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洪偉,王 平
(鐵嶺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遼寧 鐵嶺 112000)
輔導員是高校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學習型輔導員隊伍,就是指在思維方法和工作理念上是具有一定的問題意識,具有較好的學習能力和較強的創新精神,能夠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經常性地反思工作過程,把學習和工作融合起來,進而探索科學的學術工作規律和方法,提高自身素質,提高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實效性的工作隊伍[1]。
當今社會網絡技術迅猛發展,近年來平板電腦、智能手機也快速普及,大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快捷而廣泛,社會上的不良現象和多元價值觀念正悄然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意識、生活方式和價值取向。輔導員每天與思維活躍的青年學生打交道,若想在思想和行為上引導他們,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只靠經驗是行不通的。輔導員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樂學、善學,達到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的良性循環,由經驗型、事務型向學習型轉變。因此,高職院校構建一支學習型輔導員隊伍,通過持續學習、研究新形勢下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才能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積極應對時代的嚴峻挑戰。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實教育規劃綱要,進一步提高輔導員培訓質量,推進輔導員隊伍建設,教育部黨組印發《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培訓規劃(2013-2017年)》,要求各地各高校把輔導員培訓納入干部培訓和教師培訓規劃,這是新形勢下對輔導員素質提升的要求,也是新時期對整個輔導員隊伍建設的要求。培訓規劃要求高校輔導員必須具備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能力、大學生黨建工作基本知識、學生事務管理、心理健康教育、運用網絡能力、職業生涯規劃等多方面知識;了解政治學、教育學、社會學、心理學、哲學、歷史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多學科知識。目前,高職院校生源基礎與本科大學相比,他們文化基礎薄弱,組織自律性不強,學習習慣較差,輔導員教育管理高職學生勞心費神,加之繁雜瑣碎的事務性工作,真正能讓輔導員靜下心來學習的時間很少,致使高職院校輔導員與本科院校輔導員的理論功底的差距逐漸擴大。因此,高職院院迫切需要建立學習型輔導隊伍,通過在學習中工作,工作中學習,相互促進,向專業化職業化方向發展[2]。
掌握全面專業知識的輔導員才能肩負起培養、教育或引導學生成才的重任。目前,高職院校在選聘輔導員時一般不限專業,引進的原則往往是看學歷和綜合素質??v觀各高職院校輔導員的專業可以說是文、理、工、管、藝五花八門,思想政治教育等相關專業出身的只占很小比例,他們沒有系統學習過哲學、政治學、教育學、心理學等學科知識,缺乏相關學科背景知識的儲備。從工作中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在網絡上搜集資料、對數據進行分析等科研基本功還有待加強,相對本科輔導員來說,他們的功底也較弱,加上原本就是非相近專業,輔導員在分析和解決新形勢下學生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做不到得心應手,不能對科研、工作和自身專業化發展這三者的關系進行深刻認識,很難達到在工作中加強學習,用學習促進工作的效果。
在高職院校,輔導員任務繁重,普遍存在著重視輔導員組織能力和執行能力的提高、忽視了科研能力的現象。學??己溯o導員是否優秀的標準就是帶好學生,管好班級,大家普遍認為搞科研是教育理論工作者和教育專家的事。以鐵嶺師專為例,每名專職輔導員管理二百多名學生,大多數時間忙于查寢、除雪、拔草、處理學生之間糾紛等事務性工作;學生獎助學金評定、統計匯總各種學生數據、上報就業材料、催繳學費、值班值宿等常規工作更需要保質保量地完成;學生干部培養、問題學生轉化更是輔導員的系統工程,紛繁瑣碎的事務占據了輔導員的大部分工作時間,甚至是業余時間,使得多數輔導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觀規律缺乏深入研究。如果缺乏一定的研究意識作為導向,他們很容易陷入到純事務性的工作中,工作停留于經驗管理狀態,缺少對工作的總結和反思,不能把握規律,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同時也失去了自身理論水平和綜合素養的提高[3]。
