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當代西方風險社會理論的三個研究維度探析

2014-03-31 15:39:47張廣利許麗娜
關鍵詞:系統文化

張廣利 許麗娜

(華東理工大學 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上海 200237)

對現代社會風險及風險社會的研究始自德國社會學家貝克,繼而吉登斯、盧曼、拉什等加入其中,形成了眾多的理論觀點和不同的研究維度。從他們對現代社會風險及風險社會研究的理論預設、認知取向、研究視角等方面審視,目前主要形成了制度、文化、系統與環境等三個研究維度。

一、風險社會研究的制度維度

從制度維度對現代社會風險及風險社會進行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貝克和吉登斯,他們認為現代社會風險是現代性變異的一種結果,是20世紀以來高科技的突飛猛進以及各種制度建構所內在具有的自反性,他們強調技術性風險、制度性風險和風險分配。其研究特點主要表現在“現代性斷裂”的理論預設、現代社會風險客觀存在的現實主義認知取向以及制度與結構的研究視角。

1.“現代性斷裂”:制度維度的理論預設

所謂現代性就是自啟蒙時代以來,一種持續進步的、目的合理性的、不可逆轉的發展觀念,現代性的確立與實現過程就是現代化過程。它通過推進西方民族國家的實踐、形成民族國家的政治觀念與法的觀念、創建以自由民主平等正義為核心的價值理念、建立高效率的社會組織機制、改變社會形態和個人生活方式,經過幾百年的發展,確實使人類社會的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時至今日,基于西方現代性理念的現代化發展卻并沒有按照人們的預想繼續前行,相反,科技和制度等的不斷發展使人們陷入越來越多的不確定性和風險之中,核泄漏、禽流感、生態破壞、地區戰爭等危及人類生存的風險為現代化進程蒙上了陰影?;诖?,貝克和吉登斯對西方的現代性和現代化發展道路進行了反思和重新審視。

貝克從風險的角度敏銳地洞察到了現代社會所發生的巨大變化。他認為,在現代社會,由于人類自身知識的增長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而給整個世界帶來了強烈作用,導致自然與傳統的終結,即“人化環境”和“社會化自然”形成,取而代之的是不明的和無法預料的風險成為現代社會的主宰力量,社會充滿了各種人為的風險,同時,人類為控制這些不確定性而做出的各種決定又會導致新的風險的產生。這些風險無論是在結構和特征,還是在影響范圍和程度上,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這將進一步導致現代社會在制度、組織機制、社會形態和個人生活方式等方面發生重大變化,社會由此進入風險社會。這打破了人們以往所認為的“現代性將會導向一種更幸福更安全的社會秩序,是一種連續的、不斷發展進步的、知識越多控制越強”的觀念,顯現了一種非線性、非進化的、并非越來越幸福安全的特征,即現代性的斷裂。這種現代性斷裂的深層原因是現代性的內在悖論使得社會不平等和人的異化不僅未被克服,反而以一種新的形式得到強化,出現了現代性內部的斷裂和對抗,進而表現為一種社會延續性的斷裂。

英國學者吉登斯特別強調了當代社會風險的結構性特征,認為風險社會是由于新技術和全球化所產生的,是現代性的一種后果。他從資本主義、工業主義、監控系統、軍事力量等四個方面對現代性進行分析后,認為:“我們實際上正在進入這樣一個階段,在其中現代性的后果比從前任何一個時期都更加劇烈化更加普遍化了”。①安東尼·吉登斯:《現代性的后果》,田禾譯,譯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3頁。他將“斷裂”看作現代性發展的一個顯著特征,而風險就來源于現代性內部的一種斷裂,它隨著現代性的演進而出現?!帮L險社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今天影響著我們生活的兩項根本轉變。兩者都與科學和技術不斷增強的影響力有關,盡管它們并非完全為科技影響所決定。第一項轉變可稱為自然界的終結;第二項則是傳統的終結。”②安東尼·吉登斯、克里斯托弗·皮爾森:《現代性——吉登斯訪談錄》,尹宏毅譯,新華出版社2001年版,第191頁。在風險社會,自然和傳統已消亡,人們不再依賴于自然環境而生存于自己所創造的環境中,同時,人們也不再遵循傳統行動而是變得更個體化,被迫以一種更具反思性的方式應對自己行為所意外創造的更不確定的未來,人造風險取代外部風險占據主導地位。貝克和吉登斯正是基于對現代性的深刻認識,繼而對現代性斷裂、現代性的風險后果等深刻闡釋的基礎上,提出了他們的風險社會理論。

