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沁
沈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沈陽 110034)
英語第二課堂是指學校在教學計劃、教學大綱規定的教學活動之外,引導和組織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開展的英語學習的各種活動。《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中強調“英語課程不僅應打好語言基礎,更要注重培養實際使用語言的技能”,并要求“組織學生參加豐富多彩的英語課外活動,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自覺性和積極性”[1]。英語第二課堂體系的建設,一方面使學生能夠將課內所學用于實踐,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另一方面實踐中的問題會反過來指導和激勵課內學習,學與用互相加強,互為動力。
提高高職英語教學質量僅靠課堂教學是不夠的,第二課堂活動是對傳統課堂教學有益且必要的補充,是學生英語學習的訓練基地。
(1)開辟第二課堂即是構建一個無限開放的教學空間,彌補第一課堂在時間、空間和教學內容上的局限性[2]。學生可以隨意選擇室內室外場所,學習時間和學習空間得以延伸,學習環境和場所變得靈活多樣。學生每周在課堂上學習英語只有幾個小時,很難在有限的時間里掌握足夠的英語知識和技能[3]。第二課堂的開辟,可以讓學生充分利用自己的時空,進行適合自己的有效學習。另外,就教學內容來說,課堂上所學知識很有限,教師在講解課文時,對一些文化背景只能是點滴介紹。而在英語第二課堂,學生能夠利用多種信息渠道,接觸更多目的語國家文化,包括風土人情、歷史典故和思維方式等。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識滲透只能靠第二課堂來完成。
(2)第二課堂教學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個性發展。高職院校錄取批次靠后,錄取分數較低,學生英語基礎普遍較差,學習興趣不高,語言自主學習能力薄弱;同時,高職院校學生不像本科院校學生有英語四、六級壓力,所以對英語學習不夠重視,直接造成學習方法不當,學習效率低下。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第二課堂,如通過舉辦講座等方式,幫助學生樹立積極的學習策略,了解語言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和方法。另外,在第二課堂里,學生的緊張、消極等感覺會淡化,由多媒體和網絡教學引起的學習興趣將取代課本學習的被動、功利特點,使學習者動機的“主動性”更強,有利于激發英語學習熱情和學生個性發展,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4]。
高職實用英語課程教學仍然主要以教師傳授知識為主,忽視了對學生語言技能的培養;重視過級考試通過率,輕視綜合素質教育,學生的個性發展得不到充分體現;課程應用性不強,學生無法完成從學習英語到運用英語的轉變,造成學習與應用的脫節。如果開辟第二課堂,學生就會擁有廣闊的平臺,在學習英語的同時還能增長見識,豐富了校園文化和課余活動。并且,現在使用的教材為英語第二課堂體系的建設提供了前提。自 2005年以來,沈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開始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編實用英語綜合教程》,教材配以磁帶和光盤,并可以登錄網站進行網絡學習。學校也在原有語言實驗室基礎上陸續增設了多個多媒體教室。這些都為高職英語教學改革帶來了生機,為開辟英語第二課堂創造了條件。
學院各級領導思想上應該重視英語第二課堂體系的建設,因為高職英語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整體教學質量及就業分配。要使學生掌握和運用這門工具,僅靠有限的課內教學是不夠的,第二課堂活動通過創設豐富多彩的語言氛圍,激發學生潛能,倡導學生體驗、參與和交流,必然會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語言學習及應用環境。同時,英語教師也應該積極投入到第二課堂活動中去。從新生入學之初就要進行第二課堂觀念的培養,使他們對高職英語學習有一個全新認識和感受[5]。因為高職院校是一個與中學完全不同的英語學習環境,如何學習并且如何根據學習內容來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非常關鍵。教師應該樹立幫助學生制定短期和長期的學習目標,使他們學會如何掌握具體的語言技能和交際技能的思想。
英語第二課堂活動與課內教學一樣需要一定的人力和物力。首先是教師的配備,要搞好第二課堂活動一定要有教師的組織策劃和具體指導。另外,想要創造優越的現代化學習條件,配套的設施必不可少。必要的教學設備能為英語第二課堂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對于豐富第二課堂活動,增強活動效果發揮著重要作用。所以要增加投入,提高視聽說條件,而且要在第二課堂把教學設備向學生完全開放,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資源等,以服務第二課堂活動,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因為基于Internet的學習有助于學習者形成個性化和協作化學習,發展自主學習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
英語第二課堂體系的建設,主要目的是將高職英語教學從固有的單一課堂教學環境延伸到靈活而多元的實踐教學場地,所以一定要突出知識性和有效性。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外活動,包括各類英語競賽(卡拉 OK,書法,知識問答,詞匯)、學習交流活動(班級或校際之間)、英語經典電影賞析、學術講座(四級,學習方法,應試技巧)、大型英語文藝晚會等。課外活動的多樣性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大他們嘗試使用英語的范圍。因為只有在實踐活動中才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才能真正體會語言之美以及字里行間的情感,自主地實現生活經驗的積累,既鞏固和拓寬了課堂所學知識,同時又使學生從對詞、句、篇的認知轉變為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形成。
為了體現第二課堂活動的自主性,教師可以放手以學生為主,讓學生成為第二課堂活動的主角[5]。在活動設計過程中,讓學生自己做組織者,給學生以較多的表現機會,不但可以提高外語技能,還可以鍛煉獨立性、自主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建設英語第二課堂體系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所以我們應定期組織全校范圍關于英語第二課堂活動及效果的調查,了解學生的愿望和需求,堅持以學生為本,以培養英語實際運用能力為最終目標[6],達到提高我校英語第二課堂活動效果和目的。
重視高職院校英語第二課堂活動,并將其納入英語教學之中,建立起兩個課堂同步發展的教學體系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英語實際運用能力的有效途徑。為此,教學一線的英語教師應積極思考、不斷探索,以求逐步建設并完善高職英語第二課堂體系,使其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發揮更大作用。
[1]教育部高教司. 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諸葛霄. 高職英語第二課堂開展情況的調查分析及對策研究[J]. 職業技術教育,2009, (30): 27-29.
[3]王海鶯. 第二課堂與語言自主學習研究[J]. 教育與職業,2008(11下):174-175.
[4]高燕. 開辟大學英語教學第二課堂的思考[J]. 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3):62- 64.
[5]郭永志. 論大學英語第二課堂的建設[J]. 沈陽師范大學學報,2008(5):169-170.
[6]胡文仲. 英語的教與學[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