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炳恬
癌癥作為21世紀對人類威脅最大的惡性疾病,臨床研究與治療實踐都在逐年深入,非小細胞肺癌作為最常見的惡性癌癥之一,已經成為了近年來發病率、死亡率都居高不下的疾病殺手之一。癌癥的臨床治療中癌細胞的擴散是造成患者預后變差、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以非小細胞肺癌為例,其淋巴道轉移至主要擴散途徑,當然也是目前臨床研究的重要課題與難題。PDGF-BB及其受體PDG-FR-β作為影響肺癌淋巴道轉移的相關因素,其作用影響研究有待深入,加強臨床相關性研究無疑是抑制擴散轉移,提升患者預后降低死亡率的重要途徑。本次研究選取80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2月~2013年5月間入廣州市番禺區石碁人民醫院進行治療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80例為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分析,納入研究患者均經過臨床確診且同意參與研究,患者均行手術切除癌變部分,術前為接受放化療或其他治療。80例患者中,男47例,女33例,年齡35~78歲,平均年齡(46.2±4.9)歲,癌癥分類情況:腺癌31例,鱗癌22例,大細胞癌27例。組織分化程度:低分化28例,高中分化52例。術后癌癥分期:Ⅰ期10例,Ⅱ期42例,Ⅲ期28例,伴有淋巴道轉移者50例。以此80例患者為研究組,另選取同期在本院體檢的肺組織正常人員30例為對照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35~78歲,平均年齡(45.9±4.3)歲。
1.2 方法 試劑選擇分別由DAKO、Abcam、Labvision、BioLegend公司生產上海新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的兔抗人PDGF-BB單克隆抗體、兔抗人PDGFR-β單克隆抗體、鼠抗人Podoplanin單克隆抗體D 2-40、免疫組化SP試劑盒及DAB顯色劑等。采集所有患者肺部組織標準,石蠟包埋,使用10%甲醛固定,切片后行免疫組織化學SP法檢測PDGF-BB及其受體PDGFR-β,操作步驟嚴格按照規定進行,并進行陽性、陰性對照。一抗工作濃度:D 2-40(1∶200),PDGF-BB(1∶150),PDGFR-β(1∶100)。
1.3 結果判定標準 由病理科經驗豐富的醫師對切片進行觀察,以400視野計數陽性細胞數、百分率并判斷顯色強度,對百分率、顯色強度進行計分,分值對照情況:百分率<5%(0分)、5%~25%(1 分)、25%~50%(2 分)、50%~75%(3 分)、>75%(4分);顯色強度未著色(0分)、淺黃色(1分)、棕黃色(2分)、棕褐色(3分)。以二者乘積計算5個高倍視野得分的平均值,并根據得分情況分為4個等級,具體情況如下:陽性表達(+)2~4分、(++)5~8 分、(+++)9 分以上;陰性表達(-)0~1 分[1]。
1.4 統計學方法 臨床所得數據均使用統計軟件SPSS 16.0進行統計分析,正態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DGF-BB及其受體PDG-FR-β均在非小細胞癌中有所表達且明顯相關,其中PDGF-BB主要表達在胞漿與部分細胞膜、細胞間質中,陽性表達率高達60%左右;PDG-FR-β主要表達在間質細胞的胞漿中,陽性表達率高達60%;在普通肺組織中二者均偶有表達。
PDGF-BB及其受體PDG-FR-β的具體表達與臨床病理參數(見表1)??梢钥闯?,二者的陽性表達率與其分期、淋巴轉移密切相關,與患者年齡、腫瘤大小、組織分化程度、腫瘤類型無相關性。

表1 PDGF-BB及其受體PDG-FR-β的具體表達與臨床病理參數(n)
臨床研究顯示,淋巴管的新生過程中PDGF發揮著重要作用,尤其是PDGF-BB及其受體PDG-FR-β,在淋巴管與組織血管壁的發育中呈現過度表達的現象,有研究顯示,腫瘤的惡性程度與其二者的表達程度存在密切相關[2]。PDGF家族包括PDGF-AA、PDGF-BB、PDGF-AB、PDGF-CC和PDGFDD五個同型或異型二聚體,是廣泛存在于機體內的化學趨化劑及有絲分裂原。PDGF受體包含PDG-FR-α及PDG-FR-β,PDG-FR-α主要參與胚胎期神經體節及嵴細胞發育,PDGFR-β則主要參與淋巴管及組織血管壁發育[3-5]。在許多惡性腫瘤中,均發現有PDGF-BB及其受體PDG-FR-β過表達現象,如大腸癌、胰腺癌、腎透明細胞癌等[6-8]。非小細胞肺癌作為臨床惡性腫瘤,研究顯示PDGF-BB及其受體PDG-FR-β均在其中有著過度表達現象,這與本次研究的結果較為一致。本次研究結果顯示,PDGF-BB及其受體PDG-FR-β的過度表達與腫瘤中淋巴結、淋巴道的轉移有相關性,臨床中可以此為診斷依據,加強研究、治療實踐,推動治療研究的深入。而分析PDGFBB及其受體PDG-FR-β促腫瘤細胞增殖及轉移的作用機制,可能與下列原因有關:(1)直接刺激腫瘤細胞,使其活化并增殖;(2)誘導腫瘤新生血管形成,增強腫瘤組織血供,促進腫瘤生長;(3)促進腫瘤組織淋巴管生成,從而促進腫瘤組織局部微循環。
綜上所述,PDGF-BB及其受體PDG-FR-β的陽性表達會促進淋巴道的轉移,加強深入研究能夠為非小細胞癌的臨床治療和預后帶來幫助。
[1] Nakamura Y,Tanaka F,Yoshikawa Y,et al.PDGF-BB is a novel prognostic factor in colorectal cancer[J].Ann Surg Oncol,2010,15(8):2129-2136.
[2] Inês C,Fernanda M,Albino M,et al.Overexpression of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α in breast cancer is associated with tumour progression[J].Breast Cancer Res,2010,7:788-795.
[3] 張朝薔,薄建萍,李江波.地塞米松對大鼠支氣管哮喘氣道重塑及PDGF-BB 表達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0,16(30):10-11.
[4] 曾虎,聶晚頻,劉海寧.脾切除對肝纖維化大鼠肝臟PDGF-B表達及血清PDGF-BB水平的影響[J].中華肝膽外科雜志,2011,17(4):305-308.
[5] 陳旭升,孫丹,姚欣.PDGF 和 PDGFR 與腫瘤的關系及其靶向治療研究進展[J].中國腫瘤臨床,2012,15:49.
[6] 趙建強,林文俐,孫美麗,等.PDGF-BB及其受體PDGFR-β在人大腸癌組織中的表達及與CAFs的關系[J].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2012,15(2):94-97.
[7] 張楠,高愛琴,劉杰,等.非小細胞肺癌中PDGF-BB及其受體PDGFR-β的表達與淋巴管生成及淋巴道轉移的關系[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1,18(4):289-292.
[8] 齊立鋒,孫丹,鄭建華,等.腎透明細胞癌中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BB和微血管密度的檢測及臨床意義[J].中華腫瘤雜志,2013,35(9):672-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