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厚明
摘 要: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需要獲得知識,但更需要獲得學習知識的方法,學生只要掌握了有效的學習方法后,就會終身學習,知識就會源源不斷,永無止盡。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單要向學生傳授知識,更應該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獲得更多的知識。獲得財富的貪婪心是可恥的,但獲取知識的“貪婪”心是可貴的,要想讓學生在課堂上或今后的人生中獲得更多的數學的知識,我們的數學教師就應該毫不吝嗇地將學習數學的的方法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經歷數學探究學習活動過程,體驗獲得知識的過程和方法,從而積累盡可能多的知識。老師們就應該無私地把“點金術”傳遞給每個學生。
關鍵詞:學生;需要;學習;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2-389-01
從前有位點石成金的“神仙”,有一天,他來到人間,遇到一個衣著單薄破舊,非常饑渴的人,神仙非常同情他,就將一小塊石頭變成一粒金子送給了窮人,這個人非常感激地拿著金子很滿足地離開了。當時有一位富人看見了,覺得一小塊金子太少了,不向神仙討要要金子,而是要求神仙將點石成金之術傳授給他,想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于是上前懇求神仙說:“您把點石成金的技術傳給我吧!我會將一座大山變成金山的” 。神仙因富人的貪婪而大怒,于是拂袖而去。我們知道,這個古老的傳說是諷刺那些對金錢十分貪婪的人。如果今天我們把學習數學知識和技能獲得的方法看著“點金術”,把“金子”看著知識和技能,把這個故事用在今天的數學課堂學習活動中你會怎么想?你應當怎樣重新認識這個問題?當你的學生要求學習數學學習的方法,使之能終身學習,能獲得源源不斷的知識時,你會拂袖而去嗎?你還會同情那個沒有生存技能的“窮人”嗎?
數學新課標明確強調:在重視結果的同時,更應該注重知識獲得的過程與方法,這不正是要讓學生獲得數學學習方法的“點金術”嗎!也就是說,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就是要讓學生,通過教師的指導,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數學學習活動中,親身經歷、體驗獲得知識的過程和方法,從而積認識、掌握、累盡可能多的知識,掌握獲得知識的方法,感受知識獲得的快樂。這就要求我們的數學教師具有高超的“點金術”,再將“點金術”盡可能地傳遞給學生,讓學生有了正確的學習方法,終身都能獲得更多的知識財富。
當前,特別是邊遠地區的農村學校,部分教師教育觀念還比較落后,教學方法陳舊。教師在課堂上仍然站在高高的講臺上,獨霸課堂,滿堂灌,讓學生被動毫無興趣地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接受知識,教師教多少,學生也只能被動地接受有限的知識,至于知識是怎樣來的,全然不知,理解不透,認識不清,掌握不牢,運用不活,更談不上有什么自學能力和學習方法,這樣嚴重阻礙了農村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前面的故事,正好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啟迪,在課程改革的今天,要想提高了教學質量,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就必須從教師和學生這兩個方面去下功夫。教育機構必須花大力氣,對教師加強業務培訓,轉變教師教育觀念,提高了教師教育教學,讓教師具有高超的“點金術”,在課堂上再將學習方法和技能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學會“點金術”而源源不斷地獲得更多的知識。
為此,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必須要轉變教育觀念,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新課標明確指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我們就應該把課堂還給學生,變“教”為“導”,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學習方式不是被動地接受學習,而是主動地“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學生只有在獲得正確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后才能獲得更多的“金子”來。老子也曾經說過:“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授人以魚只救一時之及,授人以漁則可解一生之需”。
怎樣才能讓學生學會學習,獲得“點金術”,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呢?這就要求數學教師充分地利用教師已有的數學學習經驗和方法,然后在指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不失時機地傳授給學生各種學習的方法。如教師將:預習的方法、聽課的方法、理解記憶的方法、計算的方法、分析、推理、判斷的方法、自主學習方法、合作探究方法、知識歸納總結的方法、作業練習的方法、復習的方法等進行分類指導,讓學生掌握運用,就能獲得良好的學習方法。如小學數學在學習了長方形的面積后,學習平行四邊形面積時,教師就不能直接口述平形四邊面積公式的轉化過程或簡單地講述平形四邊形面積公式,而是要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親自動手操作,通過想、折、剪、移、拼,最后推導出平形四邊形的面積公式等于底乘以高,否則,學生就會對平形四邊面積公式認識不清,運用不靈活。只有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后,清楚地認識到:通過折、剪、移、拼后,將平形四邊轉化成正方形,它的長就是平形四邊的底邊長,它的寬就是平形四邊的高,這樣學生就理解清楚了,就會掌握得牢固,運用得靈活。在推導的過程中,關鍵要指導學生掌握折、剪、移、拼,將平形四邊轉化為長方形的方法,這對學生今后學習三角形,梯形、圓的面積時,學生有了轉換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后,就可迎刃而解了。
獲得財富的貪婪心是可恥的,但獲取知識的“貪婪”心是可貴的,要想讓學生在課堂上或今后的人生中獲得更多的數學的知識,我們的數學教師就應該毫不吝嗇地將學習數學的的方法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經歷數學探究學習活動過程,體驗獲得知識的過程和方法,從而積累盡可能多的知識。老師們就應該無私地把“點金術”傳遞給每個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