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苗
(湖南科技大學教育學院,湖南湘潭411201)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1]“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位家長的心愿,因此家長都特別重視孩子的教育,他們費盡心力為孩子找名校名師,盡可能地利用孩子的課外時間多學些知識和技能。有些學生向老師訴苦:周末比平常在學校上課的日子還要忙,還要累。確實,許多城市小孩雙休日幾乎沒什么時間休息,時間早已被“用心良苦”的家長們安排得滿滿的。比如,上午學奧數、英語,下午學書法和美術,晚上學鋼琴或舞蹈等等各式各樣的課程。家長們滿以為這樣做是為孩子提供了最佳的學習環境和機會,小孩會按照他們的意圖學習和發展,這是值得探討和思考的問題。
“心態是指對學習的態度,是指學習者對學習較為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行為傾向或內部反應的準備狀態。”[2]心態分很多種類,如積極的心態、消極的心態、歸零的心態、感恩的心態、學習態度等等。人們對待不同事情的心態是不一樣的。其實,小孩在學習這個問題上也會出現各種不同的心態。如有積極主動學習型、被動逼迫型等。“心態決定成敗,心態決定命運。”[3]保持一種健康的、積極向上的好的心態非常重要。“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我們也應從小孩的心態開始抓起,竭盡全力好好指引他們保持一種好的健康的心態去應對學習及生活。如果他們從小就有積極的心態,那么在成長的道路上將會少走彎路。
所謂學習心態,一般是指學生對學習及其學習情境所表現出來的一種比較穩定的心理傾向。它通常可以從學生對待學習的注意狀況、情緒狀況和意志狀態等方面加以判定和說明。學生的學習心態,具體又包括對待課程學習的態度、對待學習資料的態度以及對待教師、學校的態度等。學習態度由認識、情感和行為意向三種心理成分構成。在當今這樣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大環境下,家長為了孩子的未來,他們在孩子小的時候就開始準備,選擇各種培訓班,他們不管小孩心里是否樂意,也不管小孩對這些培訓班的學習心態怎樣,該做法實在有待商榷。
筆者曾在培訓學校擔任過少兒英語教師,對小學生在培訓學校學習英語時學習心態的基本表現形式及其形成原因做了大致歸納。
古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就如有的人喜歡閱讀學習,有的人喜歡玩耍,還有的人喜歡旅游等等。在課外培訓機構中,確實有一批學習求知欲強、發自內心追求更多知識的學生,但這只占少部分。這類學生的家庭教育往往做得比較成功,家長會選擇尊重孩子意愿,孩子與家長意見相左時,不會采取強硬措施去逼迫,而是溫和地勸說或以獎勵的形式引導孩子回到家長提出的建議中去行動。當然,此時的孩子將從不服從轉為為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努力去把父母交代的事情做好。久之,他們逐漸在學習中找到了樂趣,于是就能自愿并欣然接受了。可見,家長的正確引導對孩子心態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
“可憐天下父母心”,每位家長都想讓自己的子女多學知識,以后能過上好生活,所以他們拼盡全力為孩子創造最好的條件。可是又有多少孩子能讓用心良苦的家長如愿呢?經過在培訓學校和他們多次溝通了解到他們內心有很多想法,雖然可能從學習成績方面看,他們不是最棒的,但是他們也有很多優點和其他方面的技能。由于他們在學習上沒有找到好的學習方法,也沒有從中獲得成功的喜悅,相反,學習成果帶給他們的是家長的斥責,老師和同學們否定的目光,這無疑摧毀了他們內心的自信,甚至嚴重的挫敗了他們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心里僅存的一點發憤圖強的想法都被周圍冷酷和無情的社會家庭因素給遮蔽了,這導致他們自己放棄學習,去課外培訓機構學習也完全是應付了。心切而又無奈的家長只能通過高壓政策去強迫孩子執行,于是又造成小孩負面心理的出現[4],如逆反心理,雖然他們嘴上不敢直言抵抗頂撞父母,但內心有一股怨氣及叛逆心理積壓著,畢竟他們年齡還小,這種情況如果處理不當,時間久了將會出現大的問題,如放棄學習,學一些不良嗜好,更有甚者可能離家出走。可見家長采用的方式方法一旦不適合自己的小孩,就會產生一系列不好的影響,給他們帶來嚴重的后果。