2.現實主義的認知取向

在對現代風險的認知方面,以貝克、吉登斯、阿赫特貝格等人為代表的理論家站在鮮明的現實主義立場上。從上世紀五十年代起,西方民眾日益強烈地感受到工業化對環境的破壞,因此生態主義運動成為新社會運動的核心力量。同時,美蘇兩國的核軍事競賽日益升級,尤其是1986年前蘇聯發生的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故,造成了地區性的災難,使人們充分認識到現代風險的嚴重性。貝克在《風險社會》一書中指出:“產生于晚期現代性的風險……是完全逃脫人類感知能力的放射性、空氣、水和食物中的毒素和污染物,以及相伴隨的短期和長期的對植物、動物和人的影響?!雹蹫鯛柪锵!へ惪耍骸讹L險社會》,何博聞譯,譯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頁。他認為,現代社會中的生態災難,化學風險,核風險等,是現代社會所有人都無法逃脫的、客觀存在的科技發展的意外后果,并不因風險承擔主體的不同而變化。貝克認為,現代風險是全球化時代毋庸置疑的客觀社會現實,這種事實表明,我們正處于從工業社會向風險社會的轉型過程中。這是因為隨著人類活動頻率的增多、活動范圍的擴大,人類對社會生活和自然的干預范圍和深度擴大了,對自然和人類社會本身的影響力也大大增強,從而成為風險的主要來源和風險社會的主導內容;借助現代治理機制和各種治理手段,人類應對風險的能力提高了,但同時又面臨著治理帶來的新類型風險,即制度化風險和技術性風險。沃特·阿赫特貝格直接指出了風險社會的現實主義特征,“風險社會不是一種可以選擇或拒絕的選擇。它產生于不考慮其后果的自發性現代化的勢不可擋的運動中?!雹侔⒑仗刎惛瘢骸睹裰鳌⒄x與風險社會:生態民主政治的形態與意義》,《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3年第3期,第37頁?,F代風險的來源是基于人們不斷提高對生活的期望值,基于期望對自然的控制能夠日趨完美的科學技術。吉登斯從宏觀層面指出,現代風險是人們區域化和例行化實踐活動而形成的制度實踐的后果,對應于現代性的四種維度,人類面對的風險主要表現為經濟的兩極分化、生態的威脅、極權政治、大規模的戰爭。正如他所言,“我們喜歡與否,有一些現代風險是我們大家都必須面對的,諸如生態災變、核戰爭,等等。”②安東尼·吉登斯:《現代性的后果》,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9-110頁。這表明,現代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社會現實,體現了一種現實主義的認知取向。

3.制度和結構的研究視角

貝克和吉登斯在現代性的框架下,從現代制度和社會結構角度對現代風險的根源、風險社會的形成及現代風險的應對等問題進行了獨到分析和闡釋,貝克強調技術性風險,而吉登斯側重于制度性風險。他們都認為現代風險的出現是現代性的必然產物,因為現代制度的構建雖然提高了人們認識和消除風險的能力,但也產生了新的更大風險,比如技術風險和制度風險。

關于現代風險的形成根源,吉登斯認為,現代風險是知識的反思性運用和系統性行動的意外后果,是人為不確定性帶來的,這種人為不確定性是啟蒙運動引發的發展所導致的,是現代制度長期成熟的結果,是人類對社會條件和自然干預的結果。從根源上講,現代風險是內生的,是伴隨著人類的決策與行為,各種社會制度,尤其是工業制度、法律制度、技術和應用科學等運行的共同后果。實際上,吉登斯對現代風險的分析是其運用結構化理論對現代性和全球化問題進行分析的一種邏輯推演結果。在貝克看來,在工業社會中,占據社會的知識和權力地位的各種官僚和技術精英,他們在工具理性的推動下不斷進行決策和技術創新以促進所謂的社會進步的同時,這些決策和技術創新卻產生了大量風險后果。而這些風險在本質上是現代性過分膨脹的結果,是西方社會發展中不受控制的經濟增長的結果,體現為社會性、集團性、制度性,開始出現并成為現代社會的一種結構性要素。他認為,現代風險與現代性制度具有密切關聯性,是現代性制度的必然產物和困境。

