效果。
在中學語文學習中融入體驗式教學,摒棄了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通過實踐活動教學,讓枯燥乏味的課堂變得豐富多彩,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
責任編輯 羅 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