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懷毛
(瓊州學院 外國語學院,海南 三亞 572022)
多媒體是建立在現代信息技術基礎上并以文本、圖形、圖像、音頻、視頻、動畫為組成要素的多種信息的綜合表現媒體.《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4)中明確指出,“各高等學校應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網絡技術,采用新的教學模式改進原來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課堂教學模式.”多媒體教學為廣大師生提供了豐富多彩且真實生動的語言材料,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
具體來說,多媒體教學主要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1)教學內容生動、真實.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將知識信息與真實生活場景進行綜合編排,制作成音頻、視頻、圖片、動畫、幻燈片等教學資料,使學生接觸到生動真實的語言材料,強化學生對語言信息的理解.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感興趣的事情往往愿意花費更多的時間、精力,也有更強烈的克服困難的決心與毅力.多媒體教學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將語言材料展示在他們面前,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與參與意識,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3)提高教師備課效率.多媒體技術能夠輕松實現信息的整合與共享,不僅可以為教師提供豐富的課程資源,還為教師創造了互相學習、借鑒的平臺,避免了教師在備課過程中的重復勞動.
(4)創造互動教學環境.傳統的教學模式以“黑板+粉筆”為突出特點,以“教師教、學生學”為主要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居于主導地位,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必要的交流與反饋.與此相反,多媒體教學可以實現人機之間、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積極溝通,而這種溝通與互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強化所學內容,還可以及時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這對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無疑是大有裨益的.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4)明確規定,“新的教學模式應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特別是網絡技術,使英語教學朝著個性化學習、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的學習、主動式學習方向發展.”下面,我們就來探討多媒體教學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的應用.
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語音、語調是語音課的根本目的.為此,教師需要采取辨音訓練、發音訓練、正音訓練、語音技巧訓練、語調訓練、朗讀訓練等形式,而這些訓練都可以借助多媒體進行.
首先,教師可以利用音頻、視頻等多媒體形式為學生提供一種純正的、真實的、豐富的語言環境,這不僅能幫助學生積累規范的語音輸入信息,還能增強學生的語感,使他們學到正確標準的發音,為有效的口語交流奠定基礎.
此外,多媒體教學還能幫助教師提高語音知識教學的效果.教師可以通過投影儀、幻燈片甚至動畫等形式把每個音素的發音部位、發音時的氣流圖以及發音要領生動、形象地展現出來,使學生正確理解每個音素的發音方法.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還可以把學生的發音情況記錄下來并為學生進行回放,通過將學生的發音與正確發音進行比對,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指導學生及時改正錯誤.
視聽說課是以培養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為根本目的的實踐性課程.換句話說,視聽說課旨在幫助學生正確、流利、無障礙地使用英語與外國人進行直接的溝通與交流.
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運用多種方式,如電影、錄像、錄音等將語言材料的音、像、文字等展示出來.英語的視聽訓練可以分為以下兩種:
(1)精視聽說課.精視聽說課的教學強調的是視聽的質量,常常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呈現視頻資料、紀錄片、電影、教學片等信息,首先由教師為學生進行必要的講解與指點,然后讓學生通過反復的觀看、理解與模仿來提高聽說能力以及語言交際能力.
(2)泛視聽說課.泛視聽說課強調視聽的數量,教師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主題豐富、口音豐富、語速自然、形式多樣的英文原版電影或電視節目資料,通過大量真實語言材料的輸入來開闊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深入了解英語文化.
需要重點說明的是,教師應掌握好精視聽說課與泛視聽說課的比例,前者過多會使學生感到疲勞,后者過多則會降低學習質量.因此,教師應使二者有機結合,這樣才能既保持學生的興趣,又能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往往采取單一、死板、枯燥的“講解生詞—逐句逐段分析—對答案”的教學模式.教師將大量時間用于閱讀文章中語法知識的講解,而且常常抓住一個語法點就大講特講,忽略了對學生進行歸納、分析、總結等閱讀思維的訓練.學生則在下面不停地記筆記,主體地位得不到突出,閱讀習慣、閱讀技巧等均得不到培養.此外,這種教學模式由于缺少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教與學之間缺少必要的溝通,教學效果自然很難令人滿意.
