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莉
近幾年來,由于我院規模不斷擴大,床位數不斷增加,年輕護士大量進入醫院,新入科護士均為應屆畢業生,工作操作能力遠遠不能滿足科室的要求。為了提高新入科護士的工作能力,我院感染科自2010年以來,通過制定和實施一系列的培訓計劃和培訓措施,實行對感染科新入科護士進行全面、有效的工作能力培訓,幫助其更好地適應感染科的工作崗位,能獨立勝任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現介紹如下。
2010年7月~2013年4月新入科護士共22名,均為應屆畢業生,男1名,女21名。年齡20~24歲。學歷:本科7名,大專15名。
2.1 制定培訓計劃
2.1.1 培訓目標 使培養新畢業入科的護士在半年內具備注良好的服務態度,能勝任科室各個崗位的工作;能應對各種突發事件,熟悉搶救儀器設備的使用,操作熟練,工作能力考核均達到良好以上。
2.1.2 培訓老師的選擇 選派主管護師、護師及本科室工作5年以上具有比較豐富的臨床經驗和嫻熟的操作技術的護士負責帶班、理論知識講課、操作技能的示教培訓工作。
2.2 培訓具體內容
2.2.1 入科工作情況介紹 介紹感染科工作特點、護理工作的目標及要求,強調勞動紀律、各班工作職責,特別強調容易出現護理缺陷的環節及時間,介紹感染科的布局、設施、藥品、物品放置與使用管理制度,感染科消毒隔離原則,以幫助新護士熟悉工作環境和科室的基本情況。
2.2.3 實踐能力 (1)技能操作。除院內規定的十一項基本技能操作,還根據本科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重點培訓穿脫隔離衣、手衛生、PPD皮試的操作。(2)臨床常見應急預案的演練。
2.3 培訓方式
2.3.1 理論培訓 因每年新入科護士到科時間為8月初,故6月初制定培訓計劃,分工明確,挑選本科室工作5年以上,具備護師及以上職稱,有廣泛專業知識面的護士擔任授課。授課老師提前1周布置學習內容,以利于護士提前翻閱相關資料。均采用多媒體授課方式,制作幻燈片,并廣泛涉及相關知識,吸納新技術、新知識,使講解更加清晰、透徹,在掌握專業理論知識的同時,提高了電腦操作水平。
2.3.2 技能培訓 分為集中示教、分組練習、嚴格考核及與臨床實際操作相結合的方法進行。選擇技術操作及語言表達能力強、思維活躍、理論扎實的操作能手負責培訓,采用集中示范,每人負責2~3項,護士長做現場指導,負責人在操作前1周將相關理論內容下發,以加深印象。對技術操作能力差的護士采用一幫一的形式,培訓達到人人過關。
2.3.3 新進護理人員讀書報告會 對新進護理人員組織1次讀書報告會,內容不限,目的旨在培養新進護理人員發現問題、學習歸納、制作PPT、語言表達及心理素質的能力。因我院屬于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護理學院的《兒科護理學》授課均由我院護理人員承擔,因此從中也可以發掘在授課上有特長的新進護理人員,作為科室及護理部的教學后備人才,有計劃地增強后備隊伍的實力。
2.3.4 培訓沙龍 由科室N3級護理人員負責組織,鼓勵組織者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培訓沙龍,包括基礎知識搶答、危重病人轉運的現場演練、傳染病患兒及家長集體健康教育會等,目的是鞏固所學的培訓內容,鍛煉護士的溝通能力及技巧,將理論所學運用到臨床實際工作中,在實際工作中面臨這些問題時能夠靈活自如的處理。同時也能夠將各種應急預案、操作應用于臨床實際工作中,有益于提高護士的應急能力、語言構思、組織和表達能力,使其與病人交流更自然,有利于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實。
2.3.5 設立新護士崗位導師制度 對崗位導師進行優化選拔,強調導師因材施教,關注新護士思想動態,運用PDCA循環指導新護士實施院級及科內培訓計劃,把對新護士的培訓從管結果變成管因素、管過程,使新護士培訓更科學、有效。
2.4 考核
隨著時間的增加,煤塵的累積質量不斷增加,20 s時方案3的煤塵累計質量最大,為4 863.80 mg,方案2次之,為5 228.59 mg,方案1最低,為4 863.80 mg。統計區內巖塵累計質量如圖5所示。
2.4.1 理論考核 由科室各授課老師出題,護士長進行匯總后組織考試,內容包括兒童基礎知識、專科理論知識、應急預案及院感知識4項內容,要求理論考試及格分為80分,不及格者復習后再補考,力求使新護士掌握兒科基礎知識要點、感染性疾病基礎知識點及院感知識。
2.4.2 采取口頭問答的形式進行考核 在每天晨會交班后利用5~10min時間由護士長根據實際情況選擇1~2名護士對已學的理論知識進行提問,評分采取10分制,9分以下者,隔日后重復提問,直至回答正確。
