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婷
(天津工業大學,天津 300387)
目前,藝術類專業的學生大學英語教學引起越來越多的人士關注.因為它不僅影響高校培養人才的整體質量,也影響藝術類學生自身的進一步發展.藝術類專業學生與其他專業的學生相比,具有某些特殊性.他們的入學考試特殊、教學安排也特殊,要進行專業、文化兩條線的學習.他們的教學目標、教學設置、學生心理和畢業后的去向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表現在英語學習方面自然也存在著很大的差別.藝術類專業的學生英語水平低,教學難度大,這是個不爭的事實.另一方面,英語作為一門必修課,又是每一名藝術類學生必須學習且通過的課程,如何上好大學英語對于授課教師和學生都是一種挑戰.
出于提高英語教學的目的,本文就藝術類專業的學生英語教學這一問題在天津工業大學2012級藝術類專業入學半年后開展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360份(藝術設計專業200份、廣告學專業50份、動畫專業90份、工業設計專業20份),收回問卷350份,有效問卷350份,占上述藝術類專業學生的比例為47.3%.鑒于他們入學不久,學習興趣比較濃厚,所以調查問卷結果較真實的反映出他們的學習狀況,并且有利于后續有針對性的教學.從問卷調查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藝術類學生大學英語學習的幾項突出矛盾.
我們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后發現44.44%的學生主觀上認為自己英語基礎十分薄弱,而他們的英語入學成績通常在40~70分(總分150分)之間,也證實這一點.但是84.44%的學生也毫不遲疑地選擇英語對自己十分重要,雖然不要求他們像其他專業學生一樣必須達到國家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的一定分數,但60%的學生認為達到國家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一定分數能夠增加自己畢業找工作或考研的優勢,11.11%的學生有出國計劃并希望學好英語的愿望.在個別交談過程中,問及自己認為英語水平怎么樣,受訪學生說得最多的就是“MyEnglishisverypoor”,或者“我英語特別不好,最犯愁的就是英語”之類,但緊接著他們都會滿懷期望地問“老師,怎么樣才能學好英語”,“老師,學英語有秘訣嗎”,“我想在大學好好學英語,以后好找工作”等等.可見,藝術類學生的主觀評價和客觀分數都顯示他們的英語基礎薄弱,但這并不妨礙他們想學好、想提高的學習熱情.
調查結果顯示,如果不考慮自身水平,62.22%的學生對于學習英語是感興趣的,這歸因于他們認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但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學生在英語學習上投入的時間和精力都不夠.調查中有20%的同學除了上課以外,幾乎沒有課下自己學習,而另外80%的同學每周課下用于英語學習的時間僅在1-5小時之間.這一情況主要受限于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藝術類學生專業學習的特殊性,不論是藝術設計、表演或動畫等專業,都需要每天花大量時間精力鞏固和提高專業技能,他們的專業課通常是整個上午或下午連續幾小時,專業作業也需要花幾小時甚至持續幾天才能完成,這幾乎占去了他們的全部課余時間.二是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由于基礎弱,學習效率不高,受到“聽不懂、看不懂、讀不出、說不出”的挫折,沒有成就感,興趣就逐漸減弱,付出的努力自然也少了.
在調查過程中發現,由于學生課后自主學習少,大部分學生將提高英語水平寄厚望于課堂上,產生希望通過課堂幾小時能茅塞頓開、突飛猛進、效果激增等不符合英語教學規律的想法,所以結果差強人意.調查結果顯示約65%的學生對目前老師上課的效果表示“一般滿意”.其原因很多,比如藝術類學生不需要通過國家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學生基礎弱、個性較強、大學授課方式與高中的區別等都是影響的因素.
藝術類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難免出現學不好干脆放棄,“破罐子破摔”,畏難情緒等等,在調查中有同學就明確表示“因為基礎差,越差越不想學,導致惡性循環”.因此,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多與學生溝通,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幫助他們客觀認識自身的優勢和不足、分析他們學習積極性不高的深層原因,幫助他們發掘有效的學習方法.在課堂教學或完成作業過程中,善于發現學生點滴的進步和閃光點,并及時給與肯定和表揚,增強他們學習英語的信心和興趣,促進他們英語學習效果的提高,不應因學生基礎弱效率不高而有所偏見,而應秉持高尚的師德和愛心,不斷探索,達到教學相長,互相提高的效果.
