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琴
喉癌是頭頸部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約為全身腫瘤的3%左右,占耳鼻喉腫瘤的11%~22%[1],僅次于鼻咽癌、鼻腔癌?;颊咧饕憩F為聲音嘶啞和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目前的治療方法主要為喉部部分和全部切除術。由于喉部是人體發音的主要器官之一,手術后患者頸部外形以及術后發音效果導致了患者的生活方式的重大改變,直接影響了患者的人際交流和社會的功能狀態,部分患者易產生焦慮抑郁,生活質量嚴重下降[2]。為探討舒適護理干預在喉癌部分切除患者的臨床價值,對我院患者實施舒適護理的經驗做了總結和比較,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喉癌患者50例,其中男39例,女11例。年齡43~72歲,平均年齡為(56.7±4.3)歲。文化程度:小學10例,初中9例,高中11例,大專以上20例。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5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文化程度以及手術方式等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術前進行必要的檢查、飲食指導以及術后常規觀察和各種并發癥的預防護理等。
1.2.2 觀察組 患者手術方式同對照組,并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用舒適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2.2.1 環境 根據患者的病情、年齡、文化程度、職業、精神狀態安排床位,調節好病房溫度、濕度、光線、通風等,盡量減輕或消除各種噪音干擾。根據患者需要播放舒緩輕音樂,給患者穩定、寧靜的感覺。良好的病區環境使患者感覺舒適、身心放松。
1.2.2.2 言語障礙的舒適護理 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介紹疾病相關知識、術前準備、術后注意事項,盡量避免使用專業術語。有語言障礙的患者,指導其掌握疼痛、饑餓、大小便等的手勢。科室自行制作簡單易懂的卡片,配備寫字板和筆等工具,以備患者使用。
1.2.2.3 護理操作的舒適護理 護理操作做到穩、準、輕。癌癥本身對患者是一個刺激,患者心理易產生恐懼,因此,護士需要耐心、詳細地給患者及家屬講解氣管插管的目的、意義和常見問題的緊急處理辦法,消除患者的緊張情緒。
1.2.2.4 術后舒適護理 護士及時向患者反饋手術信息。吸痰時動作輕柔減少患者痛苦,注意觀察患者面部表情、四肢動作所表現出的痛苦程度,并由此作為判斷缺氧和停止吸痰的參考指標;評估患者疼痛部位、性質、程度、持續時間、發作規律及伴隨癥狀,認同患者對疼痛的陳述,以傾聽、陪伴、觸摸來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并教會患者減輕疼痛的方法,如深呼吸、冥想、轉移注意力等。多與患者溝通交流,了解其存在的心理問題,邀請同種疾病患者談經驗,使患者看到生活的希望,鼓勵其參加癌癥患者協會或俱樂部等組織,給患者提供一個相互交流、相互鼓勵的環境,為改善其心理及社會功能,逐步回歸社會創造條件。
1.2.2.5 心理舒適護理 以人為本,根據患者不同情況,給予鼓勵、幫助,提供相關的咨詢、支持及忠告,對患者心理及身體的康復起著重要的作用。癌癥患者對疾病都具有一定的恐懼和畏懼心理,且有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慮,此時護理人員講解一些成功的案例,向患者指出焦慮、抑郁、恐懼等心理是術后康復的不利因素,采取現身說法,介紹手術成功的例子,盡可能減輕患者壓力,積極配合治療護理。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治療后的SAS評分、舒適度及滿意度評分。SAS標準分的分界值為50分,其中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70分以上為重度焦慮。舒適度評價、滿意度采用評分法,滿分均為10分。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采用兩獨立樣本的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后SAS評分及滿意度、舒適度評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后SAS評分及滿意度、舒適度評分比較(分,±s)
滿意度 舒適度觀察組組別 例數 SAS 25 42.35 ±4.67 7.71 ±2.19 7.93 ±2.17對照組 25 51.43 ±6.71 5.02 ±1.78 5.03 ±1.68 t值<0.001<0.001<0.001 5.5534 4.7659 5.2836 P值
喉癌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嚴重危害著人類的健康,喉切除術是目前根治喉癌最有效的方法。隨著頭頸外科的發展,尤其是喉外科技術的不斷完善,保留喉功能的部分喉切除術以其不遜于全喉切除術的預后而越來越引起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師的廣泛關注和重視[3]。我科對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非常重視,對患者進行全方位的舒適護理干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表1顯示,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SAS評分低于對照組,表明患者焦慮的心理明顯減輕,極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舒適護理是根據本院所指定的醫院管理標準,使患者處于舒適的住院環境和社會環境,醫護人員對患者的支持和幫助是十分重要的,通過進行舒適護理,積極營造溫馨、舒適、安靜的治療、休息環境,提高患者的生理舒適度。除給患者疾病本身的護理外,還根據患者的各自情況進針對性的健康宣教,尊重關愛患者實現心理的滿足感,減輕對癌癥的恐懼以及疾病所帶來的不適[4,5]。讓患者主動參與醫療護理活動,提高自我效能,減輕疼痛和恐懼,讓其感受到被關愛和尊重,減輕心理壓力。
總之,對喉癌部分切除患者實施舒適護理,能顯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況,提高了患者的舒適度以及生活質量。
[1]凌文娟.喉癌患者術前術后的心理特征及干預對策[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8,17(30):4778.
[2]Beemath A,Zalenski RJ.Palliative emergency medicine:resuscitating comfort care[J].Ann Emerg Med,2009,54(1):103 - 105.
[3]劉軍艷.舒適護理在外科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09,6(5):85 -86.
[4]王春梅,彭發鳳.圍術期心理干預在喉癌部分切除術中的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2013,6(2A):101-102.
[5]蔣小紅.中晚期喉癌切除及喉功能重建的圍術期護理[J].浙江實用醫學,2011,16(3):226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