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曉曉
(阜陽師范學院 信息工程學院, 安徽 阜陽 236041)
景區公示語翻譯現狀調查
——以皖北地區為例
符曉曉
(阜陽師范學院 信息工程學院, 安徽 阜陽 236041)
隨著安徽省文化的對外傳播,越來越多的外國游客來到這里參觀學習.安徽省的人文和自然景觀作為我省對外的窗口,其公示語翻譯的規范性直接影響著我省的國際形象.筆者走訪了安徽皖北多處景區調查該地區公示語英譯質量,探討了其誤譯錯譯的類型并提出改進該地區英語語言文字水平的建議,旨在提高公示語翻譯文化層次的可接受性,實現公示語的交際性目的.
目的論;公示語;英譯
皖北地區是屬于安徽省淮河以北的地區,包括淮北、阜陽、亳州、蚌埠等六市二縣,該區域鐘靈毓秀,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許多歷史名人都生長在這里:比如亳州的老子、曹操、華佗,潁上的管仲、鮑叔牙等;當然與這些名人相關的文物保護單位也很受游客歡迎,比如亳州花戲樓、曹操運兵道、壽縣窯遺址等;除此之外該地區風景秀麗,潁上八里河、迪溝;阜陽生態園、淮南八公山旅游風景區等;筆者通過走訪其中一些景區發現這里的公示語翻譯非常不規范,甚至有些翻譯錯誤百出,想象一下如果外國游客來到文化底蘊深厚的文物保護區,看到這些有損我們形象的語言文字錯誤那他們還不對安徽省歷史文化古城的地位持懷疑態度?因此整頓皖北景區語言文字形象迫在眉睫,需要引起翻譯學者的注意.
皖北區景區公示語英譯現狀不容樂觀,筆者走訪了阜陽、亳州等地區的歷史文化古跡、風景名勝區,收集了大約200條公示語語料,通過歸類發現該地區公示語翻譯普遍存在以下幾類問題:
2.1 拼音代替英語
皖北景區公示語翻譯多年來一直沒有受到政府等相關機構的重視,很多景區只設有漢語公示牌,沒有相對應的翻譯,并且有很多地方使用拼音.比如:八里河風景區迎接游客的正門上寫了“八里河歡迎您”!并在下面用拼音標注了“BA LI HE HUAN YING NIN”!潁上八里河風景區作為國家 5A級風景名勝每年吸引著來自國內外的很多游客,試問外國游客不懂漢語拼音,這樣的公示語怎么能讓他們感受到八里河風景區的熱情歡迎呢?
2.2 拼寫錯誤
拼寫錯誤在該區景區公示語英譯中也經常見到,當然這類低級錯誤與譯者粗心大意不負責任有很大關系.比如某景區湖邊貼有“水深 3米岸陡”,譯文“DEEP WATER! STEEP BAND”,“band”沒有“河岸”的意思,所以可想而知此處是拼寫錯誤,正確的翻譯應該是“DEEP WATER!STEEP BANK”;我想外國游客看到這樣的錯誤一定會從內心嘲笑中國人語言素質低下、做事情粗枝大葉,從而破壞旅游景點在外國游客心目中的形象.
2.3 機械式翻譯
機械式翻譯又稱為“死譯”,即不顧及語法、詞性、上下文的“字對字”翻譯.比如下圖中“非游覽區,客人止步”被譯為“No Admittance area,guests halt”就是典型的例子.我想外國游客肯定對該文本百思不得其解,筆者認為按照國際規范,該公示語譯為“Staff Only”就已經忠實的表達了原文的約束性信息了.
2.4 中式英語
不同國家人們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不同導致了語言表達習慣上必然存在差異,筆者發現景區公示語中大量存在中式英語翻譯,致使譯文晦澀難懂.比如某風景區有這樣一條公示語“雷雨天氣,請勿登山”的譯文為“Lighting prone area-please do not climbing”,此處有兩處錯誤,首先是雷雨的英文為“lightning”而不是“lighting”;其次譯者錯誤使用了No+動名詞的表達方式,因此 climbing在這里屬于動名詞結構的濫用,更好的譯文應該為“Lightning Prone Area-Do Not Climb”.再如
2.5 語法錯誤
由于譯者英語水平有限,景區公示語英譯中語法錯誤現象也隨處可見,比如某生態園變壓器旁設有這樣一句話“愛景區設施,做文明游客”,翻譯成“Take care of the public facilities and behavior yourself”,熟悉英語的人都知道 behavior是動詞,and前后應連接兩個并列的動詞,因此此句應改為“Take care of the public facilities and behave yourself”.再看這一句“草木皆有生命,愛護方顯真情”“Every grass and wood is a livingbeing worth your care”,該句其實是個定語從句.