關于風險社會的形成,吉登斯首先從現代性的四個制度維度開始分析。他認為,現代性具有多重的維度,包括資本主義、工業主義、監督機器和對暴力工具的控制四個維度,這四個維度相互聯系并共同構成了現代性的制度特征。在現代性的全球化過程中,現代性的四個制度維度也在全球層面上表現出來,它們分別是:世界資本主義體系、國際勞動分工、民族國家體系和世界軍事秩序。它們在全球化的過程中,與現代性的不斷擴張相聯系,都可能帶來后果嚴重的風險。比如,世界民族國家體系會帶來極權主義;世界資本主義經濟會產生經濟崩潰;國際勞動分工體系帶來了生態惡化;世界軍事秩序會誘發核大戰的爆發。這些后果嚴重的風險融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改變著人們的觀念、生活方式及政策的決策、社會環境和社會結構,構成了風險社會的時代特征:即現代社會發展的確定性、對科學及科學家的信任、現代化的發展方向等受到質疑;現代風險在風險結構中占據主導地位,決定著現在和將來的選擇,并對我們的現實生活產生重大影響;個人與社會的一些現代性范疇如階級、民族、國家的意義發生了很大改變;現代風險使我們對道德重新界定、探索和反思;社會結構將不再是等級式的、垂直的,而是網絡型的、平面擴展的。貝克認為,人們破壞和污染大自然所帶來的負面效應以及這種負面效應繼而又帶來的各種負面效應,早就存在于最初的有關工業現代化的基本制度之中,表現為生態環境的惡化、社會沖突的增加、經濟發展的波動等。當現代風險開始取代進步占據社會的主要地位,最終致使工業社會的邏輯基礎發生改變,從財富分配邏輯轉向風險分配邏輯,社會結構的變異出現。①薛曉源、劉國良:《全球風險社會:現在與未來——德國著名社會學家、風險社會理論創始人烏爾里希貝克教授訪談錄》,《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5年第1期。同時,面對風險時,現代社會的制度和結構無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應對,出現“有組織的不負責任”等問題,加之個體化社會開始形成,個體被嵌入到制度框架之中成為風險承擔主體而加劇了這種結構變異。隨著這種結構變異的不斷增量,風險社會最終形成。

如何規避和應對風險,貝克和吉登斯表現出一種強烈的制度主義傾向,即要把制度性和規范性的東西突出出來并給予恰當的定位,在制度失范的風險社會建立起一套有序的制度和規范,既能增加對風險的預警機制又能對社會風險進行有效的控制。為此,貝克提出用亞政治取代現行社會制度以更好地應對風險,而這實質上是主張建構一種新的社會結構代替原先的社會結構。并且,貝克所主張的確立政治和道德對科學的優先權,實質上也是指變革政治制度架構以更好地加強風險治理。在這個問題上,吉登斯對行動者的能動性和反思性寄予厚望,他對風險的應對采取了一種相對樂觀的態度。吉登斯沿著現代性的四個維度,寄希望于反思性現代化,提出了一個后現代性的制度輪廓以實現對現代性的超越,包括:非匱乏的經濟體系,多層的民主參與,非軍事化,技術的人性化。同時,他強調解放政治與生活政治、地方的政治化與全球的政治化這四個維度相結合的重要作用。

