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章萍
(茂名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 茂名525000)
區域旅游協作背景下的“珠三角”旅游人力資源區域共享研究
梁章萍
(茂名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 茂名525000)
在旅游產業化發展的今天,加強區域旅游合作已經成為促進區域旅游發展的重要源泉.珠三角地區作為我國最主要的旅游區域,實現區域旅游的協作是未來該區域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在實現區域旅游協作的同時,能夠實現旅游人力資源的區域共享,有助于提升珠三角地區的旅游競爭力.
珠三角;區域旅游;人力資源;共享;競爭力
對珠三角地區來說,實現區域旅游協作能夠促進該地區旅游業的發展,有助于該地區旅游發展戰略布局目標的實現.當然,要實現區域旅游的協作發展,最主要的因素在人.必須要充分利用該地區人力資源的優勢,對人力資源進行整合利用,發揮人力資源的潛力,才能保證區域旅游協作戰略布局的最終實現.而當前在區域旅游人力資源利用中存在盲目競爭,使得人力資源出現空間布置失衡,人力資源效率低下的情況,而推進區域旅游人力資源的共享無疑是改變這種現狀的最佳選擇.其指的是根據各地區旅游人力資源的整體分布結構,在滿足當地旅游人才需要的同時,實現旅游資源和旅游人力資源的空間空想.這樣就能確保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能夠促進區域旅游資源的更好更快發展[1].
1.1 “珠三角”區域旅游協作現狀
隨著區域旅游的不斷發展,目前,“珠三角”區域旅游協作越來越受到相關部門、旅游行業內部以及旅游專家學者們的高度重視,珠三角區域旅游協作指的是資金、產品、客戶源等多方面的協作,下文從幾個方面具體探討了其協作內容和現狀:
1.1.1 基于旅游產品的區域合作
隨著人們休閑消費觀念的逐步覺醒,人們的旅游欲望可以增加.而珠三角是很多游客傾向選擇的旅游區域.“廣深珠“旅游路線是該區域旅游產品合作的經典線路.當然,與泛珠三角旅游產品比較可以看出,珠三角旅游產品的開發還存在一些比較明顯的問題.例如泛珠三角旅游產品,該旅游產品是在對跨省區旅游資源進行整合的基礎上開發出來的旅游產品,其面對不同市場,產品更加豐富,更能吸引游客.而“廣之旅”產品是在對泛珠三角旅游產品繼續擰重新梳理的基礎上整合開發商,其在深度和廣度上大做文章,以“好鄰居,大串門“為主旨開發出了一系列的經典線路,包括泛珠三角各省區的生態旅游線路、獨特的紅色旅游和藍色休閑線路等.該旅游產品針對不同的市場,推出了適合老年人的長者團、適合學生的學子假期旅游產品和針對上班族的度假休閑旅游產品等,極大的拓展了市場.
1.1.2 基于旅游客源的區域合作
旅游客源合作作為珠三角區域旅游協作的初衷,是區域旅游協作的重點工作.“珠三角”各城市之間互為主要旅游目的地和客源輸出地的合作發展格局也已經早已形成.廣州是全國接待入境游客最多的城市,深圳也是我國重要的入境口岸城市.“珠三角”區域內進行旅游客源合作,可以互送旅游客源,這樣就能夠減低成本投入,能夠獲得明顯的經濟效益,具有較大的市場潛力和合作空間.
1.1.3 基于旅游投資的合作
目前“珠三角”的經濟發展也存在一定的不平衡現象,如廣州、深圳地區的經濟發展相對發達、旅游企業實力相對比較雄厚、社會資金充裕,而其他城市如清遠、肇慶等地雖然也有著極為豐富的旅游資源,但由于缺乏資金上的支持和專業技術支持,使得這些地區旅游資源的開發程度較低,無法與其他區域形成旅游協作.為了改變這種局面,該地政府必須要積極爭取支持,必須要利用各種渠道積極吸收和鼓勵廣州及深證等地區經濟實力雄厚的旅游企業參與到該地旅游產品的開發中來,鼓勵實現跨城市和快遞去的旅游資本運作.還要積極的與旅行社合作,鼓勵旅行車在該區域設置分支機構,實施連鎖經營,真正實現該地區無協作死角式的多贏協作發展.
1.2 “珠三角”旅游人力資源區域合作現狀
加強“珠三角”旅游人力資源區域合作可以促進“珠三角”區域旅游的發展,而要加強“珠三角”旅游人力資源區域合作就需要加強旅游業專業人員的交流與合作.而旅游專業院校在培養旅游專業人才和旅游專家方面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時對區域旅游的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目前“珠三角”區域內雖然已經有了很多的旅游專業院校,但是存在分布極其不均衡的現象.根據2009年廣東開設旅游專業院校的統計情況來看,廣州市的院校總數遠遠高于“珠三角”區域內的其他城市.
性
人力資源共享這個概念是由歐美等發達國家在上個世紀提出的,它作為一種新型的人力資源配置模式,實質上是一種人才租賃[2].在區域旅游協作的大背景下實 施人力資源區域共享就是為了充分的利用各地的旅游專業人才,是為了能夠跨越單位、空間和制度等的限制,實現人力資源的合理無障礙流動.其是對人力資源的單位所有制、部門所有制和地區所有制的一種全方位挑戰.它要求珠三角地區在旅游經濟發展過程中,要摒棄傳統的門戶意識以及本位意識,要立足全局,站在整個區域旅游經濟發展的戰略高度上,合理的配置旅游專業人才.其最終目的是為了實現人力資源的跨區域和跨制度流動,是為了更充分的發揮人力資源潛力.這對于區域旅游協作是非常重要的.
