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寧
(長沙民政學院 外語學院,湖南 長沙 10004)
英語教學中委婉語的語用功能研究
王榮寧
(長沙民政學院 外語學院,湖南 長沙 10004)
語言以獲取交際效果為目的,言語修辭以達成人際和諧為目標。委婉語通過曲折語言形式,傳達言語者心理關切和價值訴求,體現民族(地區)特定文化審美標準與交際觀念。在英語教學中,委婉語常常被教師和學生忽略。所以,甄別和剖析委婉語的言外之意,尤其是充分理解委婉語的語用功能,不僅能避免使用委婉語時的語用失誤,而且能提高運用者的語言素養。
英語教學;委婉語;語用功能
委婉語是人類語言使用過程中的一種普遍現象,是人們為謀求理想的交際效果而采取的一種婉轉間接的語言手段。委婉語既是一種普遍語言現象,也是一種文化現象,是交際活動中一劑不可或缺的“潤滑劑”。在英語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很多學生把閱讀文章中的委婉語當作普通詞匯,不能真正理解委婉語的“言外之意”;在語言實際應用中,不能恰當地使用委婉語,委婉語語用失誤的頻率居高不下。研究表明,這是由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和中國學生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的缺陷等方面的因素造成的[1]。
作為英語中一種常見的修辭格,英語委婉語借助語音、語調、詞匯、語法和句式變化,委婉地表達那些使人尷尬、惹人不快、招人厭惡或令人恐懼的事物,起到一種緩解沖突或美化心靈的作用,增強可接受性,促進交流輕松愉快地進行。語言的語用功能是指說話人在特定語境中運用適合交際環境的語言形式表現出來的言語效果。委婉語的語用功能在于能促進人類交流和諧有序地進行,有助于達到交際的目的和效果。從目前的研究來看,取得一致認可的委婉語主要語用功能有避諱、掩飾和禮貌。
避諱禁忌是委婉語的首要語用功能。主要涉及那些不潔、不雅、敏感、悲傷的忌諱事物,直接說出來也許會讓人感到難堪、惡心、傷心,如老、病、死和性等。
西方人,尤其是女人最忌諱老。因為老就意味著年老色衰,需要他人照顧。“老”對于個性特征鮮明、崇尚獨立自由的西方人來,比死還難以接受。描述衰老,又能取悅老人,通常使用下列委婉詞:advanced in age (年歲上先行的), senior citizen (資深公民);golden years(黃金時代),sunset years(日落之年)。這些詞的隱含意義都是“老”,但是聽上去不會那么刺耳,不會那么老氣橫秋。東方人則喜歡稱老,因為老就意味著受人尊敬,甚至對年長者姓字前都加以“老”字稱呼。這就是民族風俗習慣對語言和思維的影響。
在西方人眼中,健康勝過一切財富,英語諺語“Health is wealth”充分表達了這種觀念。在日常交流中,一般人對疾病還是比較忌諱,尤其是對難以治愈或者難以啟齒的疾病常用委婉語來曲折地表達。比如the Big C(癌癥)、accident(中風)、social disease(社會病,指梅毒或艾滋病)。有時使用一些意義模糊的指代詞來指疾病,如under the weather(健康欠佳)、not all there(患精神病),從而避免難堪或痛苦的話題。這個時候就不能看字面意思,而要深度發掘其內涵。
人類對死亡通常充滿了恐懼,因而無論是口頭語還是書面語中都不習慣用die。為了追求逢兇化吉的效果,人們創造了許多表達“死亡”之意的委婉詞,常見的有pass away、go west、 go to the heaven。英語中關于“死亡”的委婉說法還有很多,如sleep in the arms of God、return to dust、join one’s ancestors等。
在維多利亞時代,社會還沒有像現在這樣文明開放,忌諱直接言性。因此關于“性”的委婉詞也比較多,如go to bed with(與之共寢)、have an affair (干事)、have relations with (與人有關系)等指“性交”。還有sleep around指“亂搞男女關系”。隨著歲月變遷,現在的西方人對性的表達很直白、露骨,不再遮遮掩掩。
利用委婉語含義的模糊性,含蓄、婉轉地表達不愿直接說的事,這就是委婉語的掩飾功能。因此,委婉語又被稱為“化妝詞”(cosmetic words)。英語委婉語的掩飾功能常見于政客演說、官方文件,主要涉及政治、軍事、經濟、外交等方面。
