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小茜
摘 要:近幾年來,為了適應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新課程”在各類院校廣泛開展,改革與創新在教育教學當中風生水起,成為教育的主流。新課程的廣泛實施,為教育事業制訂了方向,為高素質人才培養帶來了曙光,但同時,創新的教育教學方法與傳統的理念發生了很大的沖突,在這種背景下,高中地理任課教師就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要求各任課教師必須主動適應新的教學理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本次論文就從高中地理在教學中的實踐環節出發,以對祖國新人才負責人為宗旨,針對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學方法進行了全面細致的探究,探索出具有實際意義的創新方法。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地理教學;方法創新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2-157-01
新課程的實施,深刻地影響了高中階段的各科教學工作。改變了以往只為成績的教學理念,突破了應試教育的傳統思想,更加關注了學生們的綜合素質和全面發展。作為一線的高中地理任課教師,他們在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上的創新對于新課程的實際落實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要改變學生興趣低下,被動學習,缺乏創新,實踐薄弱,課業壓力等等由于傳統教育理念產生的一系列問題,要求高中地理教師,必須改變舊觀念,適應新思想,不斷改變自我,發展自我,在新課程的背景下,培養出綜合全面的高素質人才。
一、教育理念的創新
眾所周知,我們傳統的地理教學理念知識傳授知識,任課教師照本宣科,全班學生只能死記硬背,主要目的就是應付考試。而當前的教學形式,使得教材內容只在課堂教學中占據50%,而師生的互動卻占據了40%的高比例,剩余的10%就是學生的創新學習。所以,在新時代新課程的背景下,當前一線的高中地理任課教師都有一種十分強烈的緊迫感,一旦停止學習,就面臨著被新時代淘汰的局面。就無法適應信息時代當中的多媒體教學的操作,實踐性教學的方法和探究性教學的理念。所有的高中地理熱任課教師都必須努力學習信息技術,全面提高綜合素質,及時把握時代熱點,綜合適應教育新形式。也就是說課堂教學的主題由原本的教師變成了學生,高中地理教師必須打破之前的傳統觀念,適應新時代的新課程標準,以學生為主體,與時俱進,更新教育理念,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綜合素質,不斷創新,增強課堂教學成果。
二、加強師生的互動
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以授課教師為主體,學生的任務就是配合教師把老師傳授的知識進行死記硬背,最終能夠達到倒背如流就算成功。在新課程的指導之下,我們必須廢除這種低端的教育方法,為培養出全面、綜合、實踐的高素質人才而改革創新。師生的交往開始側重于對話和對于師生關系構建的參與,讓學生能夠體會到師生之間民主、和諧、平等的關系,讓學生主動的發現難題,提出困境,鍛煉和培養學生們的自信心和鉆研精神。授課教師也應該全面觀察學生的綜合素質,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知識水平和掌握能力因材施教。教師可以設置實驗課堂,讓同學親自動手,主動參與,活躍課堂氣氛,對同學們進行引導,讓同學們自主地發現問題,提出方案。
舉例說明:在高中地理的課堂上有這樣一堂課《大氣環境保護》,主要講述的是大氣的變暖,臭氧層的破壞和保護方法,酸雨的危害性質與防治手段。授課教師首先對同學們進行了分組,然后組織了學生們對生活當中常見的產生溫暖的現象討論,緊接著又通過生動的漫畫對這些現象進行分析講解,最后有學生們和老師一起推出解決這些問題的實際方案。
三、理論實踐的結合
我們單純依靠課堂的互動還是很薄弱的,高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們學會走出課堂,將課堂中課本上講解的理論知識同課堂外的實際環境結合起來。實踐出真知,理論只有在結合了實踐之后才會更扎實,實踐在結合了理論之后才能更具體。所以學習知識的重要意義還是學會運用。
高中教師指導學生們勇于實踐,只有實踐才能夠讓學生們深入地了解課本的內容,才能給學生更大的自我發展空間,結合了實際而且具體的情況,了解到課本之外的知識,并且通過實踐牢牢掌握,增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讓同學們能夠學以致用,學有所長。
在新課程的大背景下,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十分關鍵,這是一種創新更是一種挑戰,同樣的,在挑戰中就伴隨著機遇。所以,我們要求高中地理任課教師要始終保持創新精神,突破傳統教學模式,改變傳統教學理念,堅持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方法,與時代相適應,研究新方法,提出新方案。
四、結束語
教育呼吁創新,創新人為核心。高中地理教師在新課程的大背景下,必須勇于嘗試,必須積極進取,必須不斷學習,必須吸收新信息、新思想、新理念,從而探索出全新的教學理念、全新的教學方法,實施全新的教學方法,全新的教學模式,才能順應全新的時代發展,全新的社會需求和全新的教育潮流。為祖國,為人民培養出具有創新意識、具有扎實基礎、具有實踐能力、具有時代氣息的全面的綜合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 鄭 剛.高中地理教育教學創新觀之我見[j].才智.2010.(3).
[2] 唐金紅.新課改下高中地理教學的實踐和思考[j].考試周刊.2010.(4).
[3] 葉 翔.基于省級課題研究的分層次情境教學反思——分層次全面提高高中生地理素養課題實踐[j].考試周刊,2012(72):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