2.4.3 操作考核 包括每月底定期考核和組長隨機考核及護士長隨機考核等多種方式相結合,考核標準嚴格按照重慶市護理技術操作規范進行。評分實行百分制,考核成績合格要求達到90分以上;成績在85~90分者,1周內重考;84分以下者,加強操作培訓,并在2周內進行補考。平時邊培訓、邊考核,使培訓顯出實效。
2.4.4 帶班老師及醫師的考評 采取不定期征求帶班老師及醫師意見的形式。考評內容有:工作任務完成的質和量,反應靈敏程度,協調能力,應急處理能力,健康指導水平,護理文件書寫質量以及服務態度等,按優秀、良好、及格、不及格進行考評。最后綜合各項考核成績,按優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給予總評,獲良好以上的護士才能獨立上崗。
3.1 新入科護士存在問題 新入科護士因為年齡較小,工作經驗不足,普遍存在如操作不熟練、態度不端正、應急處理能力不足等問題,需要重點分析并有針對性地對新護士進行培訓教育。
3.1.1 服務態度問題 因兒科情況特殊,時常需要面對病情嚴重且焦慮暴躁的患兒及其家屬,且護理工作量大,工作時間長,不少新入科的護士存在態度生硬、冷漠,服務不夠細致、周到等現象,不但影響治療質量,也容易誘發護患糾紛。
3.1.2 急救儀器設備使用操作不熟練 新護士在工作中著急處理醫囑,再加上緊張,操作時顯得不夠迅速,動作不夠熟練,不利于病人的急救,也會引起病人和家屬的不滿。
3.1.3 思想負擔過重 新入科護士對兒科的工作感覺壓力很大,對場面的控制和應急處理缺乏信心,情緒常常處于緊張的狀態。這樣,不但阻礙他們投入新的工作環境,而且增加其心理負擔,無法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3.2 新入科護士培訓注意事項 新入科護士雖然有很多的不足之處,但也正因為他們屬于新鮮血液,吸收知識能力和可塑性非常強,只要悉心培養,便可以培養出一批高素質的護理人員,協助處理好感染科的各方面工作。
3.2.1 做好思想工作 新畢業或是工作時間不久的醫護人員要注重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道德感,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水平。
3.2.2 重視細節處理 由于新護士缺乏對細節重視,處理各種事務不夠細致周到,不能很好地代表醫院的形象和素質,需要得到重視。
3.2.3 實踐操作訓練 在幾個月的訓練當中,每個新入科護士都獲得了實際操作的機會,包括心電監護技術、洗胃術、心電圖的識別、氣管插管和除顫的搶救配合、呼吸機的使用等,要求每個護士都達到即刻對病患情況作出正確判斷和處理,準確、熟練地操作各種搶救儀器,熟練掌握靜脈穿刺技術、徒手心肺復蘇術等工作技能,以爭取生命緊急救治的黃金時間。
3.2.4 經驗分享 新入科護士最缺乏的便是工作經驗和處理緊急狀況的技巧,為此,科室定期為新護士們組織座談會和經驗交流會,邀請資深的醫護工作人員向他們講解疑問,分享工作當中積累的經驗和技巧。這樣不但能夠幫助他們快速提高工作能力,也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自身工作,順利融入到科室集體中。
通過對22名感染科新入科護士工作能力的系統培訓,采取分階段、循序漸進培訓考核,減輕了感染科新上崗護士的工作壓力,提高了感染科新上崗護士的實際工作能力。在培訓中強調護理職業道德教育和護士禮儀,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大大降低了護理糾紛、投訴、缺陷的發生。護理操作技能得到提高,同時在所有培訓中始終貫穿“以患兒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強調關愛患者及溝通的技巧,讓新進護士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在科內每月出院病人滿意度調查中多名新進護士均排名前列,同時收獲錦旗2面。對護士進行提問和教學相當于模擬練兵,提高了護士對突發情況的應變處理能力,同時通過情景模式的訓練增加了感性認識,十分便于記憶;因護士長提前1周將計劃告知新進護士,利于大家預習,既養成了自學的良好風氣,提高學習興趣,又可以讓護士們帶著問題有目標的學習。
[1]孫志書,姜 秀,王黎黎.急診科護理人員培訓方案的探討[J].中國實用醫藥,2011,6(7):273.
[2]孔 丹,宋春蘭.新型醫學模式對兒科護士素質的要求[J].中國社區醫師,2013,15(5):363.
[3]崔 璀,鄭顯蘭.基于能級進階模式下的兒科護士分層次培訓管理實踐[A].全國兒科護理學術交流會議論文匯編[C].中華護理學會,2013:162 -165.
[4]鄧玉英.提高急診新入科護士工作能力的探討[J].中外醫療,2013,5:150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