一些國家,甚至聯合國也經常使用DP(displaced person離鄉者)指難民,energy release(能量釋放)指核輻射泄漏,affair(事物)寓意桃色事件。一些政治家或政府為了給自己的行為找一個借口,故意借用委婉語的模糊性來為自己辯護。在某些西方國家,政治丑聞司空見慣,當局者為了掩飾事實,常常把丑聞(scandal)稱為“某某事件(X X affair)”,如眾所周知的尼克松“水門事件(water gate affair)”以及克林頓的“拉鏈門事件”。后來每當國家領導人遭遇執政危機或執政丑聞,便通常會被國際新聞界冠之以“門”(gate)的名稱,如“伊朗門”、“情報門”、“虐囚門”、“竊聽門”、“棱鏡門”。
五角大樓的委婉語也是獨出心裁。為了掩蓋其侵略本性,在越戰時美國國防部把空中的狂轟濫炸說成close air support(近距空中支援),把朝鮮戰爭掩飾為police action(警察行動)。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VOA和BBC等新聞常把伊拉克戰爭美化為“disarm Iraq(解除伊拉克武裝)”。
在經濟領域,英語委婉語大行其道,頗受經濟領域人士青睞。如out of pocket (手頭拮據)指“破產”,a revenue gap(收入差)指“赤字”,slowdown(減速)指“經濟衰退”,cash flow problem(現金流動問題)指“可用現金不足”,adjustment downward(向下調整)指“效益不佳”等等。
此外,外交辭令常常含有“弦外之音”,這就是有意利用委婉語的模糊性來掩飾言者真實目的。有些外交辭令常常有點“出格”,因而不能望文生義,而要理解其“言外之意”。外交辭令習慣用consider來表達拒絕,不會直接使用refuse;用understand、share ideas來表示同意,很少使用agree with。
委婉語同樣具有重要的社會功能,使用禮貌的委婉語可以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促進言語交際和諧愉快地進行。在西方社會,從事體力勞動或服務行業的藍領或者灰領階層常受到社會不同程度的歧視。出于禮貌,人們通常會把代表這一職業的詞的語義進行揚升。如屠夫被稱為meat technologist(肉類專家),垃圾清潔工被稱為sanitation engineer(公共衛生工程師),理發師被稱為beautician(美容專家),連殯儀員被也被冠以美譽——grief therapist(悲痛治療專家)。使用這些委婉語使那些社會地位相對低下的從業人員感受到了應有的尊重,從而協調了社會人際關系。語言學家們研究發現,使用禮貌的委婉語大多出自一種有趣的心理,即措辭越禮貌,其身份越高貴。
英語委婉語涉及西方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從不同角度反映人們的行為準則、社會習俗、思維模式、審美情趣、價值觀念以及道德標準。[2]委婉語的語用功能跟其語境有很大關系,同一個表達在某個語境當中是委婉語,而在另一個語境當中并不能讓對方感覺到禮貌,甚至有可能變成禁忌語。因此,不存在絕對意義上的委婉語,只存在某個語境下的委婉語。[3]語言隨社會的需要和發展而不斷地變化,委婉語亦如此。
恰當地使用委婉語可以避免許多尷尬的局面,減少不必要的摩擦,給人彬彬有禮的印象。但是,濫用委婉語也會給人一種矯揉造作、弄虛作假的印象。當今,語言教學越來越重視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為了讓學生真正掌握英語委婉語,在英語教學中,要闡釋英語委婉語的起源及其產生的文化背景,引導學生研究和分析委婉語的語用功能,辨別其在不同語境下的意義。
[1]劉奕.英語委婉語的產生、發展及其交際功能[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2(1):107-109.
[2]孫敏.英語委婉語研究的語用功能維度[J].外語學刊,2007(2):125-127.
[3]孫玲玲.英語委婉語的重定義和構成[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4):94-97.
2013-12-06
王榮寧(1975- ),男,湖南衡陽人,長沙民政學院外語學院講師,從事翻譯理論與實踐及英語教學法研究。
H319
A
2095-7602(2014)02-016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