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新紅,吳新麗,禹逸群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外語系,湖南婁底 417000)
論英語專業學生“滲透式”批判性思維培養*
——以《基礎英語》教學為例
吳新紅,吳新麗,禹逸群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外語系,湖南婁底 417000)
英語專業學生批判性思維普遍較差,不利于英語專業學生的發展。重視英語專業學生批判性思維培養已成為廣大高校外語教育工作者的共識,培養英語專業學生批判性思維已成為英語專業教師的重要職責。英語專業教師應整體規劃教學,充分利用各種課堂教學活動,合理布置課外任務,以利于英語專業學生“滲透式”批判性思維的培養。
英語專業學生;批判性思維;“滲透式”教育
經濟全球化催生了對創新型外語人才的需求。批判性思維是創新思維的前提和基礎,要培養創新型外語人才必須先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因此提高學生批判性思維已成為教師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英語專業學生批判性思維普遍較差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面對這樣的現實,英語專業教師又該如何培養創新型英語人才必備的批判性思維呢?
批判性思維的定義。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也叫評判性思維或思辨能力,是“對于某種事物、現實和主張發現問題所在,同時根據自身的思考邏輯作出主張的思考”[1]34,包括對所學知識的真實性、精確性、性質與價值進行獨立判斷,從而對做什么和相信什么作出合理決策的思維活動,其基本要素包括分析、綜合、判斷、推理和評價能力。批判性思維是批判精神和批判技能的統一體。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上許多國家都開始將批判性思維列入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1998年10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法國巴黎召開的“世界高等教育會議”將培養大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列為未來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標,并將此目標寫進了會議重要文件《面向二十一世紀高等教育宣言:觀念與行動》:在一個迅速變革的世界中,高等教育需要有新的觀念和模式。高等教育機構必須教育學生,使他們能夠批判地思考和分析問題,尋找社會問題的解決方案并承擔社會責任。近30年來,批判性思維培養已成為西方大學教育的重要培養目標,受此影響和啟示,國內批判性思維培養也逐漸受到重視。《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指出教育的長期發展需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著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注重學思結合”。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已成為國家中長期發展戰略性任務之一。
《入世與外語專業教育》課題組(2001)曾指出:我國的外語專業長期以來不重視人才的思維能力培養,與其他文科專業相比,外語專業畢業生在邏輯思維和條理性方面表現較差,缺乏較強的分析、綜合、判斷、推理、思考和辨析能力,顯現出令人擔憂的“思辨缺席癥”和智性不足[2]9,“分析問題和獨立提出見解能力的培養”成為“困擾外語專業的難題”[3]25。文秋芳也指出“我國目前的外語教學普遍過分強調語言的交際功能,弱化語言的信息功能和思維功能。輸入的語言信息……不容易幫助學生形成系統的文化知識體系;交際所涉及的思維活動也很可能缺乏挑戰性,不足以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4]79長期以來忽略培養英語專業學生批判性思維,造成“外語專業畢業生人文基礎很差,批判性思維能力很弱。”[5]243英語專業學生批判性思維差會直接影響學生的社會適應力和市場競爭力,影響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乃至影響學生一生的發展。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強培養英語專業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培養英語專業學生批判性思維有著重要的意義。首先,有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增強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第二,有助于培養他們的質疑精神,質疑有助于他們進一步反思,而反思是一切創新的起點,從而最終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第三,有助于學生在信息社會海量信息前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出明智判斷,而非人云亦云,盲目跟風,這一點對于學習英語的人來說尤其重要,能使學生避免不加判斷全盤吸收外來文化。此外,培養英語專業學生批判性思維還有助于他們獲得獨立自主地進行終身學習的能力,從而有效應對日新月異社會的各種挑戰。
