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杏
摘 要:經濟與社會的快速發展,催促著各個領域對人才的需求,人才成為企業競爭的核心動力。人力資源管理是一個企業所有管理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人力資源不同于其他類型的資源,人力資源屬于獨立存在的個體,在一定時期內具有一定價值,這就是人力資源的時效性。做好人力資源管理,掌握管理的時效就是要充分利用人才的優勢,避免出現人才的閑置和脫節,創造更優秀的條件發揮人才的積極作用。本文結合路政工作的實際,從人力資源時效性的特征入手,分析闡述了人力資源管理中提高時效性的方法和手段。
關鍵詞:人力資源管理;時效性原則;特征;對策
自人力資源一詞提出以來,對人才的培養和管理成為新時期企業發展的中心動力。企業發展依靠四大資源,分別人力、物力、財力、信息。人力資源是這些資源中最具動態因素的資源形式。人是萬物之靈,人力能夠決定的因素和結果是非常龐大的。人力資源不受空間、時間、能源、土地的限制,而決定于智力的發展。對人力資源實行開發和利用,能夠充分開拓企業的其他資源,形成資源使用的最優化配置。人力資源是獨立的社會人,對人力資源的開發,要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超過這個時限就會失去使用價值。因此,對于路政單位來說,掌握好人力資源管理的時效性,就是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人才選擇和利用,完成人力資源管理的專業化、科學化、規范化。
1 人力資源時效性的內涵
1、人力資源的概念。人力主要是指勞動者的體質、智力、知識和技能的結合體。人力資源就是指在一定的范圍內,推動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具有智力和體力的人口的總和。人力資源既具有“質”的要求,也具有“量”的要求。“質”是人力資源的基本能力,“量”是人口資源的多少。人力資源的基本能力是一個國家或者一個行業具備人才的能力,人力資源的數量是決定這種能力高低的因素。人力資源在一定意義上不只是人口資源,更為貼切的評價是人才資源。
2、人力資源時效性的特征。
人力資源中的人既是自然人,也是社會人。人的成長分為幾個重要的時期,主要包括胎兒期,嬰兒期,幼兒期,學童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這七個時期。在這七個時期中,符合資源管理范疇的,只有青春期,中年期和老年期。這三個時期的人,對社會和組織產生的影響是積極的和進步的。從胎兒期到學童期,這個階段出人力資源的儲備的階段,不產生社會效益。但是,從青春期開始,人進入到青年時代,這個階段人會接受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從而接受職業教育,這個時期,人的思想活躍,基本能力得到開拓和爆發,是創造性最強的時期。進入中年期以后,人的各方面能力有了足夠的穩定,在社會生活中集聚了一定的能量,對周圍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在工作中,有獨立的風格,在學習中,有很強的接受和應用能力,在生活中,具有能夠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新時期,老年期的設定與過去有了明顯的區別。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發展,醫療事業水平逐年提高,老年期的人的身體和心理健康呈現出延長的態勢。我國人口基礎大,老齡化社會產生的影響具有消極的一面,但是,更多的是積極的一面。老年期的人對社會還是有很大貢獻的,包括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對晚輩的教育等方面,都具有明顯的優勢。
3、人力資源的期限。從人力資源角度分析人口的幾個事情,可以概括為20至25歲為求學期,25至35歲為擇業期,25至40歲為職業形成期,40至60歲為事業成熟期。從路政單位的實際來講,35歲到60歲,是事業的黃金事情,在這個時期,很多人能夠成為單位的業務骨干,成為領導階層的力量。這個時期是人才相對穩定的時期。也就是說人力資源實際上可以應用的期限就是15年到25年。目前我國人口的平均壽命為73歲,那么人才可以利用的時期相對來說是非常短暫的,因此,如何在短暫的人才利用期內發揮人才對社會的貢獻作用,是人力資源管理的重點問題。
2 人力資源管理時效性的弊端和矛盾
1、人力資源的閑置。人力資源具有時效性的特征直接可以催促人力資源使用的快節奏。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單位的人力資源出現閑置的狀態。例如路政支隊的人員管理中,無法做到人盡其才,一些剛剛畢業的學生,參加工作后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處于資源浪費階段,很多人無法從事與本專業有關的工作,而是處于一種輔助的地位。路政單位的工作特點具有特殊性,對專業的要求也相對嚴格。人才閑置阻礙了單位各項事業的快速進步。高學歷的人干低能力的活,是人才閑置的主要體現,更有甚者高水平的人才沒有工作可以處理,出現了人才沒有施展才華的領域。
2、人才使用的封閉性。在我國企業的管理模式中,一直存在一種固定的模式,在人才使用上,總是具有單一性和封閉性。很多單位的領導階層認為一個人只能干一項工作,對人才沒有悉心的開發和了解。事實上,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健全和發展,現階段培養人才的目標已經變成以培養復合型人才為中心。一個人才往往可以勝任多種職業種類。人才使用的封閉性造成人力資源管理的資源使用的限制。這種思維的落后,阻礙了人力資源管理的活躍性和自由性。
3 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時效性原則的途徑和方法
1、發揮人才的全部效能。人才具有的最明顯特征就是能力的強大。這里的包括學歷、知識體系、心理素質、道德品質等多種元素。社會越是發展,就業形勢就會明顯不同,對人才的需求也會在不同時期產生不同的結果。做好人力資源的關鍵在于要發揮人才的全部效能,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資源,促進企業發展和平衡。例如路政單位人才管理中,要做到員工能力的開發,實現能力超于崗位的效果。
2、尊重人才的雙向選擇。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一個主要的問題就是人才的雙向選擇。人的活動受大腦和情感的支配。積極上進的人才通常都是熱愛本職工作,愿意為此項工作付出時間和心血。對于人才和用人單位來講,達到索取和奉獻的契合是一件難得事情。人力資源主管部門和人員,要在選人用人上注意這個原則。把雙向合理化選擇當成管理的促進手段。
3、注重人才的梯次培養。社會學表明,一個國家或者一個區域的根本發展動力是發展的連續性。連續性發展可以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共同發展,協調發展。人力資源管理中,人才培養要保持連貫性,持續性。人才培養要建立長效機制。梯次培養就是為了保證人才的培養和應用環節上緊密相連,保證人才不因時間、空間、環境而發生大規模的變遷。
4 結語
實踐證明,人才是企業勞動效果成敗的最直接的決定因素,也是企業發展效果最直接的體現。人作為組織中最為活躍的因素,具有潛能開發的強大資源。對于路政單位來講,路政涉及的工作專業性強,對人才的需求標準要高,對人才管理的方式和手段要符合企業發展的實際。重視人力資源的管理和利用,是珍惜人才的最佳體現,是企業競爭的有效制度選擇。路政單位需要在今后的發展中,跟隨時代的特征和要求,積極引進人力資源管理的新模式,新理念,加快發展的速度,實現服務于社會和人民的積極作用,為社會和經濟發展提供基礎性的保證。
參考文獻
[1]張蘭珍,現代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人力資源管理的有效結合[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年第11期。
[2]李發勝,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現狀分析與對策[J],包鋼科技,2005年06期。
[3]陳永欣,淺析知識經濟條件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J],經濟師,2006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