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紅珍 吳國友 毛德蓮
疼痛是伴有不愉快的情緒活動和防御反應[1]。術后疼痛是人體對組織損傷和修復過程的一種復雜的生理與心理反應。李賀琴等[2]報道,約有75%的手術患者在術后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反應。這是由于手術時自身組織受到創傷,創傷后組織細胞釋放大量炎性致痛物質所致。疼痛的治療分藥物性和非藥物性,其中非藥物治療護理越來越受到關注。熊曉菊等[3]研究表明,任何原因導致的疼痛在單純藥物治療無效時都可采用非藥物治療護理措施。Elena等[4,5]研究報道,護士使用不同非藥物方法能減輕患者術后疼痛。近些年出現了音樂、放松、物理及推拿等疼痛的非藥物治療干預措施,并取得一定的效果。冥想(meditation)訓練是綜合性的心理和行為訓練,它有助于個體建立特殊的注意機制,達到心理上的整體提升[5]。在與疼痛相關的非藥物性護理措施中,冥想訓練是涉及最廣、最有影響力的方法。現將國內外學者研究冥想訓練減輕疼痛相關的影響因素綜述如下,以期為術后疼痛患者提供一種新型、簡單、切實有效地非藥物護理措施。
冥想訓練是一種放松與集中精神的過程,是人們有意識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一特定對象上的深思方法[6]。冥想訓練簡單講就是想象,通過想象和呼吸調整,讓身體局部放松或全部放松,同時,也可以通過想象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點。
冥想這個詞來源于梵文的DHYANA。它起源于東方古老的宗教文化,心理學家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對冥想進行研究,目前已經成為醫學領域心理學家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劉慧蓮等[6]從行為角度來研究,指出冥想訓練包括全身放松、呼吸調節、注意聚焦3個階段的綜合過程。
冥想訓練是一套簡單、自然、不費力的練習方法。冥想訓練的方法分3個步驟:全身放松5 min,呼吸調整5 min,注意聚焦15~20 min,整個過程共25~30 min。第1步,全身放松:首先讓患者選擇冥想對象,對象可以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或是一幅美麗的畫畫,并將冥想對象記錄在疼痛監測表上。接著進入全身放松狀態:環境安靜,患者取平臥或半坐臥位,閉上雙眼,保持清醒狀態,護士在語言的指導下,同時用手觸摸患者身體相應部位,逐漸放松肌肉,從前額-面部-手臂-上身軀體-腹部-腿部-腳趾。先讓患者將注意力集中在一個部位3~5 s,然后放松。第2步,呼吸調整:讓患者自我調整呼吸,有規律地、緩慢地吸氣,呼氣,經過多次調整呼吸后,再讓患者把注意力轉移到冥想對象上。第3步,注意聚焦:讓患者在自己選擇的冥想對象上,置身于其中,開放想象,慢慢地使患者陶醉在令自己最開心的一件事或最向往的景象之中。這樣患者全身得到充分地放松。手術前1~3 d開始指導患者訓練,術后出現疼痛時護士及時給予指導,每次訓練25~30 min。任何超過10歲人群都可以進行練習。
4.1 冥想訓練對疼痛的直接影響 張芳等[7]研究結果表明,非藥物性鎮痛治療護理不僅能減輕患者術后疼痛,并且能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率,同時能促進術后切口的愈合及機體的康復。呂靜等[8]研究顯示,術后疼痛護理最重要的就是非藥物性止痛。冥想訓練使全身放松就是通過觸摸患者身體各個部位,使術后疼痛痙攣的肌肉得到放松,舒緩肌肉的緊張度,從而有效緩解疼痛。國外學者[9-11]研究,將冥想放松訓練用于術后疼痛患者,其有效性得到了證實。劉慧蓮等[6]將冥想訓練應用于心臟病患兒術后疼痛的效果觀察,也得到了與國外學者研究一致的結果。
4.2 冥想訓練對調節情緒與心理的影響 帥衛等[12,13]報道,情緒與心理因素對疼痛的性質和反應程度能產生影響,而疼痛顯著受到情緒與心理因素的調控。可見,一些積極的情緒(興奮、愉快)確實能減輕患者的疼痛反應。冥想訓練使患者各個肌群漸進性的肌肉放松能減輕患者緊張和降低警覺水平[14],從而緩解疼痛。陳語等[15-17]研究表明,冥想訓練對個體的心理和情緒確實有著顯著地調節作用,能顯著降低患者的焦慮、抑郁程度,從而有效減輕疼痛。任俊等[18]研究結果也表明,冥想訓練調節作用是使人的情緒反應趨于平和,證實了人對情緒反應因冥想訓練而降低。由此可見,冥想訓練可調節個體的負性情緒,促進個體的正性情緒與心理,使患者焦慮、緊張、恐懼等負面心理減輕[19],從而達到間接緩解術后疼痛的目的。
4.3 冥想訓練對神經的影響 研究表明[7],人在某一時刻如果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或者把注意力從疼痛轉移到某種感興趣的工作上時,就能使神經元的不良刺激減少,使人感覺不到疼痛。冥想訓練第2步的呼吸調節就是利用這個原理,把患者的注意力轉移到呼吸上,使全身肌肉得到進一步放松,從而緩解術后疼痛。此外,冥想訓練第3步注意聚焦是患者在良性暗示下,對美好的事情或景象進行想象的愉悅過程。讓患者在選擇的冥想對象上,經護士誘導暗示使患者對冥想對象進行開放想象,置身其中,以想象中最向往的景象或最愉快的事出現,此時大腦的活動—自律神經呈興奮狀態,即意識停止對外的一切活動,而達到忘我之境的一種輕松愉快心情。這時患者的全身肌肉得到充分放松,呼吸頻率與心率減慢,疼痛減輕。可見,這些研究結果都表明,冥想訓練可通過影響神經系統而間接減輕術后疼痛。