《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大綱》(2000版)第四條“教學原則”中指出:專業課程教學要有意識地訓練學生分析與綜合、抽象與概括、多角度分析問題等多種思維能力以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等創新能力。教師作為英語專業課堂教學的主導者,應該對在專業課程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進行整體規劃。教師從確立教學理念、確定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到設計每一個教案及每一堂課的教學活動安排乃至課后作業的布置,都應做到胸中有“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費克米蘭曾說:“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最終取決于老師是否能為學生創造一個能刺激學生進行批判性思維的環境”。因此,英語專業教師應借用課堂教學平臺,充分利用教學材料,靈活組織多種課堂教學活動,巧妙啟發,循循善誘,激發學生思考、質疑、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興趣,加強顯性課程對學生批判性思維培養的作用,最終提高英語專業學生批判性思維。只有這樣從宏觀到微觀自始至終目標明確,才能實現教學培養目標。
《現代漢語辭海》解釋“滲透”為比喻一種事物或勢力逐漸進入到其他方面。基于此,我們可以這樣定義“滲透式”教育,即教育者憑借各種方式和手段,營造實現教育目的所需條件和氛圍,讓受教育者在潛移默化中自覺或不自覺地發生教育者所期待的變化,最終實現教育目的的教育方式。“滲透式”教育的特點是“潤物細無聲”,讓受教育者經過長期熏陶后實現教育者所期待的結果。在確定培養英語專業生批判性思維的目標后,教師應整體規劃教學過程的實施。教師可結合自己任教課程特點,利用課堂教學活動和布置合理的課外任務以實現“滲透式”教育,開展對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培養。筆者在過去兩年的教學中注重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培養,經過2年的“滲透式”教育,學生批判性思維有了明顯提高。下面筆者以教《基礎英語》時如何用“滲透式”教育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為例,以拋磚引玉。
做值日報告。許多英語專業教師在課堂上要求學生輪流做值日報告,內容因教師要求不同而不同。筆者教《基礎英語》布置學生做值日報告的要求是:(1)內容必須和所學內容相關;(2)必須限制在5分鐘以內;(3)必須有PPT輔助;(4)PPT上只能顯示最關鍵的信息,意即PPT上的信息只起主題提示作用,學生不得照念PPT;(5)不得出現知識性錯誤和拼寫錯誤。這五項要求在不同角度對學生進行批判性思維培養:首先,這樣可以培養學生搜集相關信息的能力,學生在搜集資料時,必須對資料作出正確判斷,哪些是相關的,哪些是不相關的,并且只選擇合適在5分鐘內完成的內容。其次,學會如何做好PPT本身就是一種能力的培養。如選擇適合主題的背景模版,如何利用字體大小和顏色突出重要信息,保留哪些關鍵信息去掉一些次要信息等都有利于學生分析問題能力的提高。再次,學生上互聯網搜查信息時,面對海量信息,不僅要學會選擇包含相關信息的資料,還要排除篩選可能包含錯誤信息的資料。實踐證明,這種值日報告讓學生很受益,不僅有利于學生英語綜合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
評論同學的值日報告。每次值日同學做完值日報告后,筆者會任意喊一位學生對值日學生的值日報告作出評價,或要求值日學生任喊一位同學來評論值日報告。評價的模式也做了大致規定,先給出籠統意見,即對值日報告的整體評價(好、一般或者差)。然后,給出具體的意見,把理由一條一條地列出來。這種即興評論除培養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外,還有利于培養學生對事物形成自己的判斷,避免盲從他人;有利于學生學會有條理地論證說理,表達意見;最后,有利于學生認真聽他人的值日報告,并最終學會傾聽他人意見。雖然每次喊起來評論的學生人數有限,但受益的是全班同學,因為沒有人愿意被喊起來卻無話可說,從而逼著自己去組織語言和觀點。久之就會增強對事物做出獨立判斷的能力。
