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勝 丁宇 李梅
高校林學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研究
——以新疆農業大學為例
●李文勝 丁宇 李梅
林學專業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對于高校林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至關重要。文章以新疆農業大學紅旗坡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實踐為例,從基地建設的目標、原則出發,研究了高校林學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中應當注意的問題。
林學專業 實踐教學 基地建設 高校
林業公益性、技術性強的特點,決定了高校林學專業眾多課程和教學環節具有實踐性、開放性、探索性強的特點。加之林木生長周期長、季節性強的特性,在課堂內、校園內完成林學專業的實踐教學受時間和場地的限制較大(劉苑等,2010)。因此,為保證林學專業教學質量,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對于培養高素質的林業專門人才,為林業生產和科學研究意義重大,而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在林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中又是重中之重。
近年來各高校在擴招的大環境下,對于實踐教學基地的需求大大增加。實踐教學基地是林學專業學生參與專業課程實踐,培養較強的動手和實踐能力,實現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場所。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成敗,對于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的成功意義重大。目前,學界對高校專業實踐教學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和各專業學科實踐教學體系總體規劃方面,對于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研究還顯得比較薄弱。尤其是以下問題需要深入研究:實踐教學基地如何進行科學選址,以有利于實踐教學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產出?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目的如何與高校專業定位相銜接?實踐教學基地管理組織機構的構建中應當重點注意的問題有哪些?如何做好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計劃管理,保障教學生產實踐基地建設體系實施的有序性?怎樣做好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過程管理,確保教學生產實踐基地建設任務的順利完成?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相關規章制度如何完善,以確保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規范化運營?深入研究林學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這些難點問題,對于充分發揮實踐教學基地在教學中的作用,實施林學專業人才素質教育策略,培養滿足社會與市場需求的林業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以新疆農業大學林學與園藝學院紅旗坡實踐教學基地(以下簡稱“基地”)為例,探索高校林學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相關問題。
新疆農業大學林學與園藝學院林學專業實踐教學基地于2000年開始投入規劃建設。建設的指導思想是:通過林學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鞏固學生理論知識的同時培養動手能力、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完善學院的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結合學院的專業發展狀況,在實地調研的基礎上,確定了基地三年建成初步規模,五年正式投入使用,十年建設上臺階的建設目標。目前,基地已經在硬件建設、軟件投入方面已經初步實現建設目標,正在著手擬定下一步的長期規劃建設目標。
1.科學性和前瞻性相結合。科學性主要是指課程實踐教學的安排要做到循序漸進、科學規范。前瞻性是指根據基地建設要根據林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要求,充分認識實踐教學在學生創新能力和意識培養方面的作用。
2.產學研結合與經濟效益統一的原則。實踐教學基地的共建共用,做到教學與生產相結合,與社會服務相結合,與科研相結合,可以使學校、企業、學生達到多贏的局面。新疆農業大學紅旗坡實踐教學基地采取的辦法是一方面與當地園藝場簽訂協議,實現實踐教學基地的共建共用;另一方面為了滿足經濟效益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需要,采取了土地租賃的方式,在基地內實現了實踐教學的專用。這樣做的好處是,將產學研結合的原則與經濟效益統一的原則有機地結合起來,實現了基地建設的良性發展。
3.近期建設與遠期規劃相結合的原則。在制定教學基地的建設總目標并確定分期建設目標的基礎上,制定實踐教學基地遠期規劃,是基地承擔高質量完成實踐教學任務的保證。一方面應規劃和建設好林學專業的現有教學實習基地,以滿足現有高質量實踐教學要求;另一方面應著眼于長遠,適應林業教育事業跨越式發展的形勢要求和林學專業大發展和專業擴招的要求,發掘和創建更多管理嚴格規范的高質量教學實習基地,使教學基地能成為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層次、高質量和高素質林學專門人才的重要場所,實現基地建設可持續發展,為新時期林業人才的培養提供物質保障。
