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鋒
摘 要:針對我國目前高職計算機在校學生的特點,對他們將來的就業狀況,以及高職軟件課程中所遇到的問題作以討論。始終以培養人才為宗旨,引入相對先進的軟件項目開發模式,同時推出切實有效的方案,在應用實踐中充分體現出來。
關鍵詞:高職、軟件課程、教學方法、項目開發模式、應用型人才
在當今,社會經濟的發展愈來愈快,同時對社會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多,越來越急迫,為了滿足這個需求,必須培養一批專業的技能型人才,來達到社會發展需求之目的。計算機專業向來以高就業的姿態被人們所認識了解。隨之而來的高職計算機技術教育學校也遍地開花。但是在學校如雨后春筍般的出現之后,所出現的問題是畢業的學生就業率極低,在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率排行榜中計算機專業的排在最后幾位,并且大多數無法就業的來自高職院校。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之局面呢?問題的根源是大部分高職院校只開展計算機專業課程,對社會的發展和需求不甚了解,比較盲目的開辦高職學校。所以高職計算機教育是我們當今所面臨的難題之一,如何做好高職教育是我們工作的重點所在。本文作者就當今高職教育中所存在的諸多問題及其解決辦法做了分析研究。
1 當今高職計算機軟件課程教學中所面臨的問題
當今的高職計算機軟件課程教學雖然懂得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原理,但是都是以理論為重點,而對于實際的操作經驗卻十分的匱乏。對于學生的教學,任課老師都是以課本知識來照本宣科,很少結合實際的軟件工程實踐經驗來指引學生對問題的研究與探討,而在日常教學中的上機實踐,也只是書本上一個簡單獨立的小例子,根本不能使學生徹底深入的對計算機軟件課程所了解,不能掌握知識的精髓所在,只懂得一點皮毛而已。然而就在這樣的教育模式下所走出來的學生就會很難適應軟件技術崗位的工作,在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不能很好的分析并給以解決的方案,使得這樣畢業生在自己的工作中很難勝任。造成學生畢業后無法勝任工作的另一個決定性原因是,在日常的軟件技術教學過程中都沒有很科學系統的來教學,都是以自己的專業教學為中心,對教學的目標和主體不明確,即使是學生掌握了課本上的專業知識,但是不會融會貫通,學以致用,使得學生所學的專業知識在日后的工作過程中根本無法施展,遇到問題無從下手,使畢業后走上工作崗位的學生不能發揮自身應有的價值。
2 解決方案探討
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之間存在矛盾所在是沒有真正的明白辦學要適應市場的需求,教學過程中設置的專業課程要與市場的發展需求相匹配,培養的學生要適應市場動態之變化,學生要在市場經濟中體現出自身的素質。所以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要不斷的的推陳出新,包括;教育內容的豐富,教育方法和教育質量的改進等,才能使畢業后的學生來應變瞬息變化的市場經濟的發展。同時,學校要充分利用好自身的硬件條件,如圖書館等。使學生不斷的充實武裝自己,并且鼓勵學生在實際的工作實踐中來證明自身價值,以便在日后的工作崗位上使自己如魚得水,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為企業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3 教學對象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對于人才的需求也隨之增加,面對這樣的現狀,不少的高職院校都大張旗鼓的擴大招生,來填充市場崗位的空缺。隨著生源的不斷遞增,高職院校會降低自己的入學門檻,不管是分數低的還是自身素質低的學生全部收入自己的院校,對于這部分學生,他們一般對文化知識掌握的不夠牢固,底子薄,自律性也很差,致使這部分學生進入高職院校后不能很好的對知識的學習,大多是虎頭蛇尾的學習模式,剛開始會認真的聽講學習,而后來就會放縱自己,荒廢自己的學業。這種現象的出現,給高職教學過程中造成了不小的難度,如何解決這種局面達到教學的目的,是我們高職計算機軟件教師所要面臨的難題,教師只有掌握更多的教學技巧和辛苦付出,才能給社會培養出對社會有用的專業性人才。
4 根據培養目標結合學生實際安排教學計劃、教學方法
對于高職計算機軟件專業,它所注重的是學生對專業性知識的掌握,使得學生明白計算機硬軟件的理論知識,能夠在今后的工作中運用自己的知識對計算機軟件開發以及系統維護等方面施展自己的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個合格的有用的專業性人才。為了實現這樣的目標,我們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要合理安排教學計劃,把所有的課程融匯在一起形成體系,分清課程的主次,高職院校不同于其他的本科院校,它所側重的是對學生專業性知識的掌握,對專業性技能的培訓,因此高職院校在實際的教學計劃中要多要求學生勤動手操作,對于那些和專業性知識關聯不大的理論知識應該放在次要部分,加強學生的實際操作,以便積累更多的實際應用經驗。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學活動是以培養學生為目的,同時對于從事教育活動的老師要求也將更加嚴格,老師不但需要掌握更多的專業性知識來豐富自己,還要因材施教,了解學生特點,讓學生能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掌握相應的專業性知識,以便達到教學效果與目的。
5 考核
考核作為一種評判標準而存在,它會全方位的貫穿整個課程學習的始終。它從項目小組設立起就開始了考核,它包括項目小組集體成果和個人作用以及工作態度,以及答辯成績。
參考文獻]
[1]程達.教學目標論.湖南教育出版社[M].2001.
[2]高曉梅.高職計算機課程教學方法探析[J].遼寧高職學報,2002,(5).
[3]秦昌平.計算機應用基礎實訓教程[M].北京:電力出版社,2004. 轉貼于 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http://www.stud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