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珊珊
(安徽財經大學, 安徽 蚌埠 233000)
環境稅:解決環境問題的唯一方法?
徐珊珊
(安徽財經大學, 安徽 蚌埠 233000)
改革開放以來,在我國經濟取得了驚人發展的同時環境污染問題也接踵而來.當代污染問題的惡化嚴重制約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阻礙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現.因此,如何治理環境污染問題乃是我國亟待解決的眾多問題中的重中之重.
環境;外部性;市場失靈;產權
近幾個月內我國大部分省市持續幾日出現霧霾天氣,環境污染問題再次引起公眾的擔憂,也成為當今亟待解決的眾多問題中的重中之重.究其原因則是我國長久以來的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得到快速發展,GDP總量甚至逾越至世界第二位,發展速度令人咂舌.然而在取得傲人成績的同時,我國的環境問題也越發嚴重,污水、廢氣、霧霾、酸雨、沙漠化等環境問題屢見不鮮.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成為了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道路上的巨大障礙,治理環境污染問題已經刻不容緩.
對保護環境防治污染手段的選取上,國內學者卻眾口一致的推舉環境稅的開征,認為只有進行征收環境稅才能抑制環境污染的進一步惡化,改善環境.筆者認為環境稅絕非解決環境負外部性問題的唯一或最有效的途徑.解決環境的負外部性問題的關鍵是了解該問題產生的根本性原因.
我國《憲法》第九條規定了“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等自然資源,都屬于國家所有”,即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歸國家所有,歸全民所有,是所有人共有的財富,如水、空氣、陽光、森林等資源,任何人對其都具有平等的權利.換句話說,自然資源具有公共品的一些特征,屬于公共品的范疇.公共品是指這一類的物品,它們是向全社會提供,其效用不可分割的為整個社會成員所共同享有,任何人都可以沒有障礙的消費且不影響他人消費的數量和質量,并且無法將有打便車嫌疑的其他人排除在外.[1]以上即是公共品的三個性質:不可分割性、非排他性、非競爭性、.正是由于公共品的這些特性,人們出于理性人的考慮,往往會滋生出“搭便車”的想法.另外,由于自然資源數量的有限,一些資源是不可再生的,所以自然資源又具有稀缺性.
外部性是經濟學中的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外部性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國經濟學家、劍橋學派的奠基人西奇威克提出的.他最先意識到了由于外部性的存在,使得私人成本與社會成本、私人收益與社會收益之間的不一致問題.1910年,英國著名經濟學家馬歇爾第一次提出了“外部經濟”和“內部經濟”的概念,而這即是外部性概念的源泉所在.外部性是指理性經紀人的經濟活動對其他經濟主體產生的不反映在市場價格中的影響.[2]也即是某企業或居民的一項經濟活動對他人造成了好的或壞的影響,并且這種影響沒有在市場價格中得到補償.外部性有兩類:正外部性和負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指在經濟活動中,理性的經紀人的行為使他人或整個社會受益,而該經濟主體不需要付任何代價,此時廠商的邊際私人收益小于邊際社會收益.負外部性與正外部性相對,指理性的經紀人的行為使他人或者整個社會受損,而該經濟主體并不為此承擔成本,此時廠商的邊際私人成本小于邊際社會成本.[2]到了 20世紀 20年代,另一位偉大的經濟學家庇古從福利經濟學角度對外部性問題做了系統的論述和分析,并對外部性問題提出了各種解決手段,比如稅收、補貼、押金等手段.庇古把很大的心思放在了經濟活動負外部性的研究上,并用了大量實例來說明二者的不一致性.類似工廠生產過程中排放的煤煙給社會或者居民生活造成了很大大損害,如果該廠商不為該損害付出代價,則其邊際私人成本就小于邊際社會成本,則存在外部不經濟性問題.主流經濟學派一致認為完全競爭市場是有效率的市場,而壟斷、公共品、外部性等因素是阻礙市場達到帕累托最優,這樣的市場是沒有效率的,即我們通常所說的“市場失靈”.庇古正是認同這一觀點,提出了要解決這一負外部性問題,就需要政府出面征一道庇古稅,使得該廠商的邊際社會成本與邊際私人成本相等,從而使市場處于最優狀態.
環境的污染問題是典型的負外部性問題,由于環境的公共品特征,人們都想貪婪的無節制的受益于它,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對其所造成的環境污染的治理問題都有著“搭便車”習慣.這也是導致哈丁的“公地悲劇”的根本原因.然而環境資源又具有稀缺性特點,人類無節制的使用,污染和破壞將會造成無可挽回的局面,自然災害將會司空見慣,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也可能會變成垃圾的海洋.因此,怎樣抑制環境污染問題的進一步惡化值得人們深思和探索.
