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承偉
[摘要] 目的 分析和評價對高血壓患者實施12個月健康教育干預后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 選擇2011年5月~2013年10月期間在我院進行治療的高血壓患者154例,按照就診時間將他們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有77例患者。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實施健康教育干預,并統計、比較和分析12個月后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情況和效果。結果 統計學分析顯示,經過治療,兩組患者的血壓值較治療前均有所下降,但對照組的下降不明顯(P>0.05),觀察組的下降明顯(P<0.05),且觀察組的血壓值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療效(93.51%)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64.94%),組間比較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健康教育干預對高血壓的治療效果明顯,是一種有效、理想、安全的臨床護理干預治療措施。
[關鍵詞]高血壓;健康教育;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 R544.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4)02-161-03
高血壓是心血管內科臨床上的一種常見性疾病。它對人體的危害較大,特別是原發性高血壓,具有高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以及低知曉率、低控制率、低服藥率[1]。本文抽選154例高血壓患者,對其實施分組方法治療,并統計、比較和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情況,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5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54例高血壓患者,患者年齡29~91歲,平均(65.8±6.4)歲;男93例,女61例。將154例患者按就診時間先后分成兩組,即對照組77例,觀察組77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臨床癥狀等方面均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患者高血壓的常規治療,但不進行健康教育干預[2]。
1.2.2 觀察組 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患者健康教育干預治療。具體方法包括:(1)醫護人員要為高血壓患者建立健康教育檔案,其內容主要有:患者姓名、年齡、性別、聯系電話、家庭地址、基本病情、生活習慣等[3]。并向患者發放通訊錄和保健卡。
(2)醫護人員要對患者進行劃分,并讓其分期進行健康教育培訓。同時,還可以在節假日或高血壓宣傳日舉辦大型義診,并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個體咨詢。(3)醫護人員可以通過采取咨詢、講座、錄像等方式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培訓,其內容主要包括有:高血壓的相關病理知識、自測方法、血壓計使用、降壓藥物使用、危險因素控制(限酒、戒煙、控制體重等)、飲食控制、并發癥防治以及其他注意事項[4]。
1.3 評價標準
1.3.1 血壓 正常血壓值為收縮壓100~120mm Hg,舒張壓60~80mm Hg。
1.3.2 臨床療效 痊愈:患者血壓恢復正常范圍;顯效:患者血壓基本恢復正常或出現明顯下降;有效:患者血壓有所下降;無效:患者血壓值無明顯下降或出現上升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統計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血壓情況分析
比較統計顯示,兩組患者在12個月后的收縮壓和舒張壓均較之治療前有下降,但對照組患者的下降幅度不明顯(P>0.05),觀察組患者的下降幅度明顯(P<0.05)。且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收縮壓和舒張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組間比較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分析
兩組比較,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3 討論
高血壓是持續血壓過高的疾病,會引起中風、心臟病、血管瘤、腎衰竭等疾病,高血壓是一種以動脈壓升高為特征,可伴有心臟、血管、腦和腎臟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質性改變的全身性疾病,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由于對健康意識的淺薄,高血壓的患病率也隨之增加,對高血壓患者的臨床治療,除了要進行適當的藥物治療外,還要確保患者能夠進行及時、有效、切實的自我防護和治療,即提高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依從性。而健康教育是通過一系列有系統、有組織、有計劃的醫學知識教育活動,對患者灌輸科學、正確、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模式,減輕或消除患者生活中的一些影響到生命健康的不良因素,從而使患者能夠自覺的樹立正確的健康意識,主動改正不良習慣,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達到促進健康,預防疾病,提高生活質量的干預目的[5-12]。本次臨床研究顯示,在154例高血壓患者中,實施健康教育治療的患者在血壓下降幅度[收縮壓(142.89±1.10)mm Hg、舒張壓(87.79±0.91)mm Hg]和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3.51%)方面均明顯優于未進行健康教育的患者[(162.87±1.74)mm Hg,(94.98±0.92)mm Hg;64.94%],組間比較均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以得出,在高血壓患者的臨床治療中,對其進行健康教育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壓值(收縮壓、舒張壓),提高臨床治愈率和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從而更好、更快的促進和幫助患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 黃昊,孟開.健康教育對社區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系統評價[J].中國全科醫學,2012,9(2):120-124.
[2] 顏羽.健康教育對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及心理狀況的影響觀察[J].中國老年保健醫學,2013,7(1):82-83.
[3] 毛琴,晉春燕.對高血壓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干預的效果評價[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0,12(17):239-240.
[4] 周菜珠,符可文,許春桃,等.對健康體檢中發現高血壓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干預的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2,5(16):121-122.
[5] 代鮮鴿,別小寧,張愛萍,等.高血壓患者實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評價[J].臨床護理雜志,2011,10(1):27-30.
[6] 李霞.健康教育對高血壓患者的影響效果評價[J].社區醫學雜志,2013,8(20):55-56.
[7] 韓彥彬,董柏青.高血壓人群健康干預常見模式的研究進展[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08,12(5):540-543.
[8] 尹紅.健康教育對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效果評價[J].中外醫學研究,2011,10(22):195-196.
[9] 吳江平.規范健康教育聯合行為矯正技術在減少高血壓患者腦血管不良事件中的作用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2,9(13):89-90.
[10] 張洪新.社區高血壓患者健康干預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科學,2012,2(23):99-100.
[11] 張虹.健康教育對高血壓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2,50(35):103-104.
[12] 廖鳳霞.綜合健康教育對教師臨界高血壓的影響[J].現代醫院,2012,12(2):77-78.
(收稿日期:201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