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軍
小學語、數教學大綱中明確規定:“要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方法,要鼓勵他們采用適合于自己的方法,主動地進行學習。”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學生能否用適合于自己的方法進行學習,是評價我們教學活動的重要標志,也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因此,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應納入我們的日常教學事務中來。
學生學習的本質特征是個體性,任何外在學習條件、環境的作用,只能影響學生的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學生個體學習基礎為準,培養學生適合于自己的學習方法,實現學生學習的個體化,這個起積極作用的外在條件關鍵是教師的指導。我就這方面成功的做法淺談如下。
一、教師應給學生出示具體的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
多數小學生的學習往往盲目性強,教師在每節課給出學習目標和任務,以期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形成極強的目標感。對學習目標的確立,盡可能實現從抽象到直觀的轉變,兼顧基礎知識與引申內容的聯系,注意學生學習、智力基礎的層次性。學習任務的內容要考慮新舊知識的聯系,量的大小依學習目標、班級學情和個體學情而定,可以機動靈活設計。對于既定的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從宏觀上講都有具體的學習方法,但對于每一個學習者來說,又各有其特點。因而,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時,要先制定出一套簡潔、易記、便于學生自學的符號,從形式上規范學生學習的方法,并且在平時的教學中,加強訓練,提高符號使用頻率和正確率。學生學習方法的優劣,決定了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和理解的程度,也決定了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限度,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及時明了學情,相機分類培養,或個別指導,使學生逐步優化自己的學習方法。
二、教師要教給學生互助式的學習模式
在這種學習方式中,教師要教會學生向自己發問,向同伴提問,向教師請教。互助式學習模式是把學生按學習水平的高低搭配成若干學習小組,在教學時,把學習任務分成低、中、高三個層次后,分配給各個小組,要求小組內各成員依據學習內容提出問題,或指出不懂的地方,向同伴請教,或向教師請教,完成各自的學習任務。這樣學生人人動腦提問,在問題中不斷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當然,小組之間的問題交流更會開闊學生的視野。由于“生生合作”把學生推到主體地位,因而,學生也樂意為同伴服務,思維也會隨之展開。學生學習的個體化要求學生通過獨立的思考解決問題,但若在同伴的鼓勵和幫助下,會加快知識的內化速度和質量。
三、要教會學生總結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已有的知識技能和經驗,通過獨立地思考,主動獲取新知;通過作業,使新知具體化,形成新的技能;更要通過總結,使新知進一步系統化、概念化,使新的技能進一步綜合化,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智力才會得到發展。那么,如何教會學生總結呢?
1.教師要給學生列出簡單扼要、突出重點的總結提綱,明確總結的范圍和總結的內容。
2.教師要依據總結提綱指導學生進行具體的總結,要引導學生總結新知識的重點、要點,及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發現的學生共同存在的問題。
3.要求學生把新知識的重要內容加工、整理,用幾句精煉的語言表達出來,同伴之間相互交換總結內容,并交換各自的體會。
4.總結時,教師要針對新知識的重、難點,附幾道帶有綜合性的作業題,以強化總結內容。
5.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總結,概括地引出應該總結的全部內容。
總結不應局限于新知識,教師要指導學生在正確的解題思路中及時總結;在錯答的題目中分析總結;在創新的思維中鼓勵總結。
四、要教會學生復習
復習是學習的重要環節,是鞏固知識和積累知識的必需手段,其目的是繼續解決在學習新課中尚未解決的問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回憶,為將所學新知識靈活運用于實際,進行獨立作業,培養新的技能,發展能力做準備。因而,教師要重視復習。根據遺忘規律:先快后慢,先多后少,教師在引導學生復習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引導學生自覺地及時復習。教師不應在對新知總結后布置作業了事,而應讓學生理清知識的脈絡,該背的背,該寫的寫,抓緊時間復習,當天學過的知識當天復習,只有這樣,才能強化已經建立起來的聯系。
2.復習的次數要先密后疏。剛學過的知識遺忘得又快又多,所以,復習的次數要相對多一些,間隔的時間也相對短一些,即要勤復習。隨著記憶鞏固程度的加深,每次復習的間隔時間也可越來越長。到了適當的時候,不復習也不會忘了。
3.要注意分配好復習時間。實踐證明,分散復習優于集中復習,教師要引導學生抓緊平時復習,勞逸結合、張馳得當。在必要的時候,也要引導學生進行集中復習。
復習時要教會學生“五到”,即眼到、手到、口到、耳到、心到。尤其以心到為主,通過全身心的投入,多器官感知信息,記憶的效率就高,所以,一定要培養學生養成全身心投入學習的習慣。
學習方法的種類很多,因人而異,因材而異,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在教給學生一般學習方法的基礎上,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指導,形成適合于學生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方法的培養要有具體的依據,不可憑空說教。以上僅從教學的四個基本環節淺談了一些做法,學習方法的培養應貫穿于教學的始終。再則,教給了學生學習的方法,不一定會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只有將這些方法,反復進行實踐訓練,轉化為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生的學習成為一種自覺行為,才能提高學習效率。
(責編 田彩霞)