總之,風險社會研究的制度之維側重于從制度和結構視角對現代風險形成和規避等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在對現代風險根源的揭示上雖然帶有某些片面性、抽象性;在風險社會出路的探索上只是指出了方向,缺乏經驗層面的可行性支撐,具有一定程度的烏托邦色彩。但其對現代性“斷裂”性質的揭示,對以西方為范本的現代性及其理論方案的質疑和批評,對現代社會發展方向的審視,以及規避和應對現代風險的思路等,為我們更深刻地認識現代性與制度的關系、社會風險與制度的關系、當今社會的結構性特征及存在的隱患和風險,更為審慎地選擇現代化的發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參照價值和啟示意義。

二、風險社會研究的文化維度

事實上,風險研究的文化維度先于制度維度。最早由道格拉斯所開創,之后有賴于拉什等學者的努力而成為一種風險文化理論流派。他們主張從文化的角度研究現代風險問題,關注現代風險如何在特定的風險文化背景中被建構出來,突出強調在風險形成、評估等過程中的價值判斷、道德信念等所起的重要作用。其研究特點主要表現在“第二種現代性”的理論預設、建構主義的認知取向以及風險文化的研究視角。

1.“第二種現代性”:文化維度的理論預設

道格拉斯是從文化角度解讀風險的第一位西方學者,她采用的文化人類學的方法,從文化理論的視角解釋了公眾不斷增強的風險意識和關注科技風險的現象,提出了一些非常有影響力的觀點。拉什則是用風險文化的思想來解釋風險社會的概念,提出風險文化理論。他們都強調現代風險制造、擴散的文化特質,這與他們對現代性的理解有關。拉什曾言道:從范式上看存在著兩種現代性,第一種現代性從社會上講是進步的、理性的、競爭的、技術的,即啟蒙現代性;另一種現代性或者第二種現代性是審美的現代性。這兩種現代性有著不同的邏輯,它們之間存在著內在矛盾和張力,處于一種對抗的緊張狀態。啟蒙現代性追求科技進步、工業革命、經濟與社會的發展,但隨著科技進步、社會發展,各種人為的大規模風險和全球性風險也開始出現,并危及著人類生存。這些人為風險的獨特性凸顯了現代社會發展中不受控制的經濟增長的結果,是全球擴張的資本無限制的追逐利潤的必然后果。根本上是啟蒙現代性的內在悖論所致,是啟蒙現代性過分膨脹的結果。為此,拉什提出了“第二種現代性”即審美的現代性,以對抗導致風險社會各種后果的啟蒙現代性。啟蒙現代性和審美現代性共同建構了現代性的兩翼,沒有審美現代性,現代性的發展是不完善的。作為現代性一部分的審美現代性,是作為啟蒙現代性的對立面而存在的,它是在對啟蒙現代性的質疑中對人自身進行著深刻地、有意義地探索,并對啟蒙現代性所張揚的工具理性進行了無情的顛覆。拉什認為,隨著“第二種現代性”的發展,文化得到進一步的分化和自主化,個人的反思能力加強,其社會理性進一步被啟蒙和提升。并且,隨著風險社會的來臨,科學的權威地位受到挑戰,人們對制度、組織的認同程度降低,人們開始對風險社會進行反思和自省。①李培林、蘇國勛等:《和諧社會構建與西方社會學社會建設理論》,《社會》2005年第 6期。正是基于對現代性的獨特理解,拉什將“第二種現代性”作為其理論的基點,并提出了風險文化理論。

2.建構主義的認知取向

在對現代風險的認知方面,道格拉斯、威爾德韋斯和拉什都認為風險是被“建構”的?,F代社會中實際風險并沒有增加,大量增加的是人們的風險意識。道格拉斯等將風險看作是一個群體對危險的認知,是不同社會群體的文化相互建構的結果,風險治理的核心問題并不是減少客觀風險,而是風險的責任歸咎問題。她認為,風險和歸責總是聯系在一起,不同的社會和文化面對各種風險時有不同的歸責方式,“在風險文化中,每一個組織集團都在譴責他們不信任的其他集團,并把其他集團中的這些所謂的混蛋和壞種當作未來的風險?!雹谒箍铺亍だ玻骸讹L險社會與風險文化》,王武龍編譯,《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2年第4期。處于不同風險文化背景中的人們會將風險歸咎于不同的對象,因此,不同風險文化中的不同判斷主體對同一種危險和風險的判斷是不同的。同時,道格拉斯集中討論了邊緣文化,認為正是這種文化導致了社會結構的混亂無序。