筆者認為皖北區景區公示語存在的諸多問題主要是由以下幾個原因造成:首先是翻譯人員的跨文化交際意識不夠.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英漢文化差異導致兩種語言在互相轉換時不能完成詞語意義的一一對應.[1]因此當譯者缺乏英語文化意識時很可能導致譯語讀者對譯文的不理解,難免會出現語用模糊或失誤.其次是該地區雙語公示語沒有普及.皖北地區經濟發展相對滯后,外國游客數量不是很多,因此政府和相關部門對公示語翻譯方面沒有得到相應的重視,導致之前翻譯錯誤的公示語不能得到及時糾正.為了充分優化皖北區雙語公示語的質量,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地方相關部門應該與高校進行對接,參照《國家公示語翻譯規范手冊》研究和制定皖北地區公示語英譯的規范和標準,使公示語的翻譯有章可循,以凈化景區雜亂的語言環境.第二,地方主管部門必須對景雙語公示語建設進行監督,要求譯者在對景區公示語進行翻譯時,必須將初步翻譯完成的文本交由權威部門審核通過之后再投入使用,完成對公示語翻譯的二次完善.第三,參與公示語翻譯的相關人員需要具備較高的中西方文化素養,在翻譯實踐中需要嚴格遵守“在傳遞信息方面忠實于原文”的原則,同時要使譯文表達方式符合目的語受眾的文化環境,實現譯文的“語義連貫性”.第四,公示語屬于實用性文體范疇,具有很強的目的性,譯者在對其進行翻譯時可以適當選取與之相關的翻譯理論進行翻譯指導,比如“功能對等理論”,以指導正確規范的公示語翻譯,第五,呼吁當地群眾對公示語翻譯進行監督,可采用獎勵等手段鼓勵民眾對公示語翻譯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舉報.
4.1 語言的簡潔性
簡潔性指公示語的選詞造句短小精悍,語法結構簡單,所要傳達的一色簡單明了,譯文讀者能很快明白公示語所要傳達的信息.[2]比如“閑人免進”的英語表達方式有很多,包括“Irrelevant people should not enter”等,然而英語國家在表達同樣命令要求的公示語時只是用了“Staff Only”這兩個單詞就達到了提示公眾的目的.
4.2 互文性
互文性是指一種或幾種符號系統在另外一種或幾種符號系統中的轉換,且原語話語風格或意圖在譯語話語中得到很好的保留.[3]公示語譯文互文性是指公示語翻譯文本必須要符合譯入語的語言及文化習慣,同時在話語功能上也要保持譯語與原文的對等.因此,在公示語的翻譯過程中,我們應該嚴格遵守互文性原則,盡量使用規范性詞匯和語法,按特定的文本形式來處理.例如,把僅供飼養員進入的告示“游客止步”翻譯成“visitors are stopped”.這則譯文從語法詞匯角度來說沒有任何錯誤,但是對于母語是英語國家的游客來說,譯文仍然會使他們有理解誤差,原因就在于缺少了互文性.根據英語國家的話語規則和文化習慣,“Animal keepers Only”更易被讀者接受,進而真正實現其交際目的. 4.3 重視譯語文化習慣
世界上任何一種語言都是深受其所在特定文化的影響的,這種特定文化包括生活習慣、思維方式、社會背景燈,因此各民族語言在表達形式上也必然存在差異,比如漢語的詞語所蘊含的文化涵義在英語中很難甚至根本找不到相對應的文化負載詞,若是采用直譯或硬譯則會導致譯文喪失跨文化交際功能,產生文化沖突.[4]因此,譯者在翻譯景區公示語時一定要照顧譯語讀者的文化習慣,忠實靈活的達到翻譯目的對等.比如,某景區供游客休息的小亭子“青獅樓”被譯成“Green lion building”.牛津高階詞典對“green”一詞的寓意表明該詞代表新生的、不成熟的之意,“lion”是英語中的百獸之王,此譯文的意思便可理解為“不成熟的獅子”,顯而易見譯文使得“青獅樓”留給人下不安全牢固的感覺.其實“青獅樓”就是可供游客歇腳的小亭子而已,可以直接翻譯成“QingShiBuilding”或“QingShi Pavilion”.
再如“鴛鴦池“,漢語中“鴛鴦”喻指恩愛夫妻,英語中與之相對應的有“愛情鳥”一詞即“love birds”因此該處可譯為“Love Birds Pond”.
總的來說,公示語翻譯并不是個單純的學術問題,它具有極強的實踐性,并且與城市形象和社會發展息息相關.希望本文對提高公示語英譯質量、凈化公示語英譯環境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1〕段濤.從語用學角度談公示語的翻譯[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2):24-26.
〔2〕朱小美,陳蕾.從交際翻譯視角看安徽城市公示語英譯—以合肥、蕪湖、淮南、宣稱為例[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2011(5):81-86.
〔3〕蔡瑞珍.三明市旅游景區公示語翻譯[J].三明學院學報,2013(1):55-59.
〔4〕陳麗,胡東平.目的論指導下的環保類公示語漢英翻譯[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3(8):40-45.
G251.4
A
1673-260X(2014)08-0158-02
阜陽師范學院人文社科項目(2012FSSK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