(1)藝術類學生英語基礎比較薄弱是眾所明知的問題,很多學生聽不懂、說不出的原因也在于基礎的讀音、語法掌握不好.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也發現很多學生即使認識一些單詞,但不能準確讀出來,而對讀音的不正確掌握又嚴重影響學生的閱讀、聽力、口語等一系列練習.因此,課堂上教師也要注意增加一些最基本的音標語法的講解甚至系統訓練,解決一些最基本的問題所在,夯實基礎,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用最簡單的收獲增加學生學習成就感,實現聽得懂、說得出,敢于說的良性循環.
(2)目前藝術類專業學生所使用的教材與其他本科專業比較起來稍簡單一些,其中的內容普遍性較強,但針對藝術類具體專業的具體性較差,且有的語言知識較為老化,如一篇題為“OlympicVolunteer”的文章寫的還是2000年悉尼奧運會.因此,在授課內容方面,教師不應拘泥于教材而應在教材內容以外,增加一些能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內容.如,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表達方式,當下的熱點問題,最新資訊等等,讓學生感覺英語學習能與實際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課堂上學的能很快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起來,真正體現英語用來溝通交流的工具性和實用性.
(3)教師可以在講課過程中增加一些與藝術類學生專業相關的內容,調查中就有57.78%的同學認為將英語與本專業結合有利于提高學習效果.例如教授動畫專業,可穿插介紹這一領域在國外的發展趨勢,代表人物,甚至是一些專業詞匯,不必達到專業英語的水平,但可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一來可以使學生通過他們的專業知識消化英語知識,以彌補他們的英語基礎知識,二來可增強他們專業知識,通過專業的知識增強提高英語學習的興趣,對于調動其學習積極性也有不錯的效果.
藝術類學生有其自身特點,他們大多活潑熱情易于接受新事物,有個性,渴望表現自己,專業也賦予他們一定的優勢,如繪畫、歌唱、舞蹈、表演等等,傳統一板一眼的以老師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在他們身上效果并不明顯,甚至是枯燥乏味的.而且學習本身“是一個積極主動的構建過程,學生不是被動地接受外在的信息,而是根據先前認知結構主動地和有選擇性地知覺外在的過程”.因此,在教學模式上,教師要主動的轉變觀念、勇于創新,對每一堂課精心設計,采取互動開放式的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注重以學生為中心,創造性的選擇一些新的教學模式,以期達到最佳效果.例如讓幾個學生一組現場模擬“interview”的場景,用漫畫描述自己的一次“part-time-job”,分組自編自演一些小故事等等.這些不僅增添了英語學習的趣味性,也鍛煉了學生的寫作、口語表達等各方面能力.在教學形式上,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教學設備,將一些既符合學生實際英語水平,又讓他們感興趣的音頻、視頻資料引入課堂,使學生由被動地接受信息變成自主自發的學習.比如VOA慢速英語中很多新聞報道材料可供選擇,作者在上課過程中采用了一些,學生反應效果不錯.在考核方式上,可以發揮藝術類學生活躍,表現欲望強的特點,不拘泥于以往書面作業或考卷,采用比較新穎的方式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如:對于廣告專業的學生,要求他們設計一個英文的主題廣告;對于動畫專業的學生,要求他們給自己手繪的原畫配上英語說明等.總之,教師在課堂上不能一味追求將知識“教”給學生,而是根據學生的特殊性,為他們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培養有效的學習習慣,引導學生進入英語的世界,實現“授之以漁”的目標,只有這樣,才能促進藝術類英語教學的發展.
英語學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對于學生來說“學無止境”,對于教師來說“教無定法”,藝術類學生的英語學習尤其如此,相信隨著學校不斷重視,師生不斷探索,藝術類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夠不斷進步.
〔1〕劉潤清.論大學英語教學[J].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2〕韓榮.構建藝術類院校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幾點思路[J].西安郵電學院學報,2010(6):168-172.
〔3〕吳永順.增強高校藝術類學生英語教學實效性初探[J].宜春學院學報,2008(1):164-166.
〔4〕蔡欣,鄭權.藝術類學生大學英語教學策略之初探[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0(2):111-112.
〔5〕李新國.藝術類大學英語教學的尷尬及對策[J].理工高教研究,2006(4):117-118.
〔6〕張夢雅.高校藝術類專業大學英語教學策略初探[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6):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