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華娜
一、整體把握,確立目標
《新型玻璃》是人教課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第三組第三篇課文,是一篇說明性的文章。
在三年級下學期,學生曾經學習過一些說明性文章,接觸過運用了列數字、作比較等說明方法的句子,并且體會了這樣寫的好處。例如《太陽》一課,在“我們看到太陽,覺得它并不大,實際上它大得很,130萬個地球才能抵得上一個太陽。”這句話旁邊標出“我知道這樣比較的好處。”引導學生體會“作比較”的好處;課后思考題引導學生討論“課文講了太陽的哪些特點,是怎樣寫出這些特點的?”中年段的學習是初步的感知和興趣的培養,五年級的學習應該是學生不斷鞏固所學知識、不斷提高自身學習能力的過程。
五年級語文第三組安排了《鯨》《松鼠》《新型玻璃》和《假如沒有灰塵》這四篇說明性文章供學生繼續學習,并且要求學生在本組的習作中運用基本的說明方法來介紹一種物品。由于有了《鯨》的學習基礎,《新型玻璃》的教學更應突顯學生自主性與本課的實踐性,讓學生逐漸進入學會自主閱讀的境界。
因此,我把本課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的教學目標定為:“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能舉例說明課文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及其好處,進行說、寫訓練,發展表達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二、溫故知新,自主感悟
有了《鯨》的學習基礎,我復習幾種基本說明方法。先出示課文《鯨》中的四句話,引導學生讀句子說方法,體會寫法的好處。接著,我說:這篇課文只有六百多字,卻清楚、生動地向我們介紹了五種新型玻璃的特點和作用。它和《鯨》這篇課文一樣,在介紹的過程中都運用了一些說明方法,讓說明的對象具體形象,幫助我們理解課文。”
出示“學習提示”(PPT)。
“課文在介紹各種玻璃時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請默讀課文,畫出有關的語句,并在旁邊寫出所用的說明方法。再把所畫的語句讀一讀,體會這樣寫的好處。”學生根據提示自主學習,并進行交流匯報。
生1:夜深了,從一座陳列珍貴字畫的博物館里……而是被劃破的玻璃!(讀課文)這里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夾絲網防盜玻璃可以用在很多需要防盜的地方,課文舉了博物館的例子,說明它的防盜本領很大。
生2:噪音像一個來無影去無蹤的“隱身人”,不像煙塵和廢水那樣可以集中起來處理。(讀課文)這里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把噪音比作來無影去無蹤的“隱身人”,說明噪音很難預防。
生3:我補充!這句話把噪音和煙塵、廢水進行比較,說明噪音難處理的特點,運用了作比較的方法。這樣寫,突出了吃音玻璃是消除噪音的能手。
生4:還有!“臨街的窗子如果裝上這種玻璃,街上的聲音為40分貝時,傳到房間里就只剩下12分貝了。”
從教學情況看,學生通過本次學習活動,對列數字、作比較等常用說明方法已經比較熟悉,能夠找出例子,并體會到這些方法對說明事物的作用。
三、讀寫結合,學以致用
《新型玻璃》這篇文章寫于上世紀八十年代,不少比課文介紹的科技含量更高的新型玻璃早已誕生。交流完課文出現的說明方法,我說:“我們剛認識了五種新型玻璃,有一位新朋友也很想跟我們見面呢。”接著,出示了自己根據資料整理、改編的一段話:
“嗨!大家好!我叫“微晶玻璃”。我是一種新型的建筑材料,具有玻璃和陶瓷的雙重特性,比陶瓷的亮度高,比玻璃韌性強,十分堅固,不容易碎。我的家族成員都能耐高溫,有的甚至可以在1400℃左右的高溫下工作。雖然目前我在國內應用不是特別廣泛,但發展勢頭良好。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的建筑,都用了我呢!家庭裝修時,也可以用我代替大理巖、花崗巖作為裝飾品,照樣非常漂亮。這下你們認識我了吧?我很想去你們家里做客,快把我應用吧!”
我先請學生讀一讀,說說它所用的說明方法,體會其中的好處,鞏固所學知識。然后進行“放飛想象,發明玻璃”小練筆:“你想發明什么樣的玻璃?用你喜歡的方式寫出來。可以用上一些說明方法來說清楚它的特點和用途。”(PPT)
學生寫話,老師巡視點撥。匯報交流,老師、同學共同點評。再根據點評修改小練筆,抄正。
責任編輯 邱 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