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艷茹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2-020-01
一、引言
作為錯誤分析(Error Analysis)理論的倡導者---科德(S.P.Corder)認為,在學習中出現錯誤在所難免。它既可以為教育工作者和語言學家提供語言被習得的證據,又可以為語言習得者提供發現語言規律的策略,對二語習得的理論和實踐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二、對錯誤分析理論的認識
語言習得者幾乎會在二語習得的各個階段、各個方面都會犯各種不同的錯誤。大批應用語言學家如:科德、理查德和塞林克等人提出了錯誤研究理論,即錯誤分析理論。
1、錯誤分析的方法:
要想更深一步了解錯誤分析就要分析錯誤的全過程。首先要收集錯誤;其次,要對錯誤進行描述、分析、辨認和歸類,以及最后追根溯源。(1)搜集錯誤。可從二語習得者那里搜集,包括口語中的錯誤。(2)分析錯誤。(3)看錯誤是不是受習得者母語干擾,即遷移(Negative Transfer)。(4)若習得者錯誤與母語無關,則考慮是否受教師或教科書的錯誤解釋。(5)若母語、教科書和教師都不是造成錯誤的原因,那么就要看習得者犯錯誤的語言環境和文化因素。(6)如果上述各因素均不是造成錯誤的原因,那么就可以把這種錯誤當作是典型錯誤,可以試圖分析和找出它產生的規則。(7)可以通過對學生的詢問,了解錯誤發生的頻率及原因。認知法認為語言的習慣是按:先假設,后驗證,最后糾正的過程進行。在這個過程中出現錯誤在所難免,而且錯誤類型也是多種多樣。
2、錯誤的類型:
(1)形成系統前的語言錯誤(Pre—systematic errors),這種錯誤是不能改正的。(2)系統的語言錯誤(Systematic errors),這種也是不能被改正的。(3)形成系統后的語言錯誤(Post—systematic errors),這種錯誤是有可能被改正。
長期以來 ,我們在外語習得的過程當中 ,經常會聽到諸如“He often come here.”之類的口語錯誤。事實上 ,這在第二語言習得的過程中經常出現,語言學家也對此類現象做了大量的研究,那么究竟其成因是什么?
三、形成錯誤的原因:
1、語際干擾(Interlingual Interference)
其主要是因母語的負遷移所造成的,即習得者在學習過程中將母語的語法規則和習慣用語套用到所學的語言中。如:Her body is very healthy.
2、語內干擾(Intralingual Interference)
這是由于習得者將自己已有的目的語知識和經驗,在實際運用中作出不正確的假設或推理而導致。導致語內干擾的錯誤主要有:(1)過度概括,即習得者在外語習得的過程中常常會根據已經學到的某些句型創造出該語言中不存在的句子。如:He did not asks me. (2)概括過簡,即習得者通過把復雜的語法現象概括成若干條規則以便于記憶和應用。(3)省略簡化。
3、文化干擾
文化因地域和民族的差異而有所不同,這對外語學習者產生了影響。如中國人見到外國人會習性地問:“Where are you going?”或者“ Have you eaten?”.這些或多或少都受到了漢語文化背景的影響。
4、誘導性錯誤
誘導性錯誤,指習得者的錯誤源自于課堂教學,也可因教師的講解錯誤,或教科書的編寫錯誤而致。
5、學習環境
6、交際策略
交際策略的影響是因為學生采取回避、創造等錯誤方法而導致表達不確切。如:學生想表達“口紅”說成“mouth red”。
7、認知情感因素
習得者的智力水平、性格、學習動機和興趣、身體情緒這些認知情感等因素也是導致錯誤的原因。
四、口語的糾錯策略
1、全局性錯誤和局部性錯誤
全局性錯誤包括錯用、語序顛倒,對句法規則的概括過度等。而局部性錯誤只會對一部分句子的解釋有影響,如:錯用某一動詞形式,漏用冠詞或助動詞等。如果說話者可以被理解,就沒必要打斷說話者來糾錯。但若針對某一特定句型或詞匯做練習時,錯誤就要被及時改正。
2、錯誤糾正的方法
(1)糾錯要注重有效性。即要用行之有效的手段。這要求教師要采用學生易理解易接受的方式。
(2)糾錯要有敏感性。教師在糾錯時要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要保持一定敏感度。即糾錯不應傷及學生的“面子”。如:在學生出現錯誤時,教師不應立刻打斷,而是要引導學生自我糾錯或引起同伴對其糾錯。
(3)配合學生喜好糾錯。教師通常喜歡含蓄地糾正學生的錯誤;但事實上學生更喜歡教師明確地指出錯誤。
五、課堂教學中的糾錯策略
1、自我糾錯策略
鼓勵學生自己糾正錯誤。如果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鼓勵,學生可自行糾正50%-90%的錯誤。因此,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培養學習者的自我糾錯意識。
2、同伴糾錯。
使用同伴糾錯可減少學生心理壓力,同時還能了解其他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
3、教師運用技巧改正。
教師要向學生傳遞正確的語言形式,讓學生在與老師交流過程中不知不覺地糾正錯誤。
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出現錯誤是不可避免的,常言道:“失敗乃成功之母”。不斷地發現并糾正錯誤,才能更加快速的幫助學習者提高英語水平。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教師有責任也有義務幫助學生糾正錯誤。期望以上糾錯建議和糾錯策略能夠對英語教師和學習者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