1.合作單位實行產學研結合,產業體系完備。新疆農業大學林學與園藝學院與阿克蘇市紅旗坡園藝場已有近十年的科研、職工培訓、學生實習等合作。該園藝場林業資源豐富,林業第一、第二產業體系完備,技術力量比較雄厚,擁有數量眾多的長期從事林業生產一線的工程師,可以為學生多學科實踐教學提供幫助。園藝場還擁有多個林果實驗室,可以為學生畢業論文寫作和科研項目的開展提供技術支持。林學專業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與阿克蘇市園藝場這樣的林業基層單位相結合,本身就可以達到教學實踐的針對性的目的,可以使學生的實踐教學盡早的具備一定的實戰色彩和職業氛圍。其次,阿克蘇市園藝場雄厚的產業基礎和技術力量,以及二者長期合作形成的產學研相結合的專業人才培養途徑,為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和基本素質的提升,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2.合理安排實踐教學課程,使得實踐教學基地擁有的各項資源能夠最大程度地為教學服務。在實踐教學時間的安排方面,可以考慮所有教學大綱中安排實踐教學的專業課程集中安排在畢業前第三個學期;為了統籌安排實踐教學,可以在匯總專業課程實踐教學要求、實習時間、學時分配方面根據基地擁有各項資源的情況以及季節性合理安排,使得實踐教學基地資源利用達到最大化。
3.在合理分工的基礎上建立合理的基地管理組織機構。為了保證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成效,由主管教學的副院長擔任基地主任,負責基地管理全盤和建設任務安排、考核全面工作;由園藝場廠長和林學系主任同時擔任基地副主任,分別負責基地建設與全盤規劃、實踐教學時間與指導教師安排協調工作,各教研室主任分別負責各個學科實踐教學任務的安排,園藝場選派若干技術人員作為基地的管理人員配合基地主任、副主任做好各項輔助的具體工作。形成分工合力基礎上統一安排指揮的組織結構,確保了基地實踐教學工作的圓滿完成。
4.確立明確的建設目標,制定合理的建設方案。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的目的是為了改變單一依賴教師理論講授的被動學習,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建成具有專業特色的實習場所。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基地的建設方案必須合理。所謂合理,就是做到三個“必須”。一是必須具備滿足基地實踐教學的硬件,如教學儀器和設備的類型、數量充足,能夠滿足分組實習需要,同時必須根據新技術、新成果的要求對教學儀器和設備進行實時更新。在購置軟硬件設施設備時,要從資源有限的角度出發,強調設施設備的共享性,即各種實訓場地、儀器設備、師資、人員等要考慮到實踐教學各門課程甚至其他專業實踐教學的需要。二是實踐課程必須制定完備的實習計劃,編寫實習大綱與實習教材,制定各項實習管理規章制度,確定實習指導教師的培訓計劃,確保教學實習計劃能夠得以全面落實。三是必須對實踐教學過程加強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指導、考核、監督,確保實踐教學達到預期效果。基地在林學專業實習的過程中,采取學校專業教師和基地專業技術人員相結合指導學生實踐教學,由專業教師負責實踐課程教學實習計劃制訂和知識傳授,基地專業技術人員負責現場林業生產技能與生產環節的示范。取得了較好的實習效果。
5.建立健全實踐教學的相關規章制度,確保實踐教學規范運營。科學、有效、嚴格的隊伍建設和人員管理制度并組織實施是確保實踐教學規范運營的關鍵。如建立健全規范的課程教學計劃、教學大綱等文件,規范的教學過程運行管理制度,嚴格的設備、設施及物資管理制度,全面的勞動保護、安全操作、文明生產的規章制度,科學的實踐基地評估考核制度,人員考核管理規章制度等。
6.加大投入,提升基地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除了加大經費投入外,新疆農業大學林學與園藝學院紅旗坡實踐教學基地在建設過程中,加大了與當地有關部門以土地投入、融資租賃等方式合作,起到了完善基地各項生產生活基礎設施,改善實習環境,提高基地實踐教學的效果。同時,紅旗坡基地強調自身造血,不完全依賴學校的投入,通過實踐教學基地內的設備和高校的人力資源,加大了與當地有關部門橫向技術的合作,提高了學院影響力,同時為基地建設爭取了經費,保證了基地建設的可持續發展。據不完全統計,自2005年以來,基地以自身擁有的資源為依托,以學院的人員技術力量支撐,承接當地有關部門林業橫向研究項目十余項,有效地推動了基地的建設,促進了基地服務實踐教學的功能的提升,同時為學院的科研事業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7.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推進基地規范化建設。以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為目標,平衡學校與合作單位之間的責、權、利關系,實現雙方的利益共贏。同時加強雙方在人才培養與就業、科研、技術咨詢與服務等方面的合作。這樣既能提升專業實踐教學的效果,同時也能擴大學校辦學的影響,提升學校辦學的聲譽。
[1] 劉苑等.林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研究——以江西農業大學為例.中國林業教育,2010(2)
[2] 陳珂等.遼寧省實驗林場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實踐與發展思路.高等農業教育,2010(11)
[3] 胡增輝等.強化林學專業實踐教學,提升學生實踐創新能力.教育教學論壇,2012(5)
[4] 林立群.基于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林學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福建農林大學林學院學報,2010(12)
(責編:若佳)
G640
A
1004-4914(2014)01-254-02
李文勝,新疆農業大學林學與園藝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造林學;丁宇,新疆農業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博士新疆烏魯木齊830052;李梅,新疆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吐魯番市分校 新疆吐魯番 83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