與此相反,多媒體教學環境下的閱讀課可以利用多種方式對課文進行多層次的展示,如詞匯、句子、段落結構、寫作思路、全文主題等,使學生對所學課文在大腦中建立起立體、形象的印象.不僅如此,多媒體教學還可以通過靈活多樣的手段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檢驗,如以幻燈片的形式進行口頭作文或課文復述、以視頻形式進行同步翻譯或配音練習等.這些豐富而有趣的活動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興趣,還能使學生將所學知識學以致用.
寫作能力與學生的詞匯基礎、語法知識、邏輯思維能力、布局謀篇的意識等息息相關,寫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實現的.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寫作是大學英語教學的頑疾.究其原因,這與寫作課呆板、枯燥的教學模式不無關系.
將多媒體教學與寫作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可以有力地扭轉這種局面.多媒體教學不僅能為學生提供大量質量上乘、體裁豐富、題材多樣的范文,如各種文學文體與應用文體,還能將一篇文章的完整寫作過程生動地展示出來,使學生充分了解各種寫作技巧的使用方法以及寫作中應注意的問題,從而切實提高寫作能力.
多媒體教學的廣泛應用為廣大英語教師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了物質基礎,同時,多媒體教學的順利開展離不開掌握多媒體技術的教師.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推廣多媒體教學對英語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語教師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高超的英語能力,還應懂得現代教育技術.具體來說,英語教師不僅應學會使用計算機、網絡、音頻視頻播放軟件等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設備,還應掌握相關教學材料的制作技術,如制作幻燈片、圖片、簡單音視頻、動畫等.此外,為了提高單位時間內的工作效率,英語教師還應學會下載或共享相關的網絡教學資源.
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多媒體教學要想達到預定的效果,離不開具體的操作者,即教師.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是大部分教師對多媒體設備的使用水平還處于較低層次,具體來說有如下幾個方面的表現.
(1)如果按照傳統的模式來授課,教師在備課時會將整堂課的全部內容在大腦中梳理出線索.有了多媒體設備后,教師的記憶任務大大降低,他們往往會把更多的精力用于記憶多媒體課件的結構圖、目錄層級以及鏈接節點.
(2)許多教師尤其是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在沒有多媒體設備的情況下也完全可以把課程講得很精彩,多媒體教學對他們來說只起到輔助作用.但是,多媒體設備的操作打亂了他們流暢的講課思路,使得講課的效果大打折扣.
(3)由于大部分教學內容都被容納于多媒體課件中,教師會大量的減少課堂板書,有的教師甚至沒有板書.同多媒體設備相比,板書的確費時費力,但是板書在吸引學生注意力、引導學生思路、加深學生理解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板書的缺失很容易使學生產生視覺疲勞,進而影響教學質量.
因此,教師不能過分依賴多媒體設備,而要讓多媒體設備為自己的教學服務.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多媒體教學也不例外.同傳統教學相比,多媒體教學為學生提供了生動的語言資料,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多媒體教學的目的并不在于讓學生欣賞這些資料,而是通過這些資料來提高學生的語言水平.很多學生面對如此大量而豐富的語言資料時往往會不知所措,有的將注意力集中于有趣的資料而忘記了學習任務,有的則陷入浩瀚的信息海洋而迷失方向.此外,多媒體教學無形之中減少了師生之間的目光、語言以及情感交流,而中國學生早已習慣于由教師規定學習任務并依據考試來安排自己的學習,面對多媒體教學所帶來的遠遠超過他們認知承受力的繁雜信息,他們往往信心不足.
因此,教師應處理好多媒體教學中的三角關系,即教師、學生與多媒體之間的關系,不能因多媒體設備的使用而打亂正常的師生交流與互動.
多媒體教學是一把雙刃劍,教師在推進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應及時總結經驗教訓,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積極作用.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育要求(試行)[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2〕許智堅.多媒體外語教學理論與方法[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0.
〔3〕王琦.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外語教學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4〕馬海明.多媒體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攀登,2008(6).
〔5〕盛冬梅.多媒體技術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問題及對策[J].現代交際,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