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寧寧
我國古代的思想家孔子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就說明思考對于學習的重要性。在學習中,教師和學生不僅要對所學知識進行思考,還要對學過的知識、學習的方法進行反思。通過反思來找到自己的不足,改進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使課堂教學在正確的教法和學法的指導下進行。
一、教學觀念上反思
按照新課標的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通過學習不僅能獲得更多的數學知識,同時也獲得較強的數學能力和數學思維。在推進學生素質教育前進的腳步下,教師如果還保留著傳統教學方式中的做法就不能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傳統教育重視的是教學成果,教學過程在對教師和學生進行評價時得不到體現,這就使教師為了讓學生取得好成績而進行題海戰術,不講求方法方式,認為多做多練才能提高。在素質教育中,教師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時對教學方式進行了改革,以學生的感受作為進行課堂環節創設的出發點,考慮如何讓學生在學習中能獲得運用數學思維的能力,如何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能具備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通過運用教學經驗和教學技巧使學生能對數學保持高強度的興趣,在興趣的指引下學生能在課堂上積極質疑、探究,從而獲得進一步的提升。教師在反思中找到適應新課程標準的教學方法,學生在進行反思中獲得對知識運用的感受和能力。
二、關注初高中銜接問題
學生剛從初中升到高中時,由于高中數學和初中數學存在不同,不論是難度還是廣度都有了較深層次的提高。學生在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時學得力不從心,信心嚴重受到打擊。教師在進行高中一年級的數學教學時,要考慮到學生在面對高中數學的心理狀態,讓他們在充滿信心的情況下進行學習,教給學生如何學習對抽象思維要求更高的高中數學。教師要清楚地了解學生哪些方面掌握得比較好,哪些方面還存在不足,通過在課堂教學環節中對學生進行考查以及與學生進行的交流中不斷加深對學生的了解。通過了解學生來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學環節,才能使課堂教學達到高效化。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不單是讓學生學習新知識,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讓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總結歸納,尋找解題技巧,讓學生在不斷的總結中能力得到提高。
三、教學中反思
教學中進行反思,即及時、自動地在行動過程中反思。教學過程既是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發展學生智力的過程,又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學中的師生關系不再是“人、物”關系,而是“我、你”關系;教師不再是特權式人物,教學是師與生彼此敞開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納的對話過程。在成功的教學過程中,師生應形成一個“學習共同體”,他們一起參與學習過程,進行心靈的溝通與精神的交融。波利亞曾說:“教師講了什么并非不重要,但更重要千萬倍的是學生想了些什么,學生的思路應該在學生自己的頭腦中產生,教師的作用在于‘系統地給學生發現事物的機會。”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反思“出現這樣的問題,如何調整教學計劃,采取怎樣有效的策略與措施,需要在哪方面進行補充”,從而順著學生的思路組織教學,確保教學過程沿著最佳的軌道運行,這種反思能使教學高質、高效地進行。
四、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反思
高中數學和初中數學相比,不僅難度和廣度有所增加,對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的要求也較高。這就使一些學生在學習高中數學時找不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從而導致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取得的效果卻不好,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一個大的打擊。在進行教學時,教師要把正確學習數學的方法教給學生,通過讓學生用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科學的學習方法進行比較,找到自己方法的不足,采用正確的方法,在短時間內就能提高數學學習能力。在反思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進行自我反思,還要把反思的習慣教給學生,使他們對自己的學習和方法進行反思,這樣比教師進行單獨的反思效果要好得多。
五、對小組合作學習的反思
在新課標為指導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體現其作為課堂主體的作用,大部分課堂都采用了小組合作討論的學習方式。這種方式能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讓學生通過討論提高思維的活躍性。如果小組合作方式運用得好,將有效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縮短教學時間,能給學生留下更多的思考時間。但是一些教師為了追求課堂方式的新穎,在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時存在著一些誤區:(1)只追求形式,而不重視效果。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特別簡單的問題也要求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討論,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失去了積極性,達不到小組合作應起到的效果。(2)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很短。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時害怕討論的時間太長影響到課堂教學的進度,在學生剛開始討論時就喊停,學生對問題的條理還沒理清,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要改變只重視模式的觀念,不要嘩眾取寵,要讓小組合作取得實效,讓學生在合作中學會分享和傾聽。
六、對習題、試卷評講的反思
教師通過讓學生做習題和試卷的形式來考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在對試題和試卷進行評講時,教師不要單純地對關注學生出錯的習題,而是通過改正錯題使學生掌握數學思想和方法,通過歸納總結找到解決同一類問題的思路和方法,著重讓學生在理解題意、掌握題型、總結方法的過程中逐漸增強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力,以防止再犯同類的錯誤。
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在不斷的反思中能獲得長足的進步。通過反思,教師能找到教學中課堂環節設置的不足,能找到快速提高學生能力的教學方法,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式。學生通過反思能把新舊知識進行綜合,形成一個系統的數學體系,使自己在面對數學問題時能把自己腦海中的知識正確地進行運用。只有通過反思才能在學習和教學中不斷進步,才能有所創新,素質教育才能真正實現。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