同時,實施旅游人力資源的區域共享是“珠三角”區域旅游協作的必然要求.縱觀當前旅游業發展的趨勢,區域旅游協作是必然趨勢,在這種區域旅游一體化的過程中,實現區域旅游協作的效益是非常明顯的,而實施人力資源共享是該地區區域協作高效發展的必然選擇.所謂區域整合具體指的是各地區的旅游企業在發展中發揮各自的作用,充分進行合作,不斷優化配置生產要素,在合作中求共贏,求發展.這其中旅游人才作為最活躍的因素,對區域旅游協作將會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如果能夠實現區域旅游人才的自由和有序流動,必然能夠促進區域旅游協作的更高更快發展.因此,珠三角地區應該注重旅游人力資源的共享,要積極合作培養旅游市場開發所需的各種高端和緊缺人才,并實現人才的共享,避免區域人力資源的盲目競爭,充分發揮旅游人才在推動區域旅游發展中的作用.
3.1 做好規劃,啟動區域旅游人力資源共享戰略編制
為了進一步促進我國旅游業的發展,我國國家旅游局已經制訂了關于旅游人才的規劃綱要,具體體現在《“十一五”旅游人才規劃綱要》中.珠三角區域旅游發展的過程中,要積極的按照十一五規劃的要求,推行旅游人才的培養和開發規劃.要充分重視人才共享戰略,要改變過去各個城市在發展中各自為政,開展人力資源無序競爭的局面,要從服務區域旅游協作發展的大局出發,編制人力資源共享開發規劃[3].
3.2 制定旅游人力資源區域共享的政策法規,確保有法可依
為了避免珠三角區域旅游協作中出現人力資源共享糾紛,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政策法規,為旅游人力資源共享提供政策或者法規依據.因為珠三角地區橫跨了整個珠江流域,這些區域之間經濟發展水平是不一樣的,而傳統的行政區劃使人們在實踐中采取“零和博弈”的做法,一方受益建立在另一方受損的前提下,這樣損益之和就為零[4].不能夠達到資源增加的目的,同時,沖突本身還會產生消耗.因此,必須要在綜合考察的基礎上制定政策法律法規.要避免珠三角地區在出現旅游人才爭奪局面的出現.要建立和制定各項旅游人力資源共享的法規,形成一套以區域旅游協作為前提的人事制度、人才大市場和人才服務體系.同時,完善制定一體化的人才保障機制,一體化的人才認證機制,一體化的人才培訓和考核機制.
3.3 建立一個面向真整體區域的旅游人才信息網絡平臺
對珠三角地區來說,要想真正實現旅游人力資源的共享,必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信息共享.為了實現這個目標,珠三角地區必須要精誠合作,要合作投資構建一個網絡化平臺,建立其該區域旅游人才的信息動態管理數據.這樣各區域、各單位都能夠及時觀察該地區旅游人才的最新動態,未來趨勢,掌握人才規律,這樣可以為區域人力資源共享提供重要的依據.此外,通過這個網絡平臺,能夠及時發現各地區旅游人力資源的現有情況,可以將閑置的旅游人才向奇缺地區調劑,能夠實現人才的合理使用和適時流動.這樣就能夠擺脫過去“統包統配”的旅游人才資源配置模式,從而實現動態配置.能夠促進旅游人才資源流動的市場化. 3.4加快高校旅游教師資源共享的步伐
學校是人才培養的前沿陣地,各大高校更是培養專業旅游人才的主基地.旅游人才在高校可以接受系統的培訓,能夠優化他們的知識結構,提升他們的能力.為了培養出優秀的旅游人才,必須要充分發揮旅游專業教師的作用.我們倡導實現旅游人力資源貢獻,其中也囊括了教師這個重要的群體.要建立高校教師資源共享的平臺,鼓勵各區域旅游教師的互動、互聘,鼓勵高校從其他學校聘請旅游兼職教師,實現高校間教師資源的共享,增加“珠三角”高校“教、學、研”的綜合實力.
3.5 搞好旅游人力資源的區域分配協調
區域旅游人力資源共享的過程中,必須要堅持公平的原則.因為區域內各地區的經濟發展和旅游發展水平不同,存在不均衡發展的現象,因此,在人力資源共享時必須要本著利用共享發揮本地優勢的原則.同時,要主動尋求協作,保證各地區的公平發展,要切實搞好區域人力資源的協調分配.在分配時不能厚此薄彼,要在堅持公平的基礎上實現共贏發展,要保證各區域旅游人才的供給,還要注重區域內旅游先發地區對旅游后發地區的反哺.
“珠三角”區域內各地區的經濟相對于我國大部分城市來說比較發達,因為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國家政策的扶持等因素促使其發展相對完善,但是區域內各地區之間的經濟發展水平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這也導致了區域內各地區之間的旅游發展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要縮小區域內各地區之間的旅游差距就必須要加強區域旅游協作,而加強區域旅游協作的核心就是加強區域旅游人力資源的共享.只有實現共享,才能避免出現旅游人力資源的無序競爭局面,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人才的作用,才能進一步促進區域旅游經濟的協調均衡發展,實現共榮局面.
〔1〕鄭赤建,張河清,霍生平.基于區域旅游協作背景下的旅游人力資源管理——以“大湘西”為例[J].經濟地理, 2006,26(4):702-709.
〔2〕饒敏.“泛珠三角”經濟協作契機實現高校教師資源共享——對“實施人才資源區域共享戰略”的省思[J].高教探索,2005,22(1):61-62.
〔3〕袁志忠.泛珠三角區域合作開發人才智力資源的總體思路和措施[J].人才資源開發,2005,16(10):17.
〔4〕朱名宏.廣東與泛珠三角地區合作中的人才資源關系[J].廣東科技,2006,12(5):69-71.
F592.7
A
1673-260X(2014)07-00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