冥想訓練不僅能使身體放松,也能使情緒和心理得到放松,因此,它對術后疼痛具有明顯地緩解作用。這是一種新型的非藥物性治療手段,并且冥想訓練不需要醫師的醫囑,簡單易行,經濟實用,安全無痛苦且無不良反應,值得在臨床護理領域中推廣應用。
[1] 趙繼軍主編.疼痛護理學[M].第2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0:46.
[2] 李賀琴,周彩峰,郭倩倩,等.先心術后疼痛的評估與管理[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9,12(8):61-62.
[3] 熊曉菊,毛 靖,李 節,等.虛擬現實分散患者注意力舒緩拔牙疼痛的效果[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3):230 -232.
[4] Elena FT,Roma J,Nabil FB,et al.Virtual reality distraction for pain control during periodontal and root planing procedures[J].J Am Dent Assoc,2009,140(12):1508 -1516.
[5] 任 俊,黃 璐,張振新.基于心理學視域的冥想研究[J].心理科學進展,2010,18(5):857 -864.
[6] 劉慧蓮,劉 群,謝紅英,等.應用冥想訓練減輕心臟病患兒手術后疼痛的效果觀察[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8):745 -747.
[7] 張 芳,張琳琪,陳昭蘭,等.非藥物護理措施對學齡期兒童急性闌尾炎術后疼痛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09,44(7):583 -585.
[8] 呂 靜,陳似霞.肝癌根治性切除術后認知功能障礙危險因素和護理干預的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3,27(9C):2947 -2949.
[9] Ramachandran VS,Elizabeth LS.Using mirror visual feedback and virtual reality to treat fibromyalgia[J].Medical Hypotheses,2010,75(6):495-496.
[10] Zeidan F,Martucci KT,Kraft RA.Brain mechanisms supporting the modulation of pain by mindfulness meditation[J].J Neurosci,2011,31(14):5540.
[11] Van Wijk AJ,Hoogstraten J.Anxiety and pain during dental injections[J].J Dent,2009,37(9):700 - 704.
[12]帥 衛.觸摸療法在經宮腔鏡下輸卵管通液術中的應用[J].廣州醫藥,2009,40(2):72 -73.
[13]史 妙,王 寧,王錦琰,等.疼痛的心理學相關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09,44(6):574 -576.
[14]宋 艷,丁 蕾,盧海霞,等.基于高血壓非藥物治療的超覺冥想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10):143 -144.
[15]陳 語,趙 鑫,黃俊紅.正念冥想對情緒的調節作用:理論與神經機制[J].心理科學進展,2011,19(10):1502 -1510.
[16]沈紅五,宋 艷,耿桂靈,等.冥想綜合干預對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心理狀況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3,28(7):67 -69.
[17]沈子煒,申云海,卞春華,等.運用排列熵方法分析心率變異性的影響[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志,2012,16(44):8256 -8260.
[18]任 俊,黃 璐,張振新.冥想使人變得平和—人們對正負性情緒圖片的情緒反應可因冥想訓練而降低[J].心理學報,2012,44(10):1339-1348.
[19]許雪芹.冥想訓練對手術兒童的干預效果觀察[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2,25(5):533 -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