學習氛圍是指在一個集體中以學習為主線的,可以被集體成員所感知和認同的氣氛或環境。良好的學習氛圍是激發群體提升素質的重要因素,會促進群體學習的意識。雖然目前許多高職院校已經認識到學習氛圍對輔導員在學習研究水平和能力的作用,但也很少在這方面下功夫,對輔導員隊伍在學習和科研方面培訓指導力度不夠,致使輔導員學習研究意識處于自發、散養的狀態,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得不到提高,他們在主動適應工作環境和應對學生工作各種問題方面不能做到得心應手,一旦工作遇到挫折時,會產生挫敗感,更談不上體驗學習研究帶來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構建學習型輔導員隊伍,目的不單純是為學習而學習,而是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將知識轉化為成果。輔導員通過學習,在探尋學生工作的規律的同時提升工作能力,將學習轉化為推動工作的能量。
“上面千根線,下面一根針”,盡管輔導員的“婆婆”多,但最直接的領導是各院系的書記或副書記。院系書記的一言一行,輔導員耳濡目染,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輔導員的發展。因此,高職院校構建學習型輔導員隊伍,首先要建立學習型領導隊伍。院系書記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不斷出現新問題,盡管院系書記從閱歷和經驗方面都優于年輕輔導員,但在學習方面不進取、“啃老本”、憑經驗遲早會落伍的。只有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思想上與時俱進,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思想教育工作中,院系書記在學習方面才能始終處于領先地位。第二,具備較高的理論素養。在日常工作中,院系書記應教會輔導員如何學習和科研,指導輔導員妥善解決工作上出現的問題。第三,院系書記要具備帶領輔導員搞科研立項的能力。課題負責人一般要求具備副高以上職稱,而年輕輔導員的專業技術職務多數是講師或助教,所以擔任課題負責人、帶領輔導員研究新形勢下新問題的任務書記責無旁貸,帶領輔導員從日常實踐工作入手,對工作中的社會現象和存在問題進行思考,尋找研究題目,收集資料、對數據進行整理分析,進而形成課題開展立項研究。
在高職院校構建學習型輔導員隊伍,首先要從培養輔導員自覺養成問題研究意識著手。輔導員工作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操作性,特別是高職院校,“管住學生帶好班”是輔導員工作的前提。多數的經驗型、事務型的輔導員能發現和解決現實問題,如學生思想和行為的現狀及其背后的原因、背景、解決途徑等,但不善于總結并上升為理論。學習型輔導員走的是“從實踐中提煉理論,用理論再指導實踐”的學術研究路線,他們能將在實踐工作中出現的系列問題能夠從理論、學術的視角加以思考,如該問題涉及哪些理論知識、屬于哪些學科背景等等,不但能針對現實問題去尋求有效的解決途徑,還能運用專業理論思維將問題及其解決方法上升到學術的高度,形成理論反過來指導工作實踐。因此,學校要培養輔導員利用一線優勢,學會“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研究意識,克服思維定勢,突破固有經驗,由經驗型向學習型轉變,結合工作實際逐步培養輔導員的學習研究意識,這是成為學習型輔導員的前提。
團隊是學習的最佳單位,集體可以比個人更具有洞察力,集體的智慧遠遠大于個人的,成員之間的合作學習具有出乎意料的效果。從團隊中大家可以分享他人的工作技巧和有效方法,相互交流自己的經驗和經歷,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可以使輔導員隊伍整體工作實效大幅度提升,有利于每個成員的快速發展。高職院校輔導員流動性較大,盡管整體工作熱情高,但有工作經驗的輔導員容易流失。建設學習型輔導員團隊,有利于工作經驗的傳遞和工作方法的保持。每個學期末學生離校后召開輔導員經驗交流會、學術研討會、優秀輔導員事跡報告會等就是很值得提倡的團隊學習方式[4]。
培訓是輔導員職業化、專業化發展的重要途徑,是提升輔導員專業理論水平和實踐技能的重要措施?!镀胀ǜ叩葘W校輔導員培訓規劃(2013-2017年)》要求,輔導員在崗期間每年要參加不少于4次16學時的在崗培訓。培訓按時間劃分可分為長期培訓和短期培訓,按內容劃分,可分為系統培訓和專題培訓。對于從事輔導員時間較長、業績突出的優秀輔導員,可以選送參加校外培訓。在高職院校,應結合工作以短期的專題培訓為主,例如:科研立項專題講座,輔導員主題沙龍,沙龍內容可以涵蓋大學生心理健康、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等。培訓的內容要緊跟新形勢的發展、貼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符合高職院校輔導員職業發展的實際需要,避免講些空洞的、可操作性差的大理論。為了增加培訓的吸引力,內容還應以輔導員最關心的個人發展(例如職稱晉升)為主線,努力實現輔導員隊伍建設和個人發展的有機統一[5]。
構建高職院校學習型輔導員隊伍是一項系統工程,構建過程更是循序漸進,效果也不是立竿見影的。構建學習型輔導員更需要學校及院系的共同努力,挖掘輔導員的潛力,讓他們不斷突破自我、超越自我。一支優秀的學習型輔導員隊伍必將擔當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為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做貢獻。
[1]葛振.關于高校學習型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思考[D].天津:天津大學,2011.
[2]何蓉.高校學習型輔導員隊伍建設研究[D].南寧:廣西大學,2012.
[3]王東.基于學習型組織的高職院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2.
[4]羅亮,羅義文.論學習型輔導員團隊的構建[J].高校輔導員,2011,(3).
[5]楊航宇,張小軍.高職院校學習型輔導員隊伍建設探析[J].中國林業教育,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