首先,對于積極主動、自主學習型學生,教師應多引導他們做一些相對難一點的題目,滿足他們渴求新知識的欲望,激發他們內心對新內容的興趣及挑戰,讓他們能在學習收獲知識的同時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養成不畏難題、勇于挑戰困難的心理素質。但同時也要時刻提醒他們戒驕戒躁,不要讓一時的勝利沖昏了頭腦,時刻鼓勵他們繼續向前進,再接再厲[5]。家長則要尊重孩子意愿,引導、幫助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生活習慣,以及擁有健康的科學的學習心態。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針對消極被動、高壓逼迫型的學生,教師應多關注其心理動態及興趣愛好,掌握他們的優缺點,只有當老師全面了解學生時,才會有充足的信心去征服這些具有高難度挑戰性的學生。所以,老師必須了解學生的優缺點并找到他們的興趣愛好所在,盡量和他們玩成一片,在課后多和他們交流溝通,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懷和愛,耐心聽他們內心的想法,支持并鼓勵他們正確的思想,為他們打氣加油,樹立自信,這樣慢慢地從內心感動或打動他們,獲得孩子的信任,然后再慢慢地教他們知識,從簡單到復雜,讓他們從中慢慢地進步,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多鼓勵表揚,讓他們在獲取知識的同時也獲得快樂以及家長、老師和同學們的認可。久而久之,他們就會發現學習沒有他們想象中的那么困難,他們便會更加積極上進,養成好的學習心態。當然,家長的幫助也是必不可少且至關重要的。他們應該多鼓勵孩子,給他們自信,就算做得不好也不要一味指責,而要有耐心地去勸導他們,讓他們從心底里接受父母的建議,這樣他們就不會排斥父母的觀點或在內心產生逆反心理。當父母和老師們以這種方式共同對待這類孩子時,他們的心理及學習心態會有一些積極的變化,這都有利于他們養成好的學習心態。
其實,還有一類因過分溺愛導致走極端而逃避父母、打發時間型的學生,教師應當先了解這些學生的個性特點學習狀況等方面,然后從學生的興趣入手,因為這是一群被溺愛的孩子,被家長“關押”在家的時間相對多一些,再者,培訓機構中少兒英語培訓都是以游戲的方式來教學,所以這樣比較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多給他們一些自由發揮的空間。家長一定要放手給孩子以更多的機會自己去鍛煉,這其實是對孩子的另一種方式的愛,而且這樣對孩子的心理和學習心態會產生正面的影響。教師與家長的溝通交流也更加有利于培養孩子們朝正確的方向發展,幫他們樹立好的學習心態,為他們以后的學習生活打好基礎。
小學生課外英語培訓的學習心態在很大程度上受學校和家庭這兩個因素的影響。兩者的完美結合對學生養成好的學習心態起促進作用,有利于他們身心健康發展。應當多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以鼓勵勸說講道理的方式為主,盡量不采取打罵或強行逼迫式的高壓政策,家長應當多采取溫和的措施去激進,引導他們朝正確的方向前進。當然,老師更加得注重學生的身心發展,一定要多了解學生的性格,多關注每個學生的動態,及時與學生和家長溝通,并對不同類型的學生選擇不同的方法和對策,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其實,不論是家長還是老師,他們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小孩在學習中能有所進步,養成好的學習習慣,鍛煉培養好的學習心態,能在未來有所成就。因此,一切為了孩子,我們應該更加努力探尋一些科學可行的方法來推動促進他們的成長。
[1]蔡美兒.虎媽戰歌[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2]陳 威.小學兒童心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3]李伯黍,燕國材.教育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4]劉 梅.兒童發展心理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5]汪源源.閱讀在小學生品德養成過程中的運用[J].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5):1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