小組討論。小組討論往往是就開放式問題進行討論,因為沒有標準答案的限制,學生可以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師可根據教學主題和內容靈活布置小組討論話題。小組討論一方面有利于深化學生對課文主題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基礎英語(四)第四單元A View of Mountains講述了長崎遭遇原子彈襲擊后,整座城市夷為平地,只留下幾座光禿禿的山。作者通過描述一系列細節講述戰爭的殘酷,希望全世界人們熱愛和平,從此遠離罪惡的戰爭。在學完文章后,筆者要求學生嘗試翻譯文章的標題,由于對文章內容和主題都很熟悉,學生很快給出了許多版本。如“唯見青山”、“唯見孤山”、“只見群山”、“唯見荒山”、“山殤”等。在全部列出這些標題后,筆者要求學生分小組討論哪種翻譯更好。有的學生雖然知道參考書上的翻譯是“唯見青山”,大膽地指出“唯見青山”不合適,因為原子彈爆炸后產生的塵土一定會把整座山都覆蓋,不可能再有綠色;有的學生認為“唯見孤山”沒把英文標題里的復數翻譯出來,有信息缺失;有的學生認為“山殤”好,能渲染戰爭的悲劇性,很有文學味;有的則從翻譯對等角度出發認為“山殤”不合適,因為英文標題有四個單詞,而漢語翻譯只有兩個字,字數就不對等;絕大部分學生認為“唯見荒山”最好,認為字數相等,意義基本相同。雖然學生最終并未就哪種翻譯最佳達成統一意見,但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就在質疑參考書上的譯文、指出某種翻譯的不足、為自己的翻譯闡述理由的過程中得到了培養提高,這遠比教師直接給一個參考譯文有意義得多。
分組辯論。辯論是一種高層次的思想交流、碰撞活動,在辯論中能鍛煉邏輯思維能力和說理能力,辯論還能鍛煉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利用合適的材料和辯題要求學生進行辯論。基礎英語(一)第六單元 Is an Only Child a Lonely Child?講述了為人父母者處于選擇生一個還是生兩個的進退兩難的困境。在學完課文后,筆者安排學生就It’s better to have only one child/two children任選一個立場分兩組進行辯論。由于學生對此辯題內容并不陌生,而且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已經了解較多的相關知識,辯論展開非常順利。雖然誰也無法說法誰,但在辯論的過程中,學生妙語連珠,反應敏捷,碰撞出了許多智慧火花,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得到了明顯提高。
議論文寫作。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科學合理布置作業也可以幫助提高學生批判性思維。筆者在教基礎英語的過程中,常結合課程內容布置寫作議論文,如基礎英語(三)第二單元“A Company Man”講述了在公司工作的Phil因過度勞累死于辦公室的故事,學完此文后,布置了學生寫題為“Work to Live or Live to Work”的文章,通過寫作,學生深刻反思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方式,進一步認識到平衡工作(學習)與生活之間的重要性,并認真思考自己將來想要什么樣的生活。
寫讀書報告。寫讀書報告雖然對學生要求較高,是很值得推薦的一種作業形式,因為一方面學生通過閱讀可以獲取信息,獲得新的知識;另一方面,學生通過寫讀書報告可進一步消化所讀之書,并且用自己的理性思維去辯證地看待書中所闡述的問題或現象,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只是讀書報告因為花費時間會較多,宜根據學生學習任務酌情布置。
除傳統的“傳道授業解惑”外,英語專業教師還應引領學生加強批判性思維培養,整體規劃教學,通過開展多種教學活動,合理布置課外任務,并加以鞭策以給他們不斷進步的壓力和動力,從而實現對學生進行“滲透式”批判性思維培養。只有這樣英語專業學生才能提高批判性思維,最終成長為知識經濟社會所需的創新型外語人才。
[1]鐘啟泉.“批判性思維”及其教學[J].全球教育展望,2002(1):34-38.
[2]《入世與外語專業教育》課題組.關于高等外語專業教育體制與教學模式改革的幾點思考(一)[J].外語界,2001(5):9-13.
[3]何其莘,殷桐生,黃源生,等.關于外語專業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9(1):24-28.
[4]文秋芳,周 燕.評述外語專業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J].外語學刊,2006(5):76-80.
[5]胡文仲,孫有中.突出學科特點,加強人文教育——試論當前英語專業教學改革[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6(5):243-247.
H315.9
A
1674-5884(2014)02-0143-03
2013-11-17
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XJK013CGD079)
吳新紅(1977-),女,湖南漣源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英語教學、翻譯理論與實踐研究。
(責任校對 謝宜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