我國現行的主流經濟學派推崇的是凱恩斯主義,其主張最有效的市場是完全競爭市場,它滿足四個假設條件:(1)產品的同質性;(2)數量眾多的小廠家并且每個廠家均不能影響市場價格;(3)廠商可以自由進入或退出市場;(4)完全對稱的信息.[3]凱恩斯理論的追隨者們通過建立各種精巧的模型及數理公式,推導出滿足這些條件的市場是最有效率的市場,是“最優”的,由這樣的市場配置資源可以實現效率的最大化.現實世界中由于各種外部因素如壟斷、公共品、外部性、非對稱信息等使得經濟市場不能達到最優狀態,這樣的市場是沒有效率的,即市場失靈.在“完全競爭”的信奉者眼中,廠家壟斷與價格的操縱是競爭的兩大敵,我們得將它們徹底清除,才能創造出一個理想的競爭環境.于是他們提出了一個解決市場失靈的方案——政府干預.然而哈耶克對此進行了否定,他認為完全競爭實際上就是完全沒有競爭.我國學者許小年也道出自己的觀點,認為在現實經濟中,企業正是因為有壟斷才形成了競爭,企業是靠差異化而非同質的產品在市場上競爭,正是因為差異化形成了暫時的和局部的壟斷,從而有了短暫的競爭優勢,贏得消費者的貨幣選票.[4]在完全競爭市場上,各廠商的產品都完全相同,廠商之間完全沒有商業機密,那廠商也不會鉆心于研究創新出新產品,甚至連抄襲都沒有了意義,經濟停止了發展,社會也不會進步.
在針對環境污染這一外部性問題上,主流的經濟學者們也是義無反顧地求助于政府干預.市場一失靈,政府就該采取行動的單向思維根深蒂固.于是向污染廠商征稅,向居民補貼等將外部效應內部化的手段接踵而來.
政府干預是解決環境問題唯一的方法嗎?對此也有不少學者持不同看法.剛剛去世的諾獎得主科斯教授就是其中的一位.科斯教授深入研究了外部性問題,通過對現實中的企業整合、公共產品的供應、稀缺資源的配置和權利界定的司法實例的研究,告誡人們要警惕“黑板經濟學”的危險.他指出,離開“市場失靈”的概念,我們可以更好的界定政府的職能,而“外部效應”和“公共產品”等“市場失靈”的概念對我們處理外部效應問題沒有任何益處,相反,沒有這些概念的干擾,政府可以更為有效地提供公共產品.
科斯在他的《社會成本問題》一文中,列舉了眾多對他人產生有害影響的廠商行為的案列,提出了“交易成本”概念.交易成本指的是運用價格機制的成本,即在市場交易中,搜尋信息、談判、簽約、監督以及執行簽約的成本.[5]他認為外部效應和市場失靈無關,而是個體成本與社會成本的不一致性引起的,解決這個問題的一個方案就是明晰產權.現實生活中,任何的交易行為都需要一定的成本,對權利的初始界定將會提高經濟制度的運行效率.因此,對進行權利調整時,不論它是市場機制還是政府管制亦或是轉成一種新的制度,關鍵在于考慮這些安排在各方面的總效應,只有得大于失的行為才是人們所追求的.在選擇某個制度時安排,出于理性考慮會選擇執行成本最小而受益最大的安排,這是經過各種比較衡量后的結果.[5]“市場一失靈,政府就得干預的單一模式是研究方法上的根本性錯誤,事實上,兩者均是配置資源的方式和手段,并非非此即彼.
環境產權的模糊性是環境問題得不到很好的解決的根本原因,解決途徑就是對環境產權進行改革.眾所周知,我國環境資源所有權歸國家所有,在現實生活中,這種模糊的公有產權歸屬所引起的“外部性”不利于環境保護.[6]例如云南玉龍雪山實行禁伐,后來林區發生了火災,但林區的群眾對此見火不報,救災很不積極,從而造成了很大的損失以及森林的盜采盜伐.如果對環境資源進行產權改革,在保證環境資源歸國家所有的基礎上,對環境資源的使用權和收益權等權能進行分割下放,如賦予居民一定的權利,保護資源的積極性會提升很多.
就環境污染問題,如果國家明確界定權利,就可以通過市場交易來解決環境的負外部性問題.如賦予居民不受污染的權利,企業為了排污就得與居民進行交易,向居民進行補償,通過污染排放者和受損者之間的市場交易,就可以解決環境外部性問題,無需政府插手,只需政府維護好交易環境.因此,在國家宏觀的調控以及法律和各級政府的監督下,開放資源的二級交易市場,可以對資源產權進行配置,如采用資源使用權制度和轉讓制度,這可能是非常有效的解決環境問題的手段.
環境污染問題是一個典型的負外部性問題,由于環境的公共品特性,人們習慣于“搭便車”,使得環境問題的治理困難重重.然而日益惡化的環境問題嚴重制約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環境污染問題的治理迫在眉睫.
對于采取怎樣的手段來治理環境問題,筆者認為市場機制可能會比政府干預手段更能取得好的效果,政府的作用是維護一個好的交易環境.而進行市場交易的前提是對環境資源的產權作個清晰的界定,建立和完善資源產權的初級配置,這可能是非常有效的解決環境問題的手段.
〔1〕鮑燕寧.關于我國開征環境稅的設想[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0,5(1).
〔2〕司言武.環境稅經濟效應研究[M].浙 江:光明日報 出版社, 2009.20.
〔3〕高鴻業.西方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185.
〔4〕許小年.市場失靈了嗎[N].經濟觀察網,http://www.eeo.com.cn/2013/0921/250052.shtml,2013-09-21.
〔5〕羅納德·哈里·科斯.企業、市場與法律[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6.
〔6〕呂永慶.論科斯定理在我國環境治理中的運用[J].前沿,2005(9).
F812.42
A
1673-260X(2014)08-01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