對此,拉什認為道格拉斯的這種立場存在著某些局限。他借鑒康德的《判斷力批判》中的相關思想,提出人們是通過反思性判斷的方式來確定風險。他指出:“在討論我們的生存環境和其他有關自然界或人類社會自身之不好的、不利、有風險的那些方面的問題時,我們不能作出純客觀的判斷,我們不能把所討論的事情或對象納入某一個既定的規律之中,相反,我們只能對未來的事情做主觀的判斷。我們沒有一個既定的規律,但是作為判斷主體,我們必須自己摸索對判斷客體進行判斷的規律,從而對所判斷的客體作出自己的主觀性判斷?!雹鬯箍铺亍だ玻骸讹L險社會與風險文化》,王武龍編譯,《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2年第4期。反思性判斷不同于確定性判斷,確定性判斷是一種客觀性的判斷,它有客觀根據做基礎,依然假定了一種主體——客體的二元論,而反思性判斷不是以客觀根據所做的判斷,而是依據個人感覺所做的判斷。因此,在拉什看來,關于風險的判斷就是一種以感覺、直覺等為基礎的帶有很大主觀性的反思性判斷。正是因為人們依據反思性判斷的方式確定風險,從而導致不同風險文化的判斷主體或者同一風險文化中的不同主體對同一風險的判斷存在很大的差異,這也導致今天的風險問題變得異常復雜。

3.文化維度的研究視角

瑪麗·道格拉斯和威爾德韋斯認為,風險作為一種心理認知的結果,在不同文化背景中有不同的解釋話語,不同群體對于風險的應對都有自己的理想圖景,現代風險在當代的突顯更是一種文化現象,而不是一種社會秩序,因此使用風險文化的概念能準確地描繪出我們當前面臨的景況,相應地,對現代社會風險的解釋也應基于文化層次。在風險歸因方面,道格拉斯和威爾德韋斯把現代社會風險歸因于現代社會的結構變異,進而把社會結構的變異和變遷分別歸為三種不同的文化所釀成的后果:即傾向于把社會政治風險視為最大風險的等級制度主義文化;傾向于把經濟風險視為最大風險的市場個人主義文化;傾向于把自然風險視為最大風險的社會群落之邊緣文化,并認為正是邊緣文化導致了社會結構趨向混亂不堪的無組織狀態。

在風險應對方面,瑪麗·道格拉斯、威爾德韋斯從“風險文化”出發來尋求應對現代社會風險的方法。他們認為,實實在在的現代風險本身并不重要,關鍵在于是誰在認知并強化了風險意識與觀念。因為風險意識只是由相對社會中心來說游離于社會邊緣的社團群落引入的,這些社團群落的特定文化觀念促進了風險意識的形成發展。用“風險文化”來描述當代社會的風險現象更為恰當,文化的意義就在于提醒人們關注生態威脅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帶來的副作用和負面效應造成的風險。因此,在風險應對問題上,他們并不像貝克等人那樣強調制度主義主張,通過國際制度來有效地控制風險,而是努力用諸如環境保護運動、綠色運動之類的越來越多的非政府組織和亞政治運動來防范和化解風險。①參見莊友剛:《風險社會理論研究述評》,《哲學動態》2005年第9期,第58頁。而拉什提倡用風險文化來對風險社會進行反思,堅持從文化和群體的角度出發闡述自己的思想。拉什認為,倡導風險文化的先行者即處于邊緣文化中的社團群體,處于邊緣文化的社團群落中的人對風險的解釋最具有現實主義精神,并將其視為風險文化時代的主力。他們懷著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理想并以公共實踐為根本,主張以人類生活更加美好等一系列帶有主觀性判斷的價值標準為基礎而建立起新的反思性社會,即風險文化時代。在風險文化時代,對社會成員的治理方式不僅僅是依靠法規條例,還要依靠高度自覺的風險文化意識,即對風險社會的自省與反思。因此,要走出風險社會的結構困境,找到應對社會風險的正確途徑,不僅需要從制度層次上來規避,而且需要建構合理的風險文化來自省。

總體來看,風險文化維度雖有些過于倚重從文化視角闡釋風險問題,忽視了現代社會的制度性存在的作用,尤其是把風險的規避寄希望于反思性社群團體的風險感知和文化信念,帶有明顯的主觀和理想化色彩,但風險文化理論補充了制度風險觀,為擺脫風險社會的結構困境提供了視角和思路,并對理解現代風險的社會建構性質和文化在現代社會風險研究中的重要性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三、風險社會研究的系統與環境維度

從系統與環境維度對風險社會研究的代表人物是盧曼,他以社會系統理論為基礎闡釋了現代社會風險問題。他認為現代社會是一個功能不斷分化的自我指涉系統,伴隨功能分化而產生的社會結構的多重復雜性和不確定性,以及時間結構的復雜性是現代社會風險產生的根源。規避和應對風險的可能性在于如何增強反省,使社會分化的功能轉移相對化,以便控制無法抑制的社會權利和利益增長的沖動。②Niklas Luhmann.Risk Sociology.Berlin Press,1991,PP.17-118.其研究特點主要表現在功能分化及其復雜性的理論預設、差異論的認知取向以及系統維度的研究視角。

1.功能分化及“雙重偶然性”:系統與環境維度的理論預設

盧曼關于現代社會風險問題的研究也是在現代性理論的框架下展開的,他認為,“現代性”或“現代化”概念的內涵與復雜性概念的內涵是一致的,復雜性就是多層次性和異質性,而這種多層次性和異質性就是現代社會系統在功能方面高度分化的結果。

在現代社會,因社會系統的功能高度分化而導致的極端復雜性,使社會中的行動主體不得不面對“雙重偶然性”。盧曼將“雙重偶然性”的基本情境歸結為:“兩個黑盒子間的相互活動一直是偶然的。每個黑盒子都是在自己本身的界限內,藉由復雜的自我指涉操作來決定自己的行為。因此其中一者總是假定另一者一成不變。因此,兩個黑盒子間的一舉一動與每一時刻彼此都是無法透視的?!雹跱ikals Luhmman.Soziale Systeme.Aufl.Frankfurt/M.:Suhrkamp,1984:156.換言之,社會系統是由不同行動者的不同行動邏輯和路徑組成的,同時,隨著現代性的發展,這些行動者處于一個復雜多元的時間結構中,他們再也不能繼續使用線性時間觀念,而必須面對時間中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部分,這就導致不同行動者將會在這些不同的行動邏輯和路徑中經歷種種“相遇”,同時他們的溝通又是以一種自我指涉的方式運轉下去,從而導致雙重偶然性。

在這種社會系統功能高度分化的社會里,社會系統及其子系統為了減少各種復雜性而處于一種強制選擇的狀態之中,但為減少復雜性而進行系統建構又將帶來新的復雜性,而導致各種可能性、偶然性將不斷增長?!皬碗s性意味著被迫選擇,偶然性則意味著期望落空的風險和冒險的必要性”,這就必然會衍生出大量的現代風險問題。①Nikals Luhmman.A Sociological of Law.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85:25.因此,在盧曼看來,現代社會風險是現代社會功能高度分化后的一個基本屬性,它是一種無法避免的正常現象,而要研究現代社會風險,就必須要研究導致現代社會風險產生的社會系統運行機制。

2.差異論的認知取向

傳統現代性理論往往把任何事物的發生和演變簡單地納入線性因果論的分析,任何一種行動及其效果,總是要在行動做出抉擇的時間結構內尋找抉擇的原因和動機,如果出現危機或風險,就會認為是之前所做的決策錯誤所致。在這種以單一線性的因果關系鏈中,未來是由人們自己的決策而產生的,只要決策時盡量做到最好,就可能在未來避免損失的發生。但盧曼認為,這種對風險的認識存在著很大的缺陷,主要表現為,社會結構決定的不同主體對風險的認知和理解是存在差異的,這種對風險的認識無法論證從一個主體向其他主體推定的正確性。另外,這種對風險的認識是否具有反思性是值得懷疑的。在盧曼看來,世界和社會具有多元性、差異性、變動性、不可預測性、風險性和自我生產性,差異是世界和社會的基本狀況,差異無處不在。而差異是區分的基礎,區分是主觀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先有了差異的客觀存在,人們才能進行觀察和區分。盧曼反對把世界和社會看成是某種以單質的實體為終極本體和不可分割的統一體,他將重點從統一和同一轉向了差異。

基于此,盧曼以風險/危險模式代替了風險/安全模式,指出風險和其他狀態的不同是為了更全面地觀察風險,只有當確定風險和什么不同時,風險概念的精確度和可定義性才會增加。按照風險和危險的差別來定義風險,就把風險定義為未來損失歸因于決定之后果,而危險則被定義為這種情形,即未來損失根本不被看成是決定之后果,而是歸于一種外部要素。盧曼認為,相比風險/安全的區分,風險/危險之區分的最重要優勢是歸因概念,因為它與二階觀察有關。利用這種區分圖式,就可以觀察到另一個觀察者是如何歸因的。②Nikals Luhmman.A Sociological of Law.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85:25.從社會系統論出發,或許更有助于理解盧曼的風險與危險二元區分。風險其實是基于系統內部的觀察,它必須借助系統中的溝通才能加以確定,也就是說,只有系統才能夠看到并且“理解”的未來損失的可能性。然而危險則表現出系統的偶然性、不可知性,它并不發生在系統中,而是歸于環境,亦即在環境中發生的未來損失事件,對系統而言,必然被看成危險,看成是超出系統符碼和綱要的范圍,在系統中無法預期的事件。當然,危險也是由一個二階觀察者的決策者來識別的。對于系統的觀察者來說,使用的區分不同于系統運用的區分,這些危險也可能表現為風險,也就是表現為通過決定可避免或者化約的損失。對盧曼來說,風險問題并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各功能系統是如何有效處理風險的,而是各功能系統如何依據其自身的條件對因果關系作出歸因的過程。③Nikals Luhmman.A Sociological of Law.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85:25.

3.系統與環境維度的研究視角

盧曼并沒有將風險本身作為其研究對象,而重點是從系統與環境之間的互動以及各種系統簡化環境的復雜性機制的角度,對風險的產生以及如何應對展開分析和研究的。

盧曼認為,系統與環境之間的關系是一種“結構性聯系”,具有較大的復雜性。環境的復雜性大于系統的復雜性,從某種意義上說,周圍環境的復雜性就使得系統本身處于不確定的各種可能性之中;另外,這種復雜性又迫使系統為了維持其自身的功能和結構的完整性,而盡可能地采取對環境進行選擇的處理方式。這種處理方式的基本特征就是選擇性地進行簡化或化約的過程?;s過程對于系統自身的存在和運作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只有通過化約,系統自身才有可能主動地維持其特征,排除對系統維持和運作無關的因素,維持其同一性,并因而維持一定條件下系統內和系統外的區別性,維持系統的功能正常運作?!昂唵位背绦驅嶋H就是系統面對其環境所產生的自我生產和自我指涉的過程。但是簡化的同時又導致了系統內部分化,它迫使系統的構成要素及其關系進行調整,要求各部分能夠以新的運作原則繼續維持系統的自律,新的運作程序總蘊藏著新的功能的誕生,功能的產生必然導致新的系統的形成。①高宣揚:《盧曼社會系統理論與現代性》,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這樣,現代社會就被理解為自我指涉的系統的構成物,不能再被理解為是人類行動的產物,系統的自我指涉性和不斷變換的復雜性使整個社會成為偶然性的、假設的、甚至是自相矛盾的,充滿著復雜性和偶變性的社會系統本身就是有風險的。②何小勇:《風險、現代性與當代社會發展——當代西方風險理論主要流派評析》,《內蒙古社會科學》2007年第6期。由此,盧曼看到了當代社會自我生產、自我指涉和自我功能分化的高度復雜性給社會帶來的風險性。在風險的應對方面,雖然他沒能給出規避風險的直接方案,但他提供了一個規避風險的可能性,即提高系統的反思能力,從而使社會分化的功能轉移相對化,以便控制無抑制的權利和利益增長沖動。總之,盧曼從系統和環境的角度出發來闡釋風險的來源以及應對風險的可能方案,將現代社會不同系統的功能分化看作風險的根源,而現代性的不斷發展促使新的系統不斷分化出來,這也造成風險問題不能從根本上加以消除的悲觀看法。

盧曼的風險系統理論摒棄了價值判斷,采取了非道德化的系統維度闡釋了風險的來龍去脈。他認為現代社會本身就是一個充滿風險的社會,現代性的發展促使社會系統不斷分化,這種分化將使社會充滿復雜性和偶然性,因此風險也從這種復雜性和偶然性的社會結構中衍生出來。但另一方面,他以差異論為基礎的認識風險的方式,使他的風險系統理論蒙上了濃厚的不可知論色彩,因為人們面對的是一個深不可測的世界,而人們設定差異的觀察永遠存在著觀察盲點??傮w來看,盧曼的風險系統理論雖過于抽象,但他還是為人們提供了一個認識風險本質及其形成機制的獨特視角。

綜上所述,通過對風險社會研究的三種維度的梳理,我們可以比較清晰地看到不同視角的現代風險景象。它們是分別從不同的學科、領域,站在不同立場,基于不同的理論預設和認識論,采用不同的視角和方法,對當代社會風險現象進行的觀察和研究。盡管三種研究維度各有優勢和局限,不同維度也只看到了它們所能看到的現代風險的一面,對現代社會風險及風險社會的研究有失全面,但三種研究維度提供給我們審視和研究現代風險的三種獨特的視角、思路和路徑,為我們更深入、更全面地認識現代社會風險和風險社會,進一步發展和完善風險社會理論,以規避和應對現代風險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猜你喜歡
系統文化
Smartflower POP 一體式光伏系統
工業設計(2022年8期)2022-09-09 07:43:20
文化與人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18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金橋(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4
WJ-700無人機系統
ZC系列無人機遙感系統
北京測繪(2020年12期)2020-12-29 01:33:58
基于PowerPC+FPGA顯示系統
半沸制皂系統(下)
誰遠誰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91在线免费视频| 18禁色诱爆乳网站| 日韩在线第三页| 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日本免费高清一区| 日韩高清在线观看不卡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免费看| 日本免费一级视频| 四虎综合网| 九九热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电影在线| 欧美劲爆第一页| 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区二区| 国产黄色免费看| 国产69精品久久| 久久夜夜视频| 久久a级片| 亚洲免费三区| 在线观看亚洲成人| 色偷偷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一区| 国产区91| 精品国产91爱| 亚洲第一视频区| 国产精品浪潮Av| 亚欧美国产综合| 永久免费AⅤ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影音先锋丝袜制服| 国产成人综合网| 白浆免费视频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高清在线丝袜精品一区| 亚洲日产2021三区在线| 亚洲一区免费看| 色综合久久综合网| 91在线播放国产| 亚洲人成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 欧美一级专区免费大片| 国产女人在线视频| 色噜噜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久久|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 免费在线看黄网址| 国产在线观看人成激情视频| 老色鬼久久亚洲AV综合| 九色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 亚洲天堂区| 自拍偷拍欧美| 成年女人a毛片免费视频| 亚洲综合天堂网|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不卡| 国产黄色免费看| 99久久精品国产麻豆婷婷| 国产二级毛片| 亚洲av综合网| 日韩专区第一页| 欧美天堂久久| 毛片基地美国正在播放亚洲 | 日本黄色不卡视频| 国产亚洲视频中文字幕视频| jizz在线观看| 免费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 黄色福利在线| 天天色天天操综合网| 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播放观看| 国产成人调教在线视频| 色天堂无毒不卡| 亚洲男女在线| 久久免费视频6| 欧美国产成人在线| 国产91丝袜在线观看| 国产男人天堂| 亚洲最大福利视频网| 98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超碰aⅴ人人做人人爽欧美| 中字无码精油按摩中出视频| 